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2018-03-26吴冰寒戈月明

化学教与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

吴冰寒 戈月明

摘要:核心素养是通过教育习得的可优化的动态过程,赋予了传统的基础素养以新时代的内涵,但是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前尚未普及,处在探索阶段。现以“物质的推断专题复习”示范课为例,基于教师行为效度、教学内容的价值与功能进行分析,思考如何将这一概念有效落实到教学层面。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质的推断;教学

核心素养是不断发展的概念,指向未来。它不是所有学科知识的总称,而是通过教育习得的可优化的动态过程。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掌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从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来开展教学的并不多。所以如何将这种理念有效转化为课堂行为,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教学层面依然是广大初中教师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笔者认为落实核心素养并非与原来的三维目标相悖,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黄冈中学名师王老师的“物质的推断专题复习”示范课非常值得关注,现将该示范课的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简要罗列进行剖析,期望能为一线的教师的教学带来启示。

一、教学的行为效度分析

本节示范课“物质的推断专题复习”的基础是建立在学生对于物质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出现在中考复习阶段。现将教学环节呈现(如表1所示)。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要弄清楚学什么、为什么学(达到什么学习目标)、怎么学的问题。在本节课中可以看出教师强调用结构化的思想来安排教学设计,注重学习目标的全面落实和结构化知识体系的构建。从时间分配来看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方法的提炼上面,其中在提炼方法上从细节考虑将注意点分到两处即题目的文字阅读与框架图中所能看到的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等,还以趣味脑筋急转弯引入专题并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这堂课让很多教师收获颇丰。

从不同视角出发看待同一节课的结论很有可能不相同,但是评价是否成功有几个基本指标: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策略是否合理;课堂调控的情况;辅助教学的手段等。只有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对教学的知识价值与功能准确的定位分析,有利于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

二、知识价值与功能分析

知识的价值需要回归到课程标准,对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物质的推断”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知识点,而是学生在结束物质的学习后再将物质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从标准中不难发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部分。

1.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

这节课的核心知识是能够根据物质和反应条件(已有特征)推断出其他的物质,能够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找出相应的转化关系。为了更好地突破核心知识与技能,教师将题目分为了两部分:文字阅读与框架图。通过例题的展示,从文字中寻找关键词,以物质的名称(俗称)、组成、性质、用途作为突破口,接着继续提出问题:除上述有关物质的特征可以作为“突破口”,还有哪些特征可以作为“突破口”,将注意力关注到题目的另一部分框架图即物质间的反应的条件、现象、类型等。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更加深刻理解如何去推断物质引出估计可能,缩小范围,试探求解,精心验证的线索。这种认知结构的形成,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的形成和素养的提高。

2.学生掌握了哪些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知识的得出从来都是与科学方法相联系的。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基础知识,但是尚未对这类知识进行整合。所以在本节课中利用分析和综合法,把相对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要素逐个击破,接下来再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重新结合为一个整体,帮助学生构建物质是可以通过一定条件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这样一个思想。课堂教学从物质是变化的-如何推断物质-寻找关键词(名称、组成、性质、用途等)-小结-寻找框架图(反应条件、现象、类型)-小结-思考推断题的基本步骤-应用。沿着归纳与演绎的线索,逐步加深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培养了学科素养中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方面能力,可以终身受益。

3.学生可以形成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

该节课的上课时间接近中考,而且推断题一直作为难点存在,在此阶段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心理上会动摇甚至直接放弃了推断题的学习。但是该教师在正式新课学习之间有一个猜一猜活动,逐条给出人物特点猜人物,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接下来提出:现有A、B、C、D四种物质,A、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在沸水中可以转化为C,C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转化成D,D具有臭鸡蛋气味,试问A、B、C、D四种物质各是什么?利用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突破局限,理解物质的变化并不可怕,生活中处处都有。从情感上促使学生主动自信的学习,这才是达到了真正的高效。

在本节课中,教师把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取了物质推断中的科学认知、科学探究、化学科学与人文教育最为核心的价值,并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形成教学思路,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层次,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和价值,使学科素养得到发展。

三、关于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1.开阔视野,重视教师的能力发展

提高教师的能力是实现课堂转型的根本保证,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两个维度提出了要求。课堂教学具有因变性和生成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由于师生的互动或者某些偶然因素发生变化,所以需要教师用平和的心态以及开放的态度还有教学的智慧来应对,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应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思想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以启发,支持学生的学科学习,而并非一味地灌输考点。

2.回归教材,重视课程标准的作用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教学依据,反映出国家对该阶段的学生发展的要求。所以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素养是整个教学的重点,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最终都是为培养这些基本素養。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化学是启蒙学科,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无论是从科学素养还是现在的核心素养,很多都是隐含在化学教材中,需要教师将其适当挖掘。

例如,课本中点燃铁丝的实验,如果多次实验还不成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即氧气的浓度不够或者铁丝太粗生锈不好点燃,再进一步改进实验,需要如何做才能提高实验的成功几率。还可以结合史实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科学发展的艰难历程,用科学家们高贵的品质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感染着学生。

3.重视整体,切勿切割不同的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不同的教学内容侧重的核心素养并不完全相同,但是绝对不能认为这些教学内容承载的核心素养是孤立的。例如原子的构成中更为突出的是宏观与微观的思想,但是原子可以得失电子变为离子又包含了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原子的学习离不开对原子模型的认知,离不开从古至今无数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索。

我们运用这些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突出了化学的社会价值。所以,以化学内容为载体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要重视其整体作用,不能将各种素养切割。

课堂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一定的能力、学会思考、积累经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更是要不断地学习,将“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