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有效教育问题学生

2018-03-26段莉

教师·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责任

段莉

摘 要: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是教师最头痛的一件事,而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又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保证,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有效教育问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简单粗暴,善于抓住问题学生的特点并加以正面引导。

关键词:问题学生;有效教育;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7-24

作者简介:段 莉(1973—),女,四川广安人,四川省蓬安县周口中学教师,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德育。

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好的教育应是爱的教育,应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应是沐浴着人性光辉的教育;好的教育应建立在尊重与信任、宽容与乐观、自由与舒展的基础上,而不可能通过轻蔑与苛刻来达成,也不会依靠惩罚、贬低与打压来实现。即使学生有问题,教育方法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把爱心变成伤害。

面对问题学生,教师如何让教育如水般“载歌载舞”,而避免“铁器的敲打”呢?

一、小事面前装糊涂

学生做错事之后,如果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事情不大,教师大可不必小题大做,揪着错误不放,摆出一副不弄明白誓不罢休的姿态。这时,教师不妨适当假装糊涂,在轻松的氛围中轻描淡写地点明学生错在什么地方,并提出改正的建议。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必要总挂在嘴边,要“糊涂”地忘记。教师的这种假装糊涂,表现出的是对犯错学生自我转变的期待和信任,它根植于教师对学生的真爱,根植于教师的明察秋毫及其与专业学识水乳交融的教育机智。

二、保持冷静不冲突

在学生犯错而不知错就改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是教育者,是成年人,务必特别保持克制与冷静,避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要暂时避开僵持的局面。这样才可以有余地促使双方冷静反思,更易于问题的解决,更容易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果学生顶撞教师,教师动辄责罚学生,这会使师生关系陷入僵局,不仅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会暴露教师教育经验、教育智慧的缺失,从而降低教师在全体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

三、养成欣赏好习惯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这往往是点燃学生的自信之火,给予进步向上之助力。”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备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推美之念,被欣赏者也必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每滴水里都藏着一个太阳。教师要从问题学生身上看到他们巨大的潜力和突出的优点,欣赏他们自身的才能和独立的精神,指引他们找到成功的方向和有效的方法。只要教师能对问题学生充满积极的期望和信心,尊重他们,不断地鼓励他们,学生就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期望,从而在心理上、生理上把自己调整到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努力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最终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真诚沟通化心结

学生出于自尊不愿意承认错误时,教师应该选择新的处理场所,与学生作个别沟通交流,不应该把个别问题公开化。在沟通之前,教师要充分思考和准备,没有思考和准备就开始处理问题,容易出现思路混乱、行为盲目的状况。教师应作的思考和准备有:安排师生交流的时间和场合,预测学生犯错的动机和目的,预测可能发生的争执和冲突,规划沟通谈话的方向和内容,计划督促改正的方案和措施。

师生沟通交流时,教师不要使用侵略性语言和侮辱性语言。教师要放下架子,专注倾听学生的述说,让其表露自己的心迹和理由。如果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还要进一步助其深入认识错误的本质与危害。如果师生发生了争执,说明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可以看出学生对此有意见,教师要马上停止爭执,仔细思考下一步的策略,摆事实、讲道理,因势利导,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沟通结束离开前,学生应该说一说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对教师的处理哪里感到不满;教师也要作自我反思,承认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

五、走近名人立精神

改变学生要从改变其状态开始,改变学生的状态又要从改变学生的心态做起,内心有了感动,外表才有行动。教师如果要惩罚问题学生,不要让他写检讨、认识之类的东西,写了也没有价值;可以让他读优秀人物传记,让他与哲人、名人作无声的对话。学生读了要写出读后感,要求概括出优秀人物成功的要素和特点,对照、反思自己的缺点和问题,提出自我改正进步的措施和计划,达到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积累素材、训练写作的目的,把学生问题变成教育资源,让学生更加安静和沉稳,从精神上站立起来。在学生心态发生转变后,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品带给家长阅读,让家长知道孩子心灵的成长。

六、建立班规强监督

班规不是由班主任个人直接提出的,而是由班级学生集体讨论制订的,是学生自觉自愿的共同约定。通过制订班规,班主任建立起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值日班干部督促机制,把外在的强化、监督和学生自觉的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主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并作出恰当的讲评,帮助学生、班干部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提高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犯错学生要主动接受班级约定的处罚,自觉担任班级责任岗位,通过为同学服务来让大家对自己影响集体荣誉的错误行为表示谅解。同时,教师通过恰当的惩戒,培养问题学生的集体意识、大局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七、争取家教好土壤

对于学生来说,教育无外乎两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而两者之中,家庭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所起到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所以,学生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的问题,是家教的问题。如果把原生家庭比喻成一块土壤,那么父母的修养就是土壤的养料,而学生的教养则是培育在土壤里的果实。果实长成什么样,与土地有关,但更多的是与提供的养料有关。学生任何一种品格的形成都有迹可循。蛮横霸道、自私无理的熊孩子背后,绝对有一群待人苛刻却对孩子万分宠溺的长辈。

而学校教育仅是家庭教育的辅助手段,无论学校教育多么努力、多么完美,都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育问题学生的时候,必须争取家长的支持,必须从改良家庭教育的土壤开始,通过家访、家长培训丰富家长的家教知识,督促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以带给孩子良好的教养。

八、结对帮扶伴成长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房间里有垃圾,飞来的是苍蝇;房间里有鲜花,飞来的是蜜蜂。人是接纳性很强的物种,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和什么人一起,就會有什么样的人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转化后进生,教师可以安排优生与后进生结对帮扶,让后进生有意识地去靠近优生,使其受到优生豁达、明媚、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感染,从而摆脱消极、无趣、狭隘的圈子。优生要指导后进生掌握学习方法,辅导后进生的学习,帮助后进生培养学习兴趣,促使后进生把关注点、兴趣点转移到学习上来。结对帮扶不仅能有效转化后进生,还可以促进优生进一步提高学业成绩,更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九、莫让爱意变伤害

学生年龄尚小,阅历太浅,难免做事马虎,甚至出错犯错,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但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教师在“爱”的幌子下、抑或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学生的事。

曾经有教师在批改作业中全是画的大叉,批语简单粗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厌学、逃学。这种做法于师德和教育功效而言,都有不妥,它实际上是一种心罚,这种心罚的后果有可能比体罚更严重。

曾经爆出陕西省西安市某校教师布置了抄预习导引8万字到25万字不等的奇葩作业,还曾爆出有湖南省郴州市某小学学生因为午休违纪,几十名学生被教师在操场集体罚跪。也许有人认为,教师是“恨铁不成钢”,还有人认为“这样的老师还是很负责的,为了学生好”。这种披着“爱”与“负责”外衣的事件,除了伤害,还是伤害,尤其需要警惕,因为伤害一旦发生,师生之间的信任就被彻底破坏了。

研究学生是教师永恒的课题,教育学生是教师神圣的使命。面对个性迥异的问题学生,教师只有用尊重的情怀、赏识的眼光、耐心的引导,去唤醒他们的存在感和责任感,他们才会在教师的浓浓爱意中舒展心灵、自我发奋,从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高 峰.重新发现学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欧阳明.教师专业素养的修炼[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5.

[4]和素芳.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探讨[J]. 中学时代,2012(2).

[5]段文婕. 班集体的群体化过程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转化“问题学生”,做智慧班主任
正本还需清源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