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体制内充电

2018-03-26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三实验小学刘海平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研修体制专业

□文/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三实验小学 刘海平

有人说吃公家饭、给公家打工的属于体制内,反之为体制外。现在人人都羡慕体制内,因为体制内有稳定饭票、医疗保险,工资福利“旱涝保收”,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下岗”,像一个避风的港湾。

但是如果一艘船一直窝在舒适的港湾,是不是驾船人就失去了搏击风浪的能力呢?

去年暑假,我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位老师的对话。把她们的对话记录下来,可以猜到她们分别是什么身份。

“你们开始网上研修了?”

“是啊,好好的假期还得学习,烦死了。”

“看看,人没有知足的,我们想学还捞不着呢。”

“哎,这样行不行,我把账号和密码给你,你帮我学怎么样?以前看视频,只要点开放在那里就行,现在看一会儿还得回答个问题,把人拴住了,简直就是耽误工夫。”

“那太好了,我本来就有这个想法,没大好意思,我把单位上几个同事叫一起学学。”

看到这里也许你就明白了,这两位老师一个是体制内的,一个是体制外的。体制内的被要求研修但不爱学,体制外的没机会研修但很想学。

为什么?

马上来的暑假又是一个充电的黄金时间。最近遇到的一些事让我脑洞大开,很想跟同事们说道说道。

我因为房子装修,到几家装饰公司去咨询,有一个人让我另眼相看。他没有豪华的办公桌,也没有职业化的客气,随意地斜靠在转椅上跟你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这套房子你打算住多少年”“你还有别的房子吗”“那就是说你最近几年内将把它当做最主要的住宅来使用对不对”“以后有出租或出卖的计划吧”……

我又遇到一个年轻的女策划师来帮着规划厨房,她第一句话就问:“你家最常做饭的人是谁”,原来是灶台的高度得按常做饭人的适合高度来确定,然后她就让我媳妇比量下切菜和翻锅的动作,以确定这个高度。

去商场买电器,遇到一位貌不惊人的中年人,先问我和家人是做什么工作的,然后才开始推介产品。而他推介的产品真的让我们一眼就喜欢。

三件事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人性化”。

还是那位家电经销商,我惊讶于他对家电的熟稔,每一种家电的设计理念,优势与不足,都一一陈述,实实在在地摆出来,让你比较和选择。

我觉得这也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叫做“专业”。

三位都是个体户,都是体制外的,没有领导督促,没有人给他们评比,颁奖,也没有人出钱让他们进修充电,所有一切行业的知识与能力都是自学的结果,也就是自我充电保证能量足够。

同样是教师,很多人追求进入“体制内”,教师招考排的长龙越来越长,因为体制内“稳定”,一旦进门,没有极特殊情况不可能解聘,工资差距也很小。而私立学校不同,业绩不好,降职、解聘立竿见影。这一点与个体商户相似,自谋职业,自负其责,没有能力就等着关门歇业。

所以,我们看到进入体制内的老师,在这样温和的平台上不紧不慢地工作着,很多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几十年推磨式的工作使他们迷信自己的经验,不肯接受新的思想新的做法,而那些罕有的名师基本在孤军奋战,与其他老师拉开越来越远的差距。

体制内的“稳定”提供了“安全感”,但是,当改革不断推进的时候,这种“安全感”是不是可以延续终生是个问题。假如你的含金量在不断缩水,你只能越来越边缘化,一旦有淘汰机制,一定是首先被替代的人。

回到前文提到的个体户的三件事,说说有关“人性化”和“专业”的问题,教师是专业技术岗位,你是否拥有与时俱进的专业技术?当我们的学生、家长在不断变化的时候,你十几年前的经验是否还能与之吻合?当家庭教育差距越来越呈现分化状态的时候,你有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个性化的教育?不观察新的教育形势,不理解新的教育理念,不钻研新的教育方法,如何能适应一切新的变化?

“学会拥抱变化,才能求得动态平衡,也就是保持相对稳定”,这话有理。不管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当你有能力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你才能获得应有的职位与报酬。如果没有,何谈人生价值!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猎场》,提到了一个体制内的人曲闽京。他担任政府要员,学术水平很高,也很有做事业的理想,一直没停止学习与思考,是个“体制内难得的人”。也是这个人被企业家慧眼识中,给以优厚的待遇,通过猎头数次沟通才华丽转身加入到企业创业中去。猎头在猎取曲闽京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与其说是双方沟通的不顺畅,不如说是对曲闽京才华的别样尊重。而他的才华,更多是来自不懈的自学。

“含金量”是一个人立身的基础。可以想象,等国企、事业单位、政府职能部门人事改革逐步推开之后,教育还可能是铁板一块吗?没有拥抱变化的意识,不随时学习提升自己,在可能出现的变革面前,要么恶补所缺,要么淘汰出局。

所以,绕了半天弯子,最终我想说的是,居安思危,暑假是充电的黄金时间。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真正沉下心来学点有益的东西。◇

猜你喜欢

研修体制专业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