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过程教育理念指导下高中生生物解题思路之训练策略新探究
2018-03-26路阳
路 阳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武训高级中学,山东 冠县)
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中,教育是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不断生成、发展和创造的动态过程。过程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和过程,注重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下文我们将以一道高考题为例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解题进行论述。
(2013·山东高考理综卷第6题)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D.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如何剖析这一道高考真题?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挑选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在黑板上解答,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尝试着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来解析。随后进入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过程,不同层次的小组成员可以参与到合作探究、思维碰撞过程中,知识结构体系得以查缺补漏、巩固完善。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盲点、重难点、易错点做针对性的讲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的解题过程具体如下:
解题思路一剖析过程:随机交配的大的群体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情况下,各代基因频率能保持不变,且只要经过一代的随机交配就可以达到平衡。由图中可知,曲线Ⅰ为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进行随机交配产生各代的Aa基因型频率曲线。杂合子的连续自交过程中由于没有选择,且随机交配也不存在选择,故各代的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且为1/2。
曲线Ⅱ和曲线Ⅲ在F1代杂合子Aa所占比例相同,即自交和随机交配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Aa交配产生后代AA∶Aa∶aa=1∶2∶1,淘汰掉aa,则两种情况下Aa的比例均为2/3,AA的比例均为1/3,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
假设曲线Ⅱ是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经一代交配后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代基因型为 AA∶Aa∶aa=4∶4∶1,淘汰掉 aa后,F2代基因型为 AA∶Aa=1∶1,即 Aa基因型频率为 0.5。F2代,曲线Ⅰ与曲线Ⅱ相交,Aa基因型频率均为0.5,则假设成立,故曲线Ⅱ为小麦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所产生的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
F2代淘汰隐性个体后,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则 F3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为 AA∶Aa∶aa=9∶6∶1,淘汰掉 aa 后,F3代基因型为AA∶Aa=3∶2,即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追根究底,那么基因型为Aa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n代淘汰隐性个体后,Aa基因型的频率是多少呢?
F1代淘汰隐性个体后,a的基因频率为1/3,F2代淘汰隐性个体后,a的基因频率为1/4,F3代淘汰隐性个体后,a的基因频率为1/5,…,Fn代淘汰隐性个体后,a的基因频率为1/(n+2),A的基因频率为1-1/(n+2)=(n+1)/(n+2),因此得出Fn-1代淘汰隐性个体后,a的基因频率为1/(n+1),A的基因频率为1-1/(n+1)=n/(n+1),故得出结论Fn代淘汰隐性个体后,Aa基因型的频率为2/(n+2)。反过来验证下,n=2时,F2代淘汰隐性个体后,Aa基因型频率为0.5,与上述结果相符;n=3时,F3代淘汰隐性个体后,Aa基因型频率为0.4,亦与上述结果相符。
曲线Ⅲ为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进行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产生各代的Aa基因型频率曲线。F1的基因型为AA∶Aa=1∶2,再自交一代,各基因型的频率为 AA∶Aa∶aa=3∶2∶1,淘汰掉 aa 后,F2各基因型的频率为AA∶Aa=3∶2,即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解题思路二剖析过程:曲线Ⅱ和曲线Ⅲ在F1代杂合子Aa所占比例相同,均为2/3;曲线Ⅰ和曲线Ⅳ在F1代杂合子Aa所占比例相同,均为0.5。曲线Ⅰ自F1代之后Aa所占比例均为0.5,故曲线Ⅰ为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进行随机交配产生各代的Aa基因型频率曲线,曲线Ⅳ为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进行连续自交产生各代的Aa基因型频率曲线。由图可知,曲线Ⅱ在F2代Aa基因型频率为0.5,故曲线Ⅱ为小麦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所产生的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则曲线Ⅲ为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进行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产生各代的Aa基因型频率曲线。选项C,可用赋值法n=2,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解题思路三剖析过程:曲线Ⅰ和曲线Ⅳ的区分同解题思路二。曲线Ⅱ和曲线Ⅲ的区分其实很简单,只需我们熟记平时做题训练过程得出的结论,即相对于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育种方法,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育种方法更高效。
过程教育理念的落实的关键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到知识原理的内涵与外延,领悟到知识的美。这样的课程才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课堂,才是师生共同体教学相长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智慧的和快乐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