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2018-03-26成文

大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国工匠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

成文

[摘 要]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效率的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挑战。高职教育存在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不匹配、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人才培养过程单一以及“软件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能适应“新常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体系机制改造,将培养大国工匠作为教育使命,建立适应“新常态”的专业设置机制,构建多层次、综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软件设施”的投入,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大国工匠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2-0144-03

自2015年习总书记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指南和纲领。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由强调经济发展以刺激需求,转向强调制度供给并创新发展新体制,实现经济增长,以期望通过供给端发力摆脱增长困境。换言之,供给侧改革就是强调优化供给结构,实现中长期有效供给的宏观调控。当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向传统的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转向优化供给结构改变供给结构时,就会极大改变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尤其是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使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社会使命的高职院校面临新的挑战,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创新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转型的需要。

一、供给侧改革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以强调效率、优化生产结构为目标的供给侧改革,使中国经济进入产业升级、扩大有效供给、实现精准供给的“新常态”。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模式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从而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

(一)对高职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新常态”,我国正在进行第三次产业调整,产能过剩的产业、传统落后的产业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而逐渐退出市场,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城市居民收入差异的变化、人口政策的调整以及社会老龄化问题的突出,生活性服务产业如健康、旅游、教育、养老和医疗等因需求的增加而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受土地要素改革、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现代农业、建筑设计、家居装潢等产业必将得到加速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政策下,技术要素、金融领域和财政政策的改革会促使大批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新形势、新业态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更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更强的自主探索和适应能力。

(二)高职教育的对象更加多样化和差异化

随着旧产业的退出,新产业的增长,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在人口政策调整、农村城镇化改革等的共同作用下,部分劳动者面临转岗和再就业。这就需要对这部分劳动者开展转岗培训以及再就业创业培训,高职教育面临新的服务任务。其服务对象群体非常大,既包括在校全日制学生,也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再岗转岗职工等社会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教育既面临着传统的学历教育的任务,也必须承担在职人才培训等任务。这就需要对高职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和方式进行改革,以承担新的任务与服务新的群体。

(三)高职教育必须满足“新常态”战略增长极的要求

目前,“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双创”已经作为战略增长极成为“新常态”。国家这种宏观的战略规划,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素质高、技术过硬以及具有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的新型专业人才。与此同时,经济转型中产业价值链的延伸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在研发、设计、标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服务业具有相應能力的人才。供给侧改革、“新常态”表现出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职教育的产品与服务必须与之相适应。

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学院数量急剧增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门类日益齐全,培养方式也逐渐得到完善。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创办的历史相对比较短,而且不少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而成的,其人才培养机制仍处于不断摸索之中。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表现尤为明显。

(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需要不匹配

我国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社会需求的调研不足,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的需要把握不准,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常常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扩大专业规模与增加专业数量,导致人才培养成效低且市场需要不足,从而出现“结构性浪费”。对市场需要的反应不及时,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就会出现“结构性缺失”。另外,高职院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和趋势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人才的中长期需求没有专业的调研,往往为了吸引生源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这不仅导致高职院校专业同质化严重,院校自身的特征和特长被忽视,而且导致供给过剩,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大量学生不能在本专业就业。

(二)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优秀人才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形成了教育体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具和课堂教学流程,这样过于强调过程的系统,使得高职教育更像是学术教育的微型翻版。这种高职教育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如过于追求学科与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专业课程理论性强,课程构成不具多样性;过多概念、特征的理论化教学,实用价值有限,使得学生学不懂、不想学;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人员对经济和企业的实际运行不了解,使得一些有实用价值的课程、知识不能进入教学计划。这些问题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经济生产中价值有限,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又不具备,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三)高职院校传统的培养机制导致学生能力单薄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改革和优化。比如,各个院校增加了实训场所和设备,实训师资和实训时间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通过校企合作,不仅企业的要求直接反映到学校,而且技术人员能够进入课堂,企业还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机会。尽管如此,我国高职教育中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的课堂教育仍是培养学生的主要方式和主要阵地;学校的实训场所、设备和师资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实训课缺乏科学的论证和规划,不少仅是对课堂知识的演示,与真正的实际工作差异非常大;校企合作真正得到落实的比较少,有成效的更是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视野、知识和技术都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学生除了混得个毕业证什么能力都不具备。

(四)高职院校“软件设施”建设不足,影响了人才成长

毋庸置疑,随着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加大,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如教室、宿舍、教学设备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看起来非常气派和现代。但是,培养人才的“软件设施”,特别是师资和平台建设却非常不足,满足不了优秀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需要。目前,随着学历教育的增加,高职教师中拥有硕士、博士甚至海外留学背景的高学历者越来越多。但是,学历的提高除了能使教师掌握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并没法让教师具备高职教育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和知识。而且,尽管各个学校有很多增加实践知识和技能的措施,如在企业顶岗实习,但是这些政策往往停留在纸面上,落实的比较少。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各个学校创建了不少中心、实验室,但是,由于考核机制等因素的限制,真正能够运行起来的比较少,师生想通过这些平台进行训练的可能性非常小。“软件设施”的缺乏,使教师没有足够的能力、资源去培养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得不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并且缺乏相应的平台,纵使有诸多想法也无法落实。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举措

为了回应供给侧改革,满足国家“新常态”对人才的需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必须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进行大力改革,建立健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这既是高职院校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承担的职责,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在新的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将培养“大国工匠”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缺乏统摄性的目标和依据,对高职人才的内涵缺乏科学的界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改变“只看知识技能,不看道德精神”的人才培养要求,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要将培养“大国工匠”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突出工匠精神的培育,重视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将培养优秀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从片面追求办学规模转向重视提高办学质量,从片面强调培养技能人才转向重视培养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和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为核心,打造校园工匠文化,宣传工匠精神,营造爱岗敬业的文化氛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结合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坚持、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鼓励大胆创新和岗位创业,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精湛技艺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建立适应“新常态”的专业设置机制

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直接影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安排和教学过程。高职院校要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积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建立起科学的专业设置机制。一方面,要根據“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专业目录的新要求,对专业进行精简、整合、调整,敏锐地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精准建设符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专业。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新增一批如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移动应用开发等新兴专业,构建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的专业体系。另一方面,专业设置必须有灵活性和前瞻性。因为随着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出现,经济形势变化的周期缩短,新的人才需求不断出现。设置专业既要着眼于现实经济需要,又必须具有前瞻性,对未来的人才需求有预判,而不是被动地跟进。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应该有专业自主设置权力,拥有动态专业调整的队伍、知识和技术,保证专业设置尽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保持一致。

(三)构建多层次、综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大国工匠”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主体、多环节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多层次、综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首先,要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在保持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前提下,增加通用技能、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训练的课程,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正式的教学环节之中,使高职毕业生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有专业精神和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实用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任务和重点是不一样的,高职教育要改变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适当缩减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通过邀请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企业优秀人才兼职开设相关课程,能让学生见识到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而挖掘学生深层的潜质,将社会的优势力量引入高职教育之中。再次,强化了实训和实习环节。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实践教学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学校应该切实重视实训实习,除了时间要有保障外,还要加强对设施、师资的投入,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和更好的条件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四)加强人才培养“软件设施”的投入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国工匠”,这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使命。尽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硬件设施”必不可少,但是“软件设施”也相当重要。因为如果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没有好的管理制度,体系机制不健全,其他的投入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软件设施”的投入和建设。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高职院校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让教师通过在职培训,到企业实习甚至工作,对专职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系统培训,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能力;通过把企业的优秀人才请进来给学生直接授课,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甚至充当学生的实践导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建立合理的考核和分配制度,调动教师钻研业务、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重要区别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实际操作人员而不是研究人员。因此,在对教师的考核、职称评定、报酬分配以及职务职称晋升时,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考核重点,而不能偏重课题、论文以及其他事务性的业绩,才能激励教师以及其他群体全身心投入人才培养之中。再次,多渠道打造人才培养平台。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环节、多方式和多途径。高职院校应该将校企合作、企业实习、实训单位建设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能够到现场去观摩、学习和练习;要为优秀人才成长提供机会,明确专业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和课外实践的机制和人员,对教师的额外投入应该给予合适的报酬。另外,学校的所有机制和部门应该围绕人才培养的这个工作核心,最大限度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通过以上措施,教师才有能力、有动力、有条件积极投入到优化人才培养工作之中。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界美.浅谈高职院校对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6):143.

[2] 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1):123-127.

[3] 张旭,郭菊娥,郝凯冰.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6-35.

[4] 姜大源.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最大潜力在于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6(21):5-7.

[5] 王建华,张建平.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75-78.

[6] 鲁叶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2):19-21.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大国工匠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
“大国工匠”张翼飞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