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2.22%的人有通过网络平台做公益的习惯

2018-03-26郭探微

公务员文萃 2018年3期
关键词: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慈善

郭探微

2017年9月,慈善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正式上线。截至2017年10月,平台已实时公布了全国2400多家慈善组织信息,通过在线平台公开慈善组织信息可查询到,一年半时间里,我国有超过10亿人次通过网络献爱心,助力公益事业。

调查显示,62.22%的网友有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公益事业的习惯,20%的网友有过一次网络捐赠的经历,互联网+公益,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慈善模式。

参与式、社交化慈善正成为常态

近年来,我们发现,依赖互联网为传播方式和捐赠平台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多。3年前,“冰桶挑战”通过推特、脸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席卷全球,让渐冻症这一罕见疾病为大众所知晓;前不久,一元钱买自闭症孩子的一幅画也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传统的慈善模式往往是由政府主导的应急救灾式慈善,而今参与式、社交化的常态慈善成为更多网络新世代们的主动选择。

互联网+公益,一方面让普通公众参与公益的门槛降低,变得更为容易,一方面也为传统公益事业增添了很多新“玩法”,比如在支付宝上,通过走路捐步数、饲养虚拟小鸡收取鸡蛋等游戏,都能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调查中,62.22%的网友表示不止一次参加互联网公益活动,20%的人选择了参加过一次。

“网络上做公益的形式有很多种,除了参与一些特定的捐赠项目,我日常还会去蚂蚁森林种树,去虾米音乐养爱心虾宝宝,这些好玩的游戏,都可以转化成慈善捐赠的一部分。”90后社交达人朱媛媛虽然工作时间不长,收入也不算高,但已经坚持做公益捐赠很久了,她说,互联网给慈善事业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71.11%的人网络捐赠的额度小于线下

调查问题“你为什么愿意选择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参与公益捐赠活动”中,71.11%的人表示“网上公益的参与形式通常和支付宝、微信等快捷支付方式绑定在一起,操作更加方便”。20%的人表示和传统公益项目相比,互联网上的公益项目更多,更能精准帮助到自己想帮助的人。8.89%的人则表示,通过互联网完成捐赠行为后,资金流向更方便查询,获得的信息更透明。

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被问及捐赠额度时,71.11%的网友选择了 “一百元以下,比在传统公益平台上的捐赠金额要少一些。”另有22.22%的人表示没有统计过捐款金额。

有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公益项目和互联网公益存在的差异性决定的。“传统公益项目多是一些政府主导的救灾、应急活动,比如哪里地震了、哪里发洪水了,单位、学校都会组织大家集体捐款,这时候一笔拿出来的金额,肯定比单次在互联网上捐赠的要多。互联网公益更多是一种日常的持续性、积少成多的行为。”

大部分人对互联网公益的可信度存疑

尽管互联网公益有着很多优势,但大部分网友都对互联网公益的可信度持保留态度。不断有轰动一时的网络捐赠活动,被爆出造假,这些事件的频频发生消耗了公众的同情心。

比如2016年的“罗尔事件”,真相一再反转,很多本着善意去资助这位“可怜的父亲”的网友,感觉受到了欺骗。

在调查问题“您对互联网公益事业最担忧的是什么”中,31.11%的网友选择了担心“求救方片面夸大事實,消费大家的爱心”;51.11%的人担心“钱款用途不明,爱心没有落地”;17.78%的人担心“公益组织不规范,存在虚假诈骗行为”。

专家认为,由于网络公益的参与者众多,一旦发生骗捐事件,人们的不信任感不仅仅是停留在求助平台,还会蔓延到整个网络公益模式中。“这种信任一旦被损伤,将极难修复。所以,对于互联网公益平台来说,不能仅仅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募捐通道,而是需要承担起事先审查和事后监管的责任。而对监管者来说,也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公益慈善事业保驾护航,确保人们的善心不会变了味。”

(摘自《时代邮刊》)

猜你喜欢

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慈善
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向善向上
肩负使命的奶奶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公益性社会组织 申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
慈善事业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慈善事业立法正在进行时
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