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文化生活》育文化自信
2018-03-26谢腊梅
谢腊梅
酒泉市肃中中学 甘肃酒泉 735005
一、文化内容泛起涟漪美“赏文化”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四大模块中最具有独特价值和魅力的,对学生审美情趣、塑造“文化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此本书分为四个单元,分别强调了不同的侧重点,文化是什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先从整体上把握文化。我们如何认识中华文化,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文化?再从微观上着手,落实到细小的行动上,教会学生做一个有品位“文化人”,懂得赏文化。《文化生活》这本书中,既有文字理论的娟秀灵气,又有图片画面的精致动人,当然,好的课堂,吸引学生思考的教学内容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就需要揣摩、端详、加工教材,活化教材内容,首先要教会学生平时“赏”文化,有一颗慧眼,能够发现和领略生活中的无限美好风景,为日后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人”储备能量。培养文化自信的关键和首要就是转变学生思想意识,会“赏”文化。
例如,在教学《体味文化》这一框题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师:你的“五一”小长假是怎样度过的?
生:出去到酒泉周边的景点旅游……
此时,抓住学生旅游这个话题进行一个环节“话酒泉”,“酒泉文化知多少”,“酒泉标志性的建筑有哪些,酒泉的特色饮食文化有哪些……”等问题的提示,以这样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并让不同小组汇报结果。刚开始,安静的课堂顿时有了几分喧闹的气息,活灵活现的小脑袋转来转去,学生们积极的展开课堂问题探究。几分钟后,有学生大胆举手汇报成果。听着学生们的陈述去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在和谐的对话中,教学可以起到滋润学生的心田,泛起涟漪美。
二、文化活动铸造智慧魂“辩文化”
教育远不止学校教育和课堂,教育的呈现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注重由理论灌输向活动型课程转变,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如何把干瘪的文化知识理论通过具体的真实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化成生活的智慧,这是值得每个教育认真审视和探讨的。另外,一定的文化自信需要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来培养。《文化生活》一些高大上的理论可以通过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筑起学生的智慧。例如,在讲授《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可以让学生通过寻找“酒泉市肃州中学最美同学”、“我喜爱的老师”事迹和“最美校园”摄影大赛,利用学生身边的一些真人、一些真事,来感悟榜样的真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进一步增强学生尊重老师、热爱校园与同学和睦相处,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同时,可以从反面教材提取,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微信时代,一些学生自控能力差迷恋网络,上网打游戏成瘾,带手机进校园等借助这一现象,在班级中展开“中学生是否带手机进校园”辩论赛,在学生的积极讨论中,辨别清楚了作为中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能沉迷于网络,自毁前程,因为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真理越变越明越辩越清,在总结过程中,着重强调出迷恋手机上网成瘾这种带有颓废色彩的落后文化,我们要摒弃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是否传统文化和落后文化是一回事?因此,作为中学生,对待文化要有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能为了一时快乐而误入迷途。
学生的文化自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起来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好的活动的开展,可以激起学生对知识、文化兴趣度和参与度,从而尊重和认同我们的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选择中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
三、文化教学反思成就教师成长幸福路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少了课后的仔细斟酌是不完美的,是留有缺憾的。名师曾这样讲过,他准备这堂课用了一生,的确,课堂有很多生成性的问题,如果只是一味的去完成事先预设好的,这不是一堂好课,也不能唤醒学生的成长。
《体味文化》这节课中,完全可以更多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自己熟悉的身边事物设问,让学生自己来主导,准备素材,把握整本的框架,联系酒泉的经济、政治发展,文博会等一系列的文化内容,这样可以凸显出更好的教学效果。挖掘知识教材的多元性,组织教材内容的灵活性,凸显地方文化的人文性,培育学生素养的价值性,从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逐渐延伸到中华文化的优秀性,这样的教学会展现出意想不到的美,不但建构起了学生的认知美,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美,何乐而不为?
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发散思维,但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落实到学生的具有生命的灵性的成长过程中,这才是教育应有的姿态。这样当老师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写好教学反思,也是教师成长的一条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