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中有文 文中有诗

2018-03-26周慧欣

关键词:教学过程

周慧欣

关键词:教学过程;美文美读四环节;感受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05-0058-02

高中语文的必修五课本(人教版),在议论文单元的第三单元选取了《钱钟书散文》中的《谈中国诗》这样一篇典型美文。希望通过文艺评论和随笔赏析的学习,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进一步强化文艺鉴赏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积淀和文学修养,生活阅历和阅读体验也有了一定积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习这篇美文应该可以更好地提升文艺鉴赏能力。

和本单元另外两篇《咬文嚼字》《说“木叶”》相比较,《谈中国诗》是篇演讲稿,而当时的听众是美国人。中西方文化的背景、雙方的交际心理等,都是作者表达情感时需要关注的因素,钱先生巧妙地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诗隐性的、深层的制约机制。了解了这些特殊之处后,学生对文章的句子解读、文风特色把握才能更准确。

基于以上认知,笔者将学习目标定位在以下3点:

1.通过关注每段关键句来梳理文本结构——明确“谈什么”。

2.品味有意蕴的语言,深入理解钱钟书先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其中蕴含的对中国诗的深厚情感——明确“怎么谈”。

3.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感受作者在文字中浸蕴的深邃的思想——明确“谈中谈”。

教学过程:

一、初读:整体感知,明确“谈什么”

1.关注阅读背景,明确演讲对象。请学生们齐读注释①,明确这篇文章既是文艺随笔又是演讲稿。

2.读懂每段话的含义,并体会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梳理文本结构。

二、再读:详细解读,明确“怎么谈”

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试着概括中国诗的特点。

阐述中国诗特征的文字在文本3~7自然段。通过对比比较,学生容易把握二者同中有异、异中存同的特点,进而明确本文的观点。

三、研读:涵咏语言,明确“怎样谈”

当时的听众大多是美国人,他们可能并不了解中国诗歌,也不一定都是学者,所以就不能完全用专业的中国诗歌的鉴赏术语讲述。那么,钱钟书先生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谈”中国诗呢?

明确:引用 比喻 对话交流式

(可能学生很快能说出“引用”和“比喻”,如果没能说全,教师可以以文本为依据引导。“对话交流式”可作为教师最后的一个补充。)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别整理归纳文本中引用的文本资料及品读比喻句,组内先交流分享后在班内展示。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文章表达的高境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读的时候,能产生共鸣,却又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钱先生的文字充满了智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去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深入感知作者对中国诗的情感,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思考、收获。)

以下例举文本中的所引用资料和对富有意蕴的句子品读,学生不一定都能关注和品析得到位,所以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查资料获得一定认知以及自己的理解来关注到。其实,学生们通过归纳整理作者引用的资料,就可以体会到作者运用喻证所表现出来的深刻意蕴,感受到材料紧紧围绕作者的观点,为观点服务的高超技艺。作为教师,就要在此基础上提示学生进一步感知“中国诗”的特点。

而弄清比喻句的内涵能更好地使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对中国诗的情感。例如:“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弄清了其中的本体和喻体再结合对生活中这些现象的了解和认知,学生就不会疑惑 “为什么说‘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为什么言有尽而意无穷”。

引导学生理解时还要以文本为依据,尤其是告知提出质疑的学生一定要从文本中找答案。备课材料:

“引用”赏析:

钱先生在文中引用了丰富的材料,古今中外的诗人、画家、哲学家、文学家等都有涉及。钱先生将这些材料信手拈来,似乎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把古今中外的文化积淀都游刃有余地收放在自己的演讲中。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只有第三层,没有下面两层的“空中楼阁”是没有根基的,钱先生是要告诉我们,中国诗在西方人的印象中是缺乏逻辑的,是没有根基的。

“比喻”赏析:

“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作者想说的就是中国诗短小,但用了闪电战,就仿佛眨眼就过,非常形象。

四、研读:捕捉“谈”中浸蕴的思想情感

作者谈中国诗最后运用了一个精致的哲学命题和美国人探讨,请大家细细品味。

以上是笔者预设的教学过程中研读三和四之间的过渡语。如果课堂呈现不是预设的情况,教师可以临时调整为“扫除阅读盲点、学生质疑,解决未尽之意”。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一方面想和学生们达成共识:钱钟书先生客观地介绍中国诗的特点,但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尤其是对中国诗的高度热爱与自信。同时,也希望学生们收获一种启示:文化的交流是没有国界的,如果只拘泥于本国文化、固守成规,是无法看到更加开阔的视野的。这正是钱钟书先生给予我们的精神认知。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可以感受到钱先生在这样一次演讲中与美国人谈得纵横捭阖、旁征博引,这些就是文化随笔的特征。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的感受和思考:

我们的教和学一定要立足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师首先具有高强的阅读能力和浓厚的文学积淀。只读不写、只教不研,是思想的丧失、教学的缺憾;由读到写、边教边研,才是提高和发展自己的必由之路。独立处理教材、吃透教材、高处着手,这是能把自己对文本的认识转化为学生能力的条件。

而学生立足文本、抓住语言文字,才能读出语文的“境”、读出语文的“味”、读出语文的“法”。立足文本,要守住语文教学的根,回到语文踏实的地面上来,莫让语文教学失了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笔者希望能通过这篇演讲稿的学习引起学生对钱钟书先生的关注、对中国诗的关注,进而去主动学习作者的为人和中国诗的丰富内涵。同时,钱先生文章中优美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地写作方法,学生如果能潜移默化地借鉴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那么,这节课就很成功了。

【责任编辑 李晓旭】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
“蹲距式跳远”教学设计探究
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自主学习模式在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浅析
多方位选拔与培养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人才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