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破解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三重困境

2018-03-26潘昱州

长白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困境主体内容

潘昱州

(绵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天然地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繁荣兴盛的根本实现途径在于文化创新。因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文化繁荣兴盛、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可是,当前传承主体的确立困境、传承内容的失宜困境、传承取向的偏差困境已经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桎梏,阻碍着文化的繁荣兴盛,制约着文化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为此,必须从创新主体、内容选择、价值取向三个维度入手,着力破解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困境,解决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性、核心性和基础性问题,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凝聚中国自信。

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主体困境的破解

主体困境是指由于确定难、培养难、坚守难等原因使人们不愿意、不能够、不可以主动投入到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的事业之中,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主导者、传播者和接力者呈现某种程度的缺失,出现主体确定困境、培养困境和坚守困境。主体问题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破解主体困境,要通过提供明确的选拔标准、良好的育人环境、持久的发展动力,使人们愿意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事业中,培养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从根子上解决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明确遴选标准,破解主体确定难的困境

主体确定难的困境是指在确定什么样的主体能够从事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时,鉴于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殊性、主体自身特点的不确定性、遴选要求的模糊性、主体选拔范围和空间的有限性等原因,主体的确定较为困难。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较强的周期性使主体选定困难,过强的专业性使主体入门困难,过窄的适用性使主体转向困难。破解主体确定难的困境,就是要充分考虑主体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制定明确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遴选标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吸引一大批有志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人们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事业中,真正解决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团队问题、梯队问题。为此,一是要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这是确定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主体的前提。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既要注重主体现有知识基础的考核标准和主体发展潜力挖掘标准的统一,也要注重主体专业知识考核标准与主体综合能力测试标准的统一,还要注重清楚明晰的量化指标标准与适度延展的非量化指标标准的统一,更要注重当下人才的选拔标准与未来人才的储备标准的统一。二是要在国家大政方针引导下,制定有效的准入标准。这是确定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主体的保障。主体被初步选拔出来,需要宽松的环境、良好的氛围予以吸引和吸纳。制定有效的准入标准,既要重视制度平等标准和机会均等标准的统一,也要重视执行均等标准与反馈均等标准的统一,还要重视行业公认的准入标准和鼓励创新的特殊标准的统一,更要重视准入自由标准和退出自由标准的统一。三是要围绕国家人才需求,制定持久的发展标准。这是确定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主体的关键。主体被选拔出来进入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体系后,就应该考虑其发展愿景,以持久的发展动力、美好的就业愿景、良好的职业归宿来挽留主体。制定持久的发展标准,既要强调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开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标准;也要注重主体个性化发展与普遍性发展的统一,制定近期发展与中长期发展相结合的标准;还要注重个人专业能力发展与全面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素养的统一,制定个人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标准。通过科学的选拔标准、有效的准入标准、持久的发展标准等的系统化构建,建立明晰的主体确定标准,使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主体定得下、进得来、留得住,破解主体确定难的困境。

(二)优化育人环境,破解主体培养难的困境

主体培养难的困境是指在对主体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占据重要地位的学校、社会和家庭,由于对自身地位认识模糊、自身功能认知片面、教育本质认识偏差等原因,忽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淡化人的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使人才培养出现偏差,难以真正满足社会需求,使主体的培养陷入困境。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割裂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导致人才培养的狭窄化,夸大学校的教育功能导致人才培养的孤立化,模糊教育功能的差异性导致人才培养的紊乱化。破解主体培养难的困境,就是要立足于社会的需要和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求,有效整合各类育人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形成育人合力,为主体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此,一是要强化整体培养。要在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突破“经、史、子、集的中国文化有机体系结构被分别划归哲学、历史学和文学诸结构”[3](P177,178)的状态,突破传统文化各结构之间、传统文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阻隔与壁垒,冲破人为设置的分割藩篱,重视全面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有机统一,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二是要强调协同培养。对于行为系统、知识系统、价值系统培养各有侧重的学校、家庭、社会而言,既不能“片面地将教育狭同于学校教育,盲目神化学校教育的功能”[4],也不能将三者地位等同、功用相当、均质等量,而是要在注重各自功能差异的基础上,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体系,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与联动机制,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社会育人、全方位育人,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三是要突出文化育人。文化育人,就是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组织协调机制、协同运行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的有效建立,不断凸显教育的文化功能,重视主体的德行修为养成教育,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机融通,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以传统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5]。通过建立整体培养机制、协同培养机制、文化育人凸显机制,形成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行动体系相互转化、相得益彰的联动系统,以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滋养主体,增强底气,坚定传统文化自信,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培育德才兼备的传承主体,破解主体培养难的困境。

(三)多方搭建平台,破解主体坚守难的困境

主体坚守难的困境是指由于现代转型较难、传承模式缺陷、产品小众化等原因使传统文化主体的社会认同感较低,自我成就感不强,陷入主体无信心坚守、不愿意坚守、不能够坚守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较大的转型难度使主体固守困难,传承模式缺陷使主体坚持困难,产品小众化使主体坚守困难。破解主体坚守困境,就是要通过多项措施、多种手段、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努力搭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平台,增强主体的成就感,增大主体的竞争优势,使主体真正能静下心来守护传统文化。为此,一是搭建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融合平台。在对传统文化深入调研、传统技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强化政策引导、资源共享,以“互联网+学校+企业”等共建平台,组建“专家+传承人”项目团队,以引入现代工具、嵌入人工智能、导入VR技术、植入现代技艺为推手,共同论证与实践,合力确定大规模转化、试点转化的内容,确定转化方法、转化手段,真正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小众化产品与大众化产品相结合,推进传统文化的市场化,既提升生产效率,又保留精髓,既成规模化,又显个性化,既注入动力,又充满活力,增强坚守者的定力。二是创建传承模式融合平台。要超越旧有的“以私塾、书社、作坊等为主要场所、以师徒心传口授为主要方式、有较强私密性,又受‘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等陋规制约”的传承模式,在紧密融合现代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文化进校园”方式与学校教育高度结合,采取“传统文化进社区”方式与社会教育相链接,做到普及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统一,扩大主体培养面,增加有效选择面,保证文化坚守者的质量。三是创新多种展示平台。要改变当前以实物为主的展演、展出、展示模式,建立“线上线下共融展示平台”和“沟通交流平台”等,利用博览会、交易会、文化交流等机会,采用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跨区域、出国门等形式,采取人物推介、产品推荐等手段,以“传统文化集群”“传统文化小镇”等形态,实物、图片、视频结合,静态动态统一,资料相和、动静相宜,实现集中化展示、立体化呈现、全方位营销、全天候展销。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融合平台、传承模式融合平台、传统文化展示平台的搭建和创新,凸显坚守者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增强守护者的自豪感,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成为传承主体的信念和常态,破解主体坚守难的困境。

二、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内容困境的破解

内容困境是指由于文化传统延续困难、内容挖掘针对性的相对缺失、内容更新的相对滞后、内容冲突解决的相对乏力等使传统文化难以真正融入民众生活,不能被人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和运用,出现了内容的少根、无效和冲突,认同感不高、自信心不强,创新发展难度大。内容问题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破解内容困境,要通过强化主体意识、有效更新内容、突出针对性、延续文化传统等使传统文化真正进入人们生活,有效解决日常问题和生活困惑,破解内容的根基困境、无效困境、冲突困境,解决阻碍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强化根基建设,破解根基淡化困境

根基弱化困境是指以否定为主的批判、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变化、内容更新滞后、对现代社会不适应等使传统在与现代的冲突与共存中处于弱势,大众受传统文化影响渐行渐小,文化记忆被破坏,文化身份迷失,根基日渐弱化。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主体性的丧失破坏了文化根基,文化传统的破坏挖空了生存基础,与民众生活的疏离破坏了民间根基。破解此困境,应立足于国家建设和人民大众的需要,增强时效性与实效性,使民众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强化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根基。为此,一是要强化传统文化主体性。作为民族文化意识,文化主体性是“人与文化的统一,人的本质与文化心理结构的统一,人的价值实现与维护创造的统一”[6],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传统文化主体性就是强化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全面了解与认识各类文化、深刻认识文化发展规律与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吸收各国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7],自我反思,理性批判,不断创新,实现文化的自我调节、自我调适、自我调整,增强文化自觉心、自信心、自省心和自强心。二是要延续文化传统。“没有自身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就无从认同文明的本土主体”[8]。延续文化传统就是延续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和认同民族文化的主体性,通过国家大政倡导、政策引导、扶持主导来重建被以思想冲突为主的理性反传统所打击的文化大传统,采用民间自发恢复、自觉传承、自信弘扬等重建被以情感宣泄为主的非理性反传统所破坏的文化小传统,恢复大传统的辐射功能,提供小传统的思想资源,弥补传统文化在显性层面上的断裂。三是要融进百姓生活。传统文化的根在现代化、社会主义以及百姓中间。融进百姓生活,就是要避免传统文化专业团队研究中的“自娱自乐”式探讨误区,融入国家政策、现代化建设、社会最新发展和群众生活需求,将略显深奥、晦涩的内容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述,彰显社会正能量,关注民间热点,体现大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嵌入生活,拉近距离,亲近民众,雅俗相宜。通过强化文化主体性、延续文化传统、融入大众生活等方式,加强根基建设,使传统文化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实现内容发展和更新的常态化,真正破解根基弱化困境。

(二)加强针对建构,破解内容无效困境

内容无效困境是指传统文化的内容没有根据特定环境、特定时代、特定群体、特定地域、特定要求而量身定做,不能把握差异性、体现层次性、突出地域性、凸显时代性,无法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代和社会脱节,呈现脸谱化、空心化,产生“无效内容”。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快速更新能力的缺乏使内容具有滞后性,存在基础的丧失使内容缺乏适用性,忽视对象的差异造成内容的趋同性。破解内容无效困境,就是要结合时代需要、考虑对象需求、注重对象差别、体现地域特色、解决实际问题,加强针对建构,增加有效内容。为此,一是因时制宜,突出时代特色。要主动跳出旧时代的限制,立足时代需求,根据时代变化,涵括时代因素,融入时代元素,增加时代要素,注入时代活力,运用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理念、新视角、新方法,完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体系、新框架、新结构,充实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观点、新理论、新解释,及时应对新问题、新现象、新价值观的冲击,拉近传统文化与时代的距离,缩短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差距,完成其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和再适应,古为今用,在基本保持传统文化原貌的基础上做好传统文化原始意义的再挖掘,做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挖掘,实现内容的与时俱进,凸显内容的时代针对性。二是因地制宜,凸显地方特色。要充分考虑地域广阔的实际情况,重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考虑区域位置限制、地理条件制约、自然条件限制、文化交流程度限定而产生的程度不一的文化发展水平,注重因风俗习惯差别、文化理解差异、文化解读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地域特色,在保持文化统一特性的基础上,融入地域文化,增加地方风情,纳入乡土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内容,拉近地域距离,完成与地方文化的有效对接,做好传统文化的地域转化工作,凸显内容的地域针对性。三是因人制宜,突出个性化特点。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受教育群体的文化差别及需求偏好,提供难度有异、视角有别、体系有变的文化内容,凸显内容的人群针对性。在保持文化共性的基础上,融入时代需要、地域需求、个性要求,注入文化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及个性化需求,增强内容针对性的体系构建,真正破解内容无效困境。

(三)化解深层矛盾,破解内容冲突困境

内容冲突困境是指传统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深层矛盾和冲突,统一较难、互通较难、共融较难、转型较难。这种困境主要有自身内部不同体系之间存在的内容矛盾,与现代社会的异质性产生的内容冲突,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性差异产生的内容滞后。破解内容冲突困境就是以对传统文化的再梳理化解各种深层矛盾,实现各子系统的内容和谐,以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实现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内容互通,以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解读实现与中国建设的内容共融。为此,一是内部要素实现和谐。要对传统文化的各大派别、各个观点、各种理论予以“同情地理解”和“理解地同情”,梳理脉络,理顺逻辑,对自相矛盾的内容去伪存真,对明显偏离正轨的观点拨乱反正,对彼此冲突的理论正本清源,确保各子系统逻辑顺畅,能自圆其说。要灵活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打破各子系统之间的人为障碍,开放包容,有效整合文化资源,相互吸纳思想营养,使其互相融通,观点和谐,有序发展,构建传统文化小共同体,完成系统内部要素的自洽,增强理论说服力。二是外部对接现代化。要改变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冲突思维,把握传统与现代共生共存的可行性,掌握“在传统内变”与“在传统外变”的尺度,从现代化的视野出发,不断破除不合时宜的成分,持续剔除不相适应的元素,积极挖掘其能够推进现代化的内容,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读中国在追寻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画出传统与现代的最大同心圆,利用新的技术实现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智慧化,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构建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共同体,实现传统文化的他洽,加强现实针对性。三是整体助推中国道路。要针对中国实际,致力于解决中国问题,正视传统文化由“文化主结构”退居“文化补结构”的现实,萃取传统文化精髓,当好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好帮手,创造性凝炼中国经验、创新性转化中国成果,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表述、新思想,形成具备时代特征的新内容、新内涵,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既解决现实问题,又研究未来困境,形成传统文化与中国发展共同体,完成传统文化的续洽,服务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助推中化民族复兴大业,增强理论魅力。通过内部要素实现和谐,外部对接现代化,整体助推中国道路,优化传统文化内外环境,推出自洽、他洽、续洽的传统文化内容,强化理论针对性,化解冲突困境。

三、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取向偏差困境的破解

取向偏差困境是指由于受到错误价值观的误导,形成片面的指标体系、偏狭的评判标准、偏执的评价眼光,功利引路,实用至上,政绩为大,形式居先,既难以公正对待传统文化,又无法合理取舍文化内容,主观臆断、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公正平等之心部分缺失,综合把握之意比较缺乏,长远利益考虑相对欠缺,陷入创新发展的功利困境、实用困境和尚古困境。取向问题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提。破解取向偏差困境,应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文化发展,全面认知文化功能,跨越错误价值观的藩篱,解决阻碍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问题,破除文化创新发展的功利困境、实用困境和尚古困境。

(一)统筹文化功能,破解功利困境

功利困境是在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由于过于追求实际的功效和利益,偏重工具理性,轻视价值理性,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工具化,文化创新发展陷入利益之争、利弊之争、效益之争。主要表现为错误的政绩观致使文化发展发生移位,较重的竞技性倾向导致文化发展产生易位,过重的商业性倾向导致文化发展出现变味。破解功利困境,要全面把握文化功能,突破错误政绩观、竞技性倾向、商业性倾向的制约,跳出单一的功利功能限制,综合发展、公平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统一,避免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移位、易位和变味。为此,一是整体统筹文化功能。要明确文化是多种功能的统一体,全面认识文化的功利、整合、导向、认知、价值、创造等功能,既不能偏废或忽视某些文化功能,也不能过于偏重经济功能和经济价值,更不能无限放大资本逻辑的作用,要在紧密结合时代需求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公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每一种功能,综合使用和统筹运用多种文化功能,“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咨政育人的作用”[9],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比翼齐飞、相互促进,追求并增加人民、国家和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二是以正确的文化政绩观引领。要摆脱以“功用”为主导性原则、过于讲求实惠、过于追求利益和政绩的错误文化政绩观的影响,不以是否对个人或小团体有利为标准,不以短期成效论成败,不以阶段成果论英雄,避免陷入物欲主义的泥潭,反对功利唯上,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超越小团体利益,摆脱文化发展的短视行为,重视功能的全面性,追求利益的均衡性,突出人民的中心地位,强调人民的主体性,重视发展的持续性,注重领域全覆盖,体现内容多样性,保障文化的长远利益,促进文化的良性发展。三是正确对待功利。要在辩证认知功利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功利,摒弃功利至上、功利独大的极端功利思想,超越狭隘功利论和抽象道义论的局限,摒弃片面追求发展速度、重视短期投入回报的做法,既不全盘否定功利,也不顶礼膜拜功利,遵循文化功利以“附加值回馈”范式实现的理性实现途径,使文化的多种利益关系协调、整合、均衡发展,辩证处理“义”“利”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做到义利并重、义利统一。通过对文化功能的统筹把握、对功利的准确认知树立正确的文化政绩观,超越狭隘的功利思想局限,跳出文化发展的短期效应阴影,立足文化的长远利益推动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破解功利困境。

(二)回归文化本真,破解实用困境

实用困境是指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中过分夸大实用主义情结,唯“实用”为准,以追求传统文化的现实功用为最高目标,将“实用”绝对化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异化文化发展。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不加分析地“拿来”破坏文化的整体性,以“实用”为准失去对文化发展长远利益的考量,以“实用”为纲而沦为“实用”的附庸,无法坚守文化固有价值。破解实用困境就是要立足于对传统文化整体创新发展的把握,跳出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客观公正地对待文化创新,回归文化本真。为此,一是要反对盲目“拿来”。要站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全面认知的立场上,公正对待中西文化,既不能因为西方文化在中国内化结构的加深而陷入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忽略西方文化与中国国情的差异,对西方文化拿来就用,对传统文化弃如敞履;也不能因为当前中国道路的成就而步入另一个极端,陷入对传统文化的盲从,不加选择拿来就用,对西方文化动辄就反。要跳出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窠臼,突破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对立的困境,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的关系,在扬弃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二是要注入持久动力。要跳出对外来刺激反应的激烈与否完全取决于外来压力强弱和持续时间长短的思维影响,跳出经世致用思想的制约,不能把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对文化危机、维护文化安全等作为传统文化发展的单一动力,要从传统文化的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等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契合度入手,从弘扬传统文化的固有价值、促进文化的长远发展、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角度入手,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注入持久健康发展的动力,使其与当代文明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三是要回归文化本质。要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将其作为社会的共识加以尊重,既重视文化的独特性,也看重文化的普适性,强调文化作为社会力量和共同价值的基础性作用,倚重文化构筑人的精神家园,探寻人的价值的功能,回归本质,重返本真,以文化人。通过反对盲目“拿来”、注入持久动力、回归文化本质,着眼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长远利益,关注传统文化的本来价值,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跳出狭隘的实用主义取向,真正破解实用困境。

(三)高扬唯物史观,破解尚古困境

尚古困境是指过分受制于传统文化崇尚古制、推崇古道思想的影响,片面扩大其“经世之道不出故纸之中”取向的影响,重新陷入对传统文化的“唯我独尊、唯我独优、唯我独大”[10],再次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和过度自信,步入美化古代、照搬古代、沿袭古代的困境。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美古倾向使传统文化创新进入复古误区,习古倾向使传统文化发展进入恋古误区,袭古思维使文化传承走入泥古误区。破解尚古困境就是要以唯物史观为引领,超越中国传统史观的负面影响,摆脱对传统文化的自负心理,走出对传统文化的自大阴影,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心态和平常心态,不拔高也不贬低传统文化,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现代建构。为此,一是要高扬唯物史观。要超越以空间性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史观的限制,树立以时间性为基础的现代史观,立足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立足于当下的生产方式,创新发展适应当代中国国情、有效解决当下中国问题的传统文化,有效防止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迷信。二是摆正文化心态。要认识到传统文化虽然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昨天,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对中华民族在近代的落后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因为其具有时代价值和具备有益成分就片面拔高、盲目崇拜。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将其置于现代化发展的宏伟背景之下,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理性分析,自信而不自负,自强而不自大,自警而不自迷,自省而不自高。三是要保持包容心态。要摆正对其他文化的态度,不墨守成规,不盲目排外,不沉迷于自己的过往“辉煌”,不迷恋于自身的昔日“业绩”,敞开胸怀,保持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开放心态,积极寻求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的契合点,吸收有益成分及养分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与各种文化和谐共生。通过高扬唯物史观、摆正文化心态、保持开放心态等方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继往开来,检讨过去、开拓创新,着眼现代、推陈出新,放眼未来、主动更新,择善而从、平和包容,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氛围,跳出复古、恋古和泥古误区,真正走出尚古困境。

猜你喜欢

困境主体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困境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主要内容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