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法治教育体系 提升法治教育实效
——江津区法治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8-03-26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李祖秀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江津试点法治

□文/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祖秀

“法治兴则国家兴。”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提出:“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正式写进宪法,法治教育作为治国方略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民族法治精神的回归、法律知识的普及、遵纪守法的养成,关键在教育。江津区牢牢把握“重庆市第二批法治知识教育改革试点”契机,以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为支撑点,以“三空间活力课堂”为切入点,以师资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学校法治知识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五字教法”实践,厚实法治教育“温床”

将法治知识教育与我区独具特色的“三空间活力课堂”相融合,是法治教育改革的最大亮点。“三空间活力课堂”着力于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教室、校园和社会三个空间,构建充满活力的教室小课堂、校园中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我们在“三空间活力课堂”理念、构架基础上,创新了“教、听、读、讲、察”五字教育法,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

“教”注重将法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中。以学科教学渗透法治知识教育为特色的改革试点学校,除充分利用好法治教育教材教学外,在跨学科教材内容中,分别梳理出法治知识教育的渗透点,适机渗透。并结合地域、校情适时开发校本教材,如《四牌坊小学毒品预防教育读本》、校刊《芳草地》开辟“法治教育”专栏等,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法治教材、学科渗透、校本教材三者相得益彰。以实践活动渗透法治知识教育为特色的改革试点学校,通过学校常规活动、节假日活动、纪念日活动、主题班队活动等,在实践体验中学习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护法习惯,培养尊法信仰。“听”通过听取每期每校至少两场的法治教育专题报告和法治教育讲座,凝聚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关工委法治宣讲团等的社会专业普法力量。“读”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法治教育书刊、展板、黑板报、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等,将法治知识入心入脑。“讲”重在举办法治教育征文和演讲活动。积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认真组织区级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初赛及市级选拔赛,做到人人参与学习,每校参与选拔。两届选拔推荐参加市级决赛,均获市二三等奖。“察”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考察活动及警示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利用本地资源,组织学校师生到禁毒所、法院庭审现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看守所等现场教学基地,通过参观后的谈话交流、写观后感、分享心得等,进行警示教育,增强法治意识。

二、“一岗多元”培训,筑牢师资建设“根基”

强教必先强师,针对法治知识专业教师匮乏现状,我区立足教师工作岗位,采取普培、特培、送培、定点培训等多元培训方式,尽快打造专业教师队伍,提升法治知识教育水平。依据江津区委办公室《关于加强干部法治素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一是将普法知识专题列入所有干部教师培训项目,内容包括以《宪法》为核心的普及性法律法规;以《教育法》为核心的教育法律体系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相关法律体系。二是强化专业教师培训,利用市、区、学区三级培训平台,大力开展送培、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等。2017年至今选派300余人次到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发达地区培训学习;组织全区中小学法治教师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集中培训;每年一次中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80学时培训。三是大力开展定向定点培训,针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组织教研员、名师工作室成员,组织片区培训、订单式培训、送培到校等活动,2017年至今已开展相应活动12次,全面提升了教师法治知识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三、“三级四度”管理,撑起试点项目“梁柱”

改革落地生根重在管理。我区着力构建以“区教研员抓总,学区教研员抓片,学校教研组抓点”的三级教学管理机制,构建“教研促有效度,科研促深广度,督导促推行度,考核促绩效度”四度过程管理机制。形成纵向到点,横向到面的管理网络,推动改革精准、高效深入,取得较大成效。一是机制健全,结合重庆市教委对法治知识教育教研、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了《江津区法治知识教育实施办法》,确保“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经费”五落实;制定完善过程督导、资源建设、教学评价、质量监测等系列实施方案,为改革立柱架梁。二是试点带动,以试点学校为堡垒、骨架,集中力量攻坚;以试点成果推进片区覆盖。3个市级改革试点、4个区级试点分别领衔教研、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改革任务,确保重点突破,高质高效。三是活动搭台,大力实施“4个一”活动,两周一次法治主题活动,每月一次片区教研,每期一次全区性教学研讨,一次改革经验交流。四是考核护航,将法治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工作常规视导,每学期开展法治知识教育质量监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绩效考核。

作为重庆市法治知识教育改革试点区县,我区依托连续6年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的厚实基础,搭载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区的顺风车,法治知识教育改革迅速铺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田家炳中学在法治安全知识竞赛中分获全市和全国金奖,西城小学、江津中学等6名教师在市级法治教育赛课中荣获一、二等奖,33人次在法治征文、演讲中获市级奖励。四牌坊小学荣获“全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建成10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5所区级依法治校示范校,7所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建立“依法治校”名师工作室。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进一步推进法治教育改革,盯紧试点目标,注重特色打造,发挥试点效益,力争在法治知识教育改革中走出自己的路,为建设法治江津育好人、垫好基。◇

猜你喜欢

江津试点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三峡库区县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内文第 52 ~ 58 页)图版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