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线索”和“结构”
2018-03-26祁爱儒
祁爱儒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探讨了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线索”与“结构”的提炼和设计问题,提出了将预设的“静态结构”转变为具有生命力的“动态结构”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线索;教学结构;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下,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这是课堂教学研究理性化的体现。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茶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氛围下,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每位同仁都在精心琢磨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成就高效的课堂教学。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一、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线索”与“结构”的理解
1.线索是高效课堂教学的脉络
“线索”是指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程序。教学线索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课堂教学目标要求,为实现“教”与“学”的双向目标而设置的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程序。清晰的课堂教学“线索”其作用有:一是有效统领课堂教学内容;二是引导课堂教学活动流畅有序进行。因此,清晰的课堂教学线索是高效课堂教学的脉络。例如,在复习“氮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一课中,本人把“结构-性质-应用”及“性质-存在-制备”的依存关系作为教学线索,将统领整堂课的教学,从而使教学活动按照预设目标有序展开,确保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流畅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2.结构是坐实高效课堂教学的抓手
“结构”即课堂教学的基本架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空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其随着“线索”的纵向推进而伴随展开的课堂教学内容,便成就了高效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依据“线索”上的教学内容和创设的探究点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探讨,便成就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横向结构。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对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所具有的作用是:第一,调控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结构既要体现预设的静态教学内容,又要蕴含着对课堂教学现实资源的协调展开的动态预案。当课堂教学结构处于运作之时便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控之机。第二,升华课堂效益。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不但彰显了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且对课堂教学动、静态资源的协调运作追求合理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坐实高效课堂教学初衷。
总之,“线索”融于“结构”之中,并主导“结构”的形成,而“结构"3L能凸显出“线索”的功能。由此可以说,清晰的“线索”与合理的“结构”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二、“线索”提炼与“结构”设计
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会体现在内容组织有序、授课思路清晰、方法呈现过程到位和学生学习效益高,这是每位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提炼出清晰的课堂教学“线索”和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呢?
1.提炼清晰的课堂教学“线索”
(1)依据化学知识脉络提炼“内容”线索
每节化学课的授课内容都隐含着一定的知识脉络关系,这种关系具体呈现为并列或递进关系。这种知识内在关系的变化折射出教学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的展开过程,因而便可用来提炼出一种课堂教学线索,即为“内容”线索。例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课中,可提炼这样的“内容”线索:氯气的昨天一氯气的今天一氯气的明天。从内容关系上看,第一部分是“氯气”的发现(包括“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史料”及“戴维研究气体成分”等探究阶段),使学生感悟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严谨和发展。第二部分是“氯气的制法”(包括“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领略化学学科的特殊魔力,实现从直观感知到理性顿悟的目的。第三部分是“氯气的多元制法”(包括“催化氧化法”),内容递进拓展,前面为后面作基础平台,后面是前面的发展与提升。这样的“内容”线索,将化学知识间内在联系凸显得淋漓尽致,而且为高效课堂教学拓展了课堂宽度和基础。
(2)依据课的结构提炼“方法”线索
课的“结构”亦称“教学环节”,是指一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要求是:节点明确,过程有序,能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发生、变化的进程,或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恰好折射出课的结构中所渗透的一种思想或教学方法的要素。因此,依据课的结构,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本质,便可提炼出一种“方法”线索。例如,在“烷烃的命名”一课中,课的结构是“提出问题-讲授命名-总结结论”,这三个节点本身渗透着一种教学方法(即:讲授法)。在这堂课中,“讲授法”就作为一条清晰的“方法”线索,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始终。
2.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总是为了实现特定的课程任务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必须科学设计和规划教学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并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优化调整,实现最优的组合配置,即为成型的“静态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如何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的问题。
(1)在教学“线索”中设计“有效问题”,坐实课的纵向结构
随着纵向“线索”推进而不断衍生的课堂教学内容,便成就了课堂的“纵向”结构。为进一步坐实“纵向”结构,在围绕“线索”衍生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知识“探究点”,从“探究点”中设计“有效问题”,便可实现“纵向”结构的重要“节点”。例如“氮元素单质和化合物”一节复习课有两条线索,即“结构一性质一应用”及“性质一存在一制备”之间的依存关系。在两条“线索”下,本人设计了几个在内容上层层递进关系的“探究点”及“有效问题”。探究点一(回顾相关旧知识),“有效问题”是“特定条件下含氮物质的化学式的熟练书写”;探究点二(问题讨论),“有效问题”是“建立在氮元素单质化合物联系的基础上,探讨用化学方程式反映物質间转化关系”;探究点三(探究活动),“有效问题”是“用结构和性质方面的知识讨论解决新情境下化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几个“有效问题”的设计,凸显出了“纵向”结构中的重要“节点”,由此坐实了课的纵向结构。
(2)在“有效问题”中设计“相关热点问题”,坐实课的横向结构
若将课的“纵向”结构“节点”上的每个“有效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从属的“相关热点问题”,便形成了课的“横向”结构。这些因细化而衍生的若干个从属“相关热点问题”扮演了课的“横向”结构上的重要“节点”。例如,针对上述探究点三的“有效问题”“用结构和性质方面的知识讨论解决新情境下化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设计的“热点问题”是:当前城市空气质量差的重要原因是汽车尾气的超标排放,依据相关知识,设计除去汽车尾气中CO和氮氧化物(如NO、NO2等)的理论构想。怎样确定无害化过程?应根据什么化学原理完成无害化过程?完成无害化过程中,无害化试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对无害化过程反应条件的确定原则是什么?能否写出无害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当然,对于其他“有效问题”同样可以设计出一些相关“热点问题”。在上述对“有效问题”细化为从属的相关“热点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坐实了一堂课的“横向”结构。
(3)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优化课堂结构,坐实课的“静态结构”
在坐实了课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以后,再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雕琢所预设的“课堂结构”。然后,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坐实教学结构清晰、教学过程流畅的“静态结构”。
三、实施课堂教学过程。实现“静态结构”生成“动态结构”
实施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课程任务而在一定课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中进行的。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必须科学设计和规划教学的“纵向”与“横向”结构,并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但课前预设的课堂结构毕竟是一种理想化的、静态的结构。在具有极强生命力、挑战性的复杂而又有限时空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如何驾驭课堂教学将会坐实由理想的“静态结构”生成活生生的“动态结构”,实现课堂教学效率高效化。
1.精准驾驭问题呈现序列,让“静态结构”有序展开
在建构课的结构过程中,“探究点”是随“线索”纵向递进而展开,“有效问题”相随“探究点”而凸现,“热点问题”是对“有效問题”的深入细化。这就决定了问题的精彩登场是有一定的序列和一定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精准而灵活驾驭问题的出现序列,才能有效让“静态结构”序列化展开。
2.精准驾驭问题解决进程,让“动态结构”高效生成
精准驾驭问题的呈现序列,是高效课堂教学顺利运作“静态结构”的基础。而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在精准驾驭问题解决进程中推进“动态结构”的高效生成,也就是说,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既灵活又精准地驾驭课堂,实现课堂教学效益高效化。因此,我们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好工作:其一是当好问题驾驭舵手,成就总体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对象”和“主体”,又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所以,当课堂问题呈现在探究者(即学生)面前后,教师就要从思维的诱发、活动的精心组织、方法的引导、平台搭建、效果评议等方面有序展开问题解决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沿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前行。其二是给予学生敢于“say no”的权利,培养独创精神。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如果有了创造的天时地利,培养创造之人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循循善诱和激励鼓舞。在问题解决进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课堂活动成果和质量。积极鼓励学生敢于“say no”、“树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成就问题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坐实“动态结构”高效生成,才能实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宗旨和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