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风险管理研究

2018-03-26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用航空危险源风险管理

何 军

(宜宾菜坝机场,宜宾 644000)

伴随着民用航空的高速发展,在民用航空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空中交通综合保障能力[1]。交通管制是体现交通综合保障能力的重要内容,实施空中交通管制,离不开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而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作为一种高精尖的硬件设施,受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其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加强和改进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风险管理,确保其安全稳定、高效工作,更好地为空中交通保障服务,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1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一般意义上来说,风险管理即对于安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主要指对于安全风险的正确识别、分析和排除,或者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或可承受的程度。这里不仅包括现实存在的安全危险,同时也包括可能对组织生产产生威胁的后续风险。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对于规避安全风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地在评估发现的风险及风险缓解之间取得平衡。风险管理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安全管理中占有核心地位。通常意义上,将分析管理区分为系统和工作分析、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五个环节[2]。下面围绕这五个环节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环节:系统和工作分析。主要是对安全管理可能存在风险的各个要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人员、设备、操作规程、运行环境等。

第二环节:危险源识别。主要是运用各种可行性办法,对设备运行中的各类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并做好分析记录。方法主要包括预测识别、主动识别和被动识别三种。

第三环节:风险分析。主要是着眼各类危险源存在的现实可能性,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第四环节:风险评价。主要是指对各种风险的可接受度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过程中要对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充分考虑[3]。

第五环节:风险控制。主要是降低和规避安全风险所采取的管控措施。

2 风险管理现状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顾名思义,主要包括通信设备、导航设备和监视设备三大类。其中,通信设备在空中管制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地空、地面两类通信服务,包括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和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等三种。导航设备在空中管制中的主要作用是确定航空器的位置并引导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硬件主要包括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和无方向性信标等。监视设备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主要作用是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航空器的位置、方位、高度等信息,并实时处理监视数据。通过监视设备,可以将监视数据与飞行计划相关联,实时掌握动态情况,对航空器的高度、速度、航向等信息进行分析梳理。主要硬件设备包括一次、二次、场面监视雷达,ADS-B以及多点定位系统和空管自动化系统等。

民用航空的风险管理,随着监视导航设备的广泛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过去以人为分析判断为主,逐步实现了向依托现代化监视导航设备的根本性转变。在这方面,国外起步较早,我国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发展相对滞后。直到2006年,我国民用航空交通管制才开始逐渐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空中安全风险防范水平逐年提高。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民用航空交通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在实际运行中,通过不间断的制定计划、加强检查、落实整改、跟踪问效,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3 风险管理的模型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在现代民用航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这些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目前已经得到基本普及,几乎所用的飞行用户都是采用通信导航设备作为控制安全风险的重要硬件设施,这就使得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风险管理地位越发凸显,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注。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极大的识别、控制、降低和规避飞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现象,进而确保整个飞行过程的安全平稳。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安全目标、危险源及危险因素、管理方法及安全措施、剩余风险及衍生风险等内容要认真梳理研究。下面重点介绍四个方面:

一是风险管理中人的因素。任何设备都离不开人的操控,任何时候人为因素在空中管制当中都占有主导地位[4]。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安全风险管理虽然以硬件设施为依托,但是人的因素不可忽视,要持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强化操控人员的价值观念和敬业精神,提高责任心和事业感,将人为风险降到最低。

二是风险管理中的管理模式。前文提到过,风险管理中的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主动式、预测式、被动式三种。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以预测式为主,其他方式辅助。预测式主要是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获取系统性能进行分析研判,提前发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主动式主要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检查寻找发现安全隐患。被动式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处理和应对,最大程度堵塞漏洞,减小安全损失和影响。

三是风险类型划分。主要分为六大类别:一是管理风险,主要包括制度建设、领导管理、危险源管理、内部与外部协议、违规违章纠正等。二是设备风险,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环境、配置要求、维护维修、备件管理等。三是监管风险,主要包括分析新引入或即将出台的法规对于生产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四是环境风险,主要包括航班量、电磁环境、供电线路、台站安防等、天气等[5]。五是应急风险,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能力等。六是人员风险,主要包括资质、规章掌握及落实情况、风险意识、员工诚信度、业务操作能力等问题。

根据各种安全风险的不同特点,正确区分和判断各种风险的来源,对于有效识别风险,进而做出针对性的科学处置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是综合分析判断。在通信导航监控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往往不只是单方面原因,而是由多个方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这就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对安全风险进行综合性、全面性的分析。这对于操作者的思维水平、实践经验以及处置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风险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区域、各种设备之间的关联程度和运行关系,从安全问题的表象出发,采取发散思维进行判断,不仅要检查各设备本身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还要对各设备保障单位业务接口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外部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到人为操作等因素。

4 结束语

民用航空领域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安全性能和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是设备运行保障部门的职责所在,同时,因其极端重要性而受到普遍的关注。设备运行保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三基”建设,以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安全运行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切实掌握安全管控的科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处置安全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确保空管工作的绝对安全。

猜你喜欢

民用航空危险源风险管理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民用航空发动机短舱雷电防护设计及验证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波音预测中国民用航空市场总需求将达2.7万亿美元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典型民用航空发动机单元体划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