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雎的传奇恩仇录

2018-03-26章夫

公务员文萃 2018年3期
关键词:魏王相国魏国

章夫

秦能否一统天下,何时能“统”下来,绝对是一个不可确定的未知数。是范雎,左右了大秦“统”的时间表;是范雎,让大秦在关键几步“走”在了列国的前面;是范雎,让大秦提前有了俯视群雄的野心。

恩怨分明

范雎出生于乡间草野,生长于贫寒之家,曾找魏王谋职未果,退而求其次到魏国中大夫须贾家做事。

公元前283年魏王派须贾出使齐国,范雎为随从一同前往。盖因齐国的不断强大让魏王坐卧难安,昔日有旧仇,想趁机修好。哪知,齐襄王对这位善意的使臣很不友好,一旁的范雎站了出来,他充分施展自己的辩才,竟让齐襄王无地自容。没想到,爱才的齐襄王不但没恼怒,反而看上了范雎。于是就“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已有其主的范雎知道轻重,明确表示“不敢受”。

岂知,须贾获悉后,回魏国就诬陷范雎“里通外国”,魏国相国魏齐大怒,吩咐召开一次宴会,要杀鸡儆猴。范雎被拖出宴席,打得遍体鳞伤,佯装死去。

魏齐还不解气,命仆人用苇席裹尸,弃于茅厕之中。宾客三三两两地来出恭,解开腰带就朝尸体上肆意地撒溺,故意凌辱范雎。后来,看见已经死亡的尸体在动,守厕所的老头儿一惊,声若游丝的范雎哀求道:“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相比韩信的胯下之辱,范雎的境遇或许还要更惨。就这样,可怜的范雎捡回了一条命。后来他躲到好朋友郑安平家里,化名张禄藏匿起来。

秦昭王近侍谒者王稽出使魏国,藏匿于朋友郑安平家中的范雎获知此消息,认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王稽其实是秦国派来魏国的一个“猎头”,王稽把范雎带到了秦昭王嬴稷的身边。

范雎做了秦国相国之后,秦国人仍称他为张禄,而魏国人对此毫无所知。魏王听到秦国即将向东攻打韩、魏两国的消息,便派须贾出使秦国。当须贾之后得知范雎便是相国张禄后,自知犯下“烹杀大罪”,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双膝跪地而行,托门卒向范雎请罪。

范雎请来所有诸侯国的使臣大摆宴席,让须贾坐在堂下,像马一样喂他吃饲料。范雎责令他:“让魏赶快把魏齐的脑袋拿来,不然就要屠平大梁。”魏齐听闻后东躲西藏,惨死他乡。

范雎为人恩怨分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后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

出色的宰相

有历史专家分析,范雎入秦前,只见聪明,不见智慧,从而招来杀身之祸;范雎入秦后,既有聪明,更有智慧。

范雎向秦昭王嬴稷奉献了自己的治国战略:对外实施“远交近攻”,对内采取“强干弱枝”。这样的治国图强称霸伟业的战略战术,与嬴稷的思路不谋而和。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杰出的军事谋略家,对天下世事研究烂熟的范雎,对嬴稷的研究当然十分到位。

“远交近攻”,即范雎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强干弱枝”,即剪除皇帝身边的亲信,强化皇帝的统治地位。

“獨掌国家大权的称做王,能够兴利除害的称做王,掌握生杀予夺权势的称做王。”范雎利用他的睿智善辩,努力进言嬴稷,“我住在山东时,只听说齐国有田文,从没听说齐国有齐王;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华阳君以及高陵君、泾阳君,从没听说秦国有秦王。如今太后独断专行毫无顾忌,穰侯出使国外从不报告,华阳君、泾阳君等随心所欲。这四种权贵凑在一起,国家随时都会有危险。”

一席话,说得嬴稷背心凉。他显然对此感触颇深。公元前266年,他果断废太后,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范雎远交近攻的国策实施后,改变了战国后期七国称雄的战略格局,为秦统一中国的前夜,奏响了胜利的号角。

除此之外,范雎对天下大势也有其独到的见解,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成功瓦解六国的“合纵联盟”。当时,天下的谋士都聚集在赵国讨论合纵盟约,目的是使六国联合起来抗拒强秦,嬴稷都有些心虚了,胸有成竹的范雎向嬴稷拍胸口:“大王不必忧心,臣可以使他们的合纵之盟约土崩瓦解。”范雎分析到:“秦没有结怨天下策士,他们聚会谋划攻秦,不外乎想借此证明自己而已。”说着,范雎指了指嬴稷家的一群狗,喻道:“睡着的、站着的、走着的、停着的,现在它们都各自好好的,可只要你丢下一块骨头,所有的狗都会立刻跑过来,呲牙咧嘴狗咬狗。这是因为它们都起了争夺的意念。”

至此,嬴稷什么都明白了,他派唐雎用车载着美女乐队,让他在赵国的武安大摆宴席,又广散黄金。果不其然,那些合纵之约的天下谋士,为黄金而大起内讧。合纵联盟不攻而破。

(摘自《看历史》)

猜你喜欢

魏王相国魏国
三人成虎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如何看待谎言
背道而驰
抱薪救火
一语破迷局
一语破迷局
萧相国世家1
三人成虎
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