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CMS模型因素分解及测算*

2018-03-26程云洁

关键词:负值巴基斯坦竞争力

程云洁,武 杰

(新疆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211)

一、引 言

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尤其在农业经济领域,中国与巴基斯坦都是亚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上,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同时,中国与巴基斯坦政府都给予农产品贸易优惠关税政策,如2005年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的《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协议》中,中国对原产巴基斯坦的769个税目产品提供零关税,拓宽中巴经贸合作的领域。在2006年中巴双方正式签署的《中国与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中,根据协定双方对占各自税目总数85%的产品按照不同的降税标准进行降税,进一步加强中巴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1]。2013年以来,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产品贸易成为走廊经济建设和中巴农业合作的重要突破点。但是如何推进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中巴农产品贸易的制约因素成为当下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演变、动态波动及影响因素,对推动中巴农业合作和走廊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目前,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相关指数指标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进行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如郭瑾、阿布来提·依明(2017)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两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及互补性进行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整体贸易互补性较弱,但在大宗产品的农产品贸易中存在较强的互补性[2]。胡晓雨(2017)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3]。王喜莎和李金叶(2016)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巴两国的双边贸易以互补性为主,未来中国与巴基斯坦进行贸易合作的空间和潜力依然较大[4]。另一方面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业合作关系进行探究,张斌(2012)和高云(2015)分别对中巴农业合作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和巴基斯坦农业合作互补性强,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合作前景和发展空间[5-6]。梳理以上文献可知,中国与巴基斯坦在农业合作及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也拥有着较大贸易增长潜力,但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趋势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将2002—2016年UNCOMTRADE 的HS 编码(01-24 章)数据,分析中巴农产品贸易的特点和趋势变化,利用CMS模型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因素进行分解和测算,并深入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经济意义。

二、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特点

(一)双边贸易逐渐上升,中国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图1显示可知,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合作加深,贸易额逐年增加且呈现阶段化的特征。从中国出口巴基斯坦农产品来看,整体发展较为稳定,处于波浪式的上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5年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明显上升,但出口增长水平较低,农产品年平均出口额为6 673 万美元;第二阶段,2006—201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在签署成立中巴自由贸易区后,农产品出口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年平均出口额高于第一阶段达到1.86亿美元;第三阶段,2012—2016年中巴农产品贸易经历2012—2013年的短暂下降后,年平均出口额达到2.69亿美元,相比第一阶段农产品出口额提升了4 倍。从中国进口巴基斯坦农产品来看,从2001—2016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农产品进口额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特别是第三阶段2012—2016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额超过往年,中巴之间农产品贸易实现质的突破,但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大于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的出口,农产品贸易开始处于逆差。

图1 2001—2016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额①数据来源:UNCOMTRADE计算所得。

(二)双边农产品贸易产品集中度较高

在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结构中,为便于结构分析,本文依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分类依据,将统计的24章农产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动物及其产品(活动物、乳品、蛋品等);第二类为植物及其产品(食用蔬菜、茶、谷物等);第三类为油脂类产品(动植物油脂、食用油脂制品等);第四类为饮料、烟、酒、醋、烟草等加工制品[7]。从图2可见,中巴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第二类产品(食用蔬菜、茶、谷物等),年平均占比71.2%,占据了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大部分,集中度较高。其中第10 章谷物贸易占比达到50%,食用蔬菜年平均占比达到38.5%。其次第四类产品年平均占比19%,尤其在2005年第四类产品在《中国与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议》签署后,降低产品关税带来较大的贸易提升,占比达到40%。而第一类动物及其产品(活动物、乳品、蛋品等)年平均占比为10%,排在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的第三位,长期一直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没有较大的波动。最后第三类油脂类产品(动植物油脂、食用油脂制品等)贸易发展最为稳定,但占比最少年平均贸易额占比低于1%。

图2 2001—2016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结构比例①数据来源:UNCOMTRADE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

(一)模型设定

1.CMS模型

CMS 模型即为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是国内外学者分析国际贸易变动及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主要模型之一,其揭示了一国某种商品出口增长的动力来源和制约因素。目前,该模型常在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使用。在张复宏(2011)基于CMS 模型的中国水果对俄罗斯出口变动分析中,得出中国水果对俄罗斯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是结构效应[8]。周曙东、林紫茜(2013)基于CMS模型分析在世界市场中国花生出口的变动影响因素,得出世界市场对花生需求规模的扩大是拉动我国花生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9]。龚新蜀、张晓倩(2014)基于CMS模型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出口产品趋势变化,得出中亚五国市场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10]。王丹、高道民和包利民(2017)利用CMS 模型分析我国苹果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及演变趋势[11]。综上所述可知,CMS 模型在研究一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因此,本文在考虑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及理论方法研究的实际背景下,基于CMS 模型分析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演变过程。

CMS 模型最早于1951年由Tyszynski 在研究一国出口增长影响因素中提出,并使得该方法得到广泛的适用。其基本假设为:随着时间的变化,若一国某种商品出口竞争力保持不变,则该国在市场中的出口份额保持不变。因此,在同一市场中,一国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实际变化与其竞争者该种商品出口额变化之间的差距,是由于出口结构或出口竞争力的变化所导致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将一国出口增长的实际变化与在固定市场份额下的出口增长的变化之间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一般分为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12]两种单独因素效应。在CMS 模型假定条件下,分解思路作如下展开分析:

对(1)式两边同时求导得:

为方便测算将(2)式改写如下

在(2)式中,将一国出口贸易增长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在市场份额不变的情况下,j国市场对i商品的进口总额增加或减少,引起出口国的出口i类商品的增加或减少,即为结构效应;第二部分为在市场份额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引起一国对j国市场i类商品的出口变化。在j国市场进口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在j国i类商品出口份额的变化,则反应该国对j国i类商品的出口竞争力的变化,即为竞争力效应。其中出口竞争力的变化体现为:在j国进口规模不变的情况,若一国对j市场某种商品出口份额的减少,使得该国在j国i类商品出口额降低,并与竞争对手在该商品出口额上产生差距,这种差距则反映该国在j国i类商品出口竞争力相对于其它竞争对手出口竞争力下降。该模型并不能解释进口规模和竞争力交互变动对出口增长的影响,同时存在着影响因素分解过于简单、解释性不高。因此1986年Jepma 在整合MBaldwin(1958)、Leamer and Stern(1970)、Richardson(1976)的基础上,对CMS模型进行二次分解,以完善模型中的不足。

本文主要在Jepma CMS 模型两次分解基础上进行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次分解包括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具体公式解释如下:

出口增长 结构效应 竞争力效应 二阶效应

在上式(4)中,△q为t时期一国出口额的变化量为基期一国对j国i类产品出口额在j国i类产品进口总额中所占百分比;△Qij表示t时期j国i类产品进口总额的变化量;△Sij为t时期一国i类产品的出口额在j国i类产品进口总额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量为基期j国i类产品的进口总额。

在第一层次分解中,结构效应为一国产品出口额受世界市场产品进口规模的影响,假定该国在世界市场产品进口份额不变,正值表示该国产品出口额与世界市场进口规模呈正比关系,负值为反比关系。竞争力效应为一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变化引致该国产品出口额的变动,正值为该国在世界市场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负值则为下降。二阶效应为世界市场产品需求变动与一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变化而引起该国产品出口额的变化,正负值为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是非独立性修正,无经济含义[12]。

第二层次分解将结构效应分解为增长效应、市场效应、商品效应和结构交互效应。竞争力效应分解为整体竞争力效应和具体竞争力效应。二阶效应分解为纯二阶效应和动态二阶效应。具体公式及解释如下:

在式(5)中,0、t上标分别表示基期、报告期;So为基期一国对世界市场出口总额在世界市场进口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Q为t时期世界市场进口总额的变化量为基期一国对j国出口总额在j国进口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为基期一国对世界市场i类产品出口额在世界市场i类产品进口总额中所占百分比;△Qi为t时期世界市场产品进口总额的变化量;△Q为t时期j国产品进口总额的变化量;△S为t时期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在世界市场农产品进口总额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量;Qo基期世界市场产品的进口总额;Qt为t时期世界市场产品的进口总额。

在第二层次分解中,增长效应为假定一国在世界市场上产品进口份额不变,世界市场产品进口规模变动引致该国产品出口额变化,正值为世界市场产品进口规模与该国产品出口呈正比关系,负值为反比关系。假定一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与世界市场相同,市场效应为出口的市场结构效应引致一国产品出口额变化,正值为该国向需求快速增长的市场出口,负值为该国向需求慢速增长的市场出口。商品效应,出口的产品的结构效应引致一国产品出口额变化,正值为该国出口世界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产品,负值为该国出口世界市场需求缓慢增长的产品。整体竞争力效应,一国对世界市场产品出口份额的变化引致该国产品出口额的变化,正值为该国整体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负值为该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结构交互效应,由于特定出口商品效应和出口市场效应的交互作用而导致一国产品出口额变化,正负值为市场效应和商品效应非独立性修正,无经济含义[12]。具体竞争力效应,假定世界市场产品总进口额和进口结构不变,一国在世界市场特定产品上的出口份额变动引致该国的出口额变化,正值为该国产品出口结构对出口增长有利,负值为该国的出口结构对出口增长不利。纯二阶效应,假定世界市场产品进口结构保持不变,一国产品出口结构变动和世界市场进口规模变动的交互作用而导致该国的出口额变化,正值为该国产品的出口结构与世界市场产品进口规模相适应,负值为该国产品出口结构与世界市场进口规模不适应。动态二阶效应,一国出口结构变动和世界市场进口结构变动的交互作用而导致该国的出口额变化。正值为该国在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上出口份额增长较快,负值为该国在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上出口份额增长较慢。

2.本文模型构建

本文将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市场整体,研究分析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同时参考国内学者(张兵,2012;龚新蜀,2014;李萍,2015)在Jepma(1986)扩展的CMS 模型的第一层次的分解的基础下,将以上模型进行相应的简化如下(见公式6):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选取HS两位数编码(01-24章)UNCOMTRADE 数据库的2003—2016年13年间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数据。根据图1 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变动趋势,本文将研究时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003—2005),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呈增长趋势。第二时期(2006—2011),中国与巴基斯坦签订《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协议》及成立中巴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出口巴基斯坦农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受到来自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的冲击,出现短暂下滑,中国在此期间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增速下降。第三时期(2012—2016),在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背景下,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有所增长,但从2012年开始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但逆差在逐步缩小。

四、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CMS分解结果

(一)第一层次分解

1.结构效应

从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CMS第一层次分解结果中(见表1),可见结构效应贡献值除2007年为负值外,其它年份都为正值,且年平均贡献率达166.12%。表明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受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需求增加的影响,结构效应在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加具有较强促进作用,但结构效应促进作用有所降低。从时期来看,第一时期2004—2005年,结构效应贡献值增加了1.02 亿美元,年均贡献率增加7%,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规模的增加带动了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加1.02亿美元。第二时期2006—2011年,2007年结构效应贡献值为负值,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额减少,并没有随着巴基斯坦进口需求增加而增加;在2008—2011年,结构效应贡献值转为正值,但上下波动较大,从2007年的-1425.82 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6040.26万美元,但在2011年结构效应贡献值下降到3395.99 万美元,而在2011年贡献率达到1218.81%,年均贡献率达253.7%,表明在后危机时代带来新一轮经济的增长,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出口随着巴基斯坦进口增加,而增加且效用明显;第三时期2012—2016年,结构效应贡献值上下波动很大呈现倒V 型,在2012—2014年贡献值缓慢上升后,在2014年达到最大的7059.29万美元,之后2015—2016年贡献值又下降,前后波动较大,年均贡献率达86.1%,表明第三阶段的结构效应作用在减缓,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增加受巴基斯坦进口规模扩大的影响作用在缩小。

表1 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CMS第一层次分解结果(单位:万美元)①数据来源:UNCOMTRADE计算所得。

2.竞争力效应

竞争力效应在总效益的构成中的贡献略高于结构效应,贡献值上下波动幅度较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平均贡献率达到195.2%,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且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较巴基斯坦进口规模的扩大更能有效的提高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的出口,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对农产品出口增加的作用有明显的下滑趋势。从时期来看,第一时期2004—2005年,竞争力效应的贡献值虽然有所增加,但贡献率下降了26%,表明在此时期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并不能有效的促进对巴基斯坦农产品的出口增加;第二时期2006—2011年,除了2006年、2008年竞争力效应出现负值外,其它年份都为正值,但竞争力效应贡献值在上下波动幅度较大,最大差额为2007年与2011年之间的6 212万美元。第三时期2012—2016年,只有2015年的竞争力效应为正值,而其它年度处于负值,其中2012年、2013年的竞争力效应贡献值和贡献率分别为-1757.41 万美元、-2204.57 万美元和51.29%、106.53%,基本抵消了一部分结构效应的优势,说明在此期间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足阻碍了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3.二阶效应

二阶效应多为负值,说明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需求和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交互变动对出口贸易额增长有抵消作用。如2015、2016年二阶效应贡献值分别为-2037.03 万美元和-999.01 万美元,负的二阶效应抵消一部分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带来的农产品出口增长,降低了农产品出口增长率和增加值。

(二)第二层次分解

结合CMS 模型第一层次分解,对修正CMS 模型进行第二层次分解结果(表2、表3)分析如下。

表2 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CMS第二层次分解结果(单位:万美元)①数据来源:UNCOMTRADE计算所得。

1.增长效应

在第二层次分解中,增长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较大,年平均贡献率达176.55%,贡献值除了2007、2009、2012、2013 及2015年为负值外,其它年份均为正值,且贡献值存在上下波动,贡献率在第三时期有所降低。表明在大多时期,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随着巴基斯坦进口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但巴基斯坦进口规模扩大带来中国出口增加的波动较大不稳定,且增长效应给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带来的作用有所降低。从时期阶段来看,第一阶段2004—2005年,贡献值为正并增加了1 134万美元,但贡献率有所下降,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随着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增加而增加,但作用在降低。第二阶段2006—2011年,贡献值除在2007年和2009年为负值外,其它年份贡献值为正,但上下波动较大,最大值在2008年达到8835.4 万美元,贡献率为1120.08%,与2011年1752.86 万美元形成较大的差距。第三阶段2012—2016年,在2012、2013、2015年贡献值为负值,仅有2014、2016年贡献值为正,尤其2012—2013年,负值贡献值仍有扩大趋势,贡献率也在增加,说明在此期间,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随着巴基斯坦的进口增加而减少,但在这个阶段末期,贡献值有所回升,贡献率也在2016年达到了最大值为265.7%。

2.商品效应

商品效应对总效应贡献较低,年均贡献率为-10.43%,但贡献值除了2007、2008和2010年为负值,其它年份都为正值,表明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结构与巴基斯坦进口需求的农产品结构相适应,双方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对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不高。总的来看,中国出口巴基斯坦农产品结构与巴基斯坦进口的农产品结构的适应,并不能为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带来强大的动力,但依然是今后需 要提高的农产品贸易增长点。

表3 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CMS第二层次分解结果(单位:万美元)①数据来源:UNCOMTRADE计算所得。

3.整体竞争力效应

整体竞争力效应在所研究的时期内的正值、负值的时期大约各占一半,贡献值上下波动较大,最高为2009年的1.53 亿美元,最低为2006年的-6466.5万美元,年均贡献率-37.29%,可见中国在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提高也有下降,及中国农产品出口在巴基斯坦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从具体阶段分析,在第一时期2004—2005年,整体竞争力效应都为正值,中国在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增加了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的出口额。第二时期和第三时期2006—2016年,贡献值除了2007、2009、2013 和2015年为正值,大多数年份均为负值,表明这两个时期由于中国在巴基斯坦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使农产品的出口额下降。

4.具体竞争力效应

具体竞争力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最大,年均贡献率达到232.49%,但正值与负值的时期大约各占一半,发展不是很稳定,说明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动对出口增长有正向拉动,也有负向阻碍作用,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及中国对巴基斯坦特定产品出口份额的变动,能有效的影响其在巴基斯坦出口增长。从具体时期来看,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具体竞争力效应贡献值除了2004、2012和2015年为正值,其它4年都为负值,说明在这两个时期,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受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结构的负向阻碍较为明显;第二时期2006—2011年间,贡献值除了2006和2009两年为负值,其它年均为正值,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结构带动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

5.纯二阶效应

纯二阶效应的贡献值和贡献率均较小,对出口增长的影响微弱。纯二阶效应的贡献值正值与负值分散时期比例大约一致。反映出中国出口结构变动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规模的变动有相适应,也有不适应,不够稳定。从时间来看,在第一时期2004—2005年,贡献值为正值,说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规模适应。第二阶段2006—2011年,贡献值在2006—2009年为负值,而在2010—2011年为正值,说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巴基斯坦进口规模经历了由不相适应到适应的发展历程。在第三阶段2012—2016年,贡献值在2012—2013年为正值,2014—2016年为负值,说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巴基斯坦进口规模经历了由相适应到不适应的变动。

6.动态二阶效应

在统计样本时期内,动态二阶效应的贡献值和贡献率多为负值,对农产品出口增长有阻碍作用。表明中国在巴基斯坦进口需求增长较快,农产品种类上出口份额增长较慢。

(三)农产品CMS分解

1.对第一类动物及其产品(活动物、乳品、蛋品等)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如下(见表4)。第一类农产品结构效应的贡献值都为正值,且逐年减少,从2004—2005年结构效应为232.47万美元,贡献率达到457.27%,到2012—2016年结构效应下降为169.36万美元,贡献率-336.87%,表明中国对巴基斯坦该类产品出口增长随着巴基斯坦进口的增加而扩大,但结构效应的促进作用逐年减弱;而竞争力效应贡献值均为负值,尤其2012—2016年间,竞争力效应贡献值为-152.68 万美元,贡献率达到303.69%,表明中国该类产品在巴基斯坦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不足,且阻碍中国对巴基斯坦在第一类农产品的出口增长。二阶效应均为负值,表明巴基斯坦进口需求变动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变动交互影响抵消出口贸易增长。

总的来看,2004—2016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第一类农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依靠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规模的增加所产生的结构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促进的农产品增长的作用在削弱,而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第一类农产品竞争力较弱,且对出口该类产品产生了重要的阻碍作用。

表4 中国对巴基斯坦分类农产品出口分解结果(单位:万美元)①数据来源:UNCOMTRADE计算所得。

2.对第二类植物及其产品(食用蔬菜、茶、谷物等)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如下。第二类农产品的结构效应在各个时期都为正值,且贡献率为正逐年增加。表明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植物及其产品随着巴基斯坦进口规模的增加而扩大,且作用明显并不断加强。竞争力效应除了2012—2016年为负值,其它统计年份竞争力效应的贡献值均为正值,在2004—2011年,竞争力效应为正值,并且逐年增加,对出口发挥正向促进作用,但在2012—2016年间为负值,贡献值-3349.58万美元,贡献率为-69.21%,表明在此期间中国第二类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在巴基斯坦市场减弱。二阶效应均为负且不断减小,表明中国第二类农产品出口结构与巴基斯坦进口需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由此可知,结构效应是促进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第二类农产品增长的主要动力,而近年来中国在第二类农产品上缺乏竞争力,阻碍在该种产品出口增长。

3.对第三类油脂类产品(动植物油脂、食用油脂制品等)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如下。第三类农产品是中巴农产品贸易最少的一类农产品,从表4计算数据显示,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第三类农产品的竞争力效应除2004—2005年为负值外,其它年份均为正值,并且逐年上升,其中2012—2016年增长最大,竞争力效应达到82.92 万美元,贡献率为180.64%。第三类农产品的结构效应贡献值先增加后减小,在2004—2011年结构效应逐渐增加,贡献值达到38.24万美元,贡献率达到84.10%,而在2012—2016年结构效应为负值,贡献值为-27.72 万美元。总的来看,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第三类农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竞争力的提高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国对巴基斯坦该类产品的出口额,而结构效应的增长作用在不断减小。

4.对第四类饮料、烟、酒、醋、烟草等加工制品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如下。第四类农产品结构效应在2004—2016年,都为正值,且不断减小,但对出口贸易的贡献在增加,2012—2016年贡献率达到716.49%。竞争力效应,除2004—2005年为负值外,2006—2016年均为正值,贡献率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在2012—2016年,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8.30%。二阶效应均为负值,主要在于抵消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效应引起的出口贸易增长。总的来看,中国在第四类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增长上,主要受到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共同作用,且两种效应带来增长作用逐渐增强。

五、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基于CMS模型关于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解,得出以下结论:

从2001—2016年,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的出口增长受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的共同影响,即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会随着巴基斯坦进口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能有效的促进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但是在第一层次分解中竞争力效应的贡献率高于结构效应,但后期两者促进作用都有所减弱。表明相比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规模的增加,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更能促进对巴基斯坦农产品的出口,但存在竞争力不足的现象。而在第二次分解中,结构效应中的增长效应的促进更加明显,虽然商品效应值都为正值,但贡献率不高。表明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结构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结构虽然匹配,但促进作用不强。竞争力效应中的具体竞争力效应贡献率明显高于整体竞争力效应。表明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份额的变动,更加有效的影响其在巴基斯坦出口增长。

从农产品CMS 分解来看,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中第一类农产品和第二类农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依靠巴基斯坦农产品进口规模的增加所产生的结构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促进的第一类农产品增长的作用在削弱,且竞争力效应对该类产品出口产生的一定的阻碍作用。而结构效应仍然是促进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第二类农产品增长的主要动力。在第三类农产品中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中国出口该类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结构效应的增长作用在不断减小。中国在第四类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增长上,主要受到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共同作用,但两种效应带来增长逐渐减小。

(二)对策

1.充分利用中巴自由贸易区,在农产品《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协议》的基础上,不断增加降税农产品种类,实现中巴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减少双方对部分农产品关税保护。从贸易机制上,扩大中巴双方农产品的出口种类,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中巴农产品贸易市场。在丰富双边农产品种类的基础上,扩大双方农产品规模,同时能够降低农产品价格形成较好的竞争力,实现共赢。

2.充分利用边境的良好区位优势,加强走廊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从产品的本身的特性来看,农产品对保鲜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而航空运输无异于增加农产品交易成本。因此中巴双方需要充分利用边境区位优势,加强双方跨境铁路和公路的建设,为农产品的低成本运输提供便利。

3.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灌溉技术以及先进的畜牧业管理经验,在技术优势的条件下,使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优势和品牌,提高第一类为动物及其产品(活动物、乳品、蛋品等)和第二类为植物及其产品(食用蔬菜、茶、谷物等)的出口竞争力,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在保持第三类农产品(15 章动植物油脂)的出口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4.利用好在巴基斯坦农业投资项目,扩大农业领域的沟通交流。农业生产试验产业园和农产技术示范中心,是中国促进巴基斯坦农业增长的主要投资援助项目。中国要提高在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要充分利用中国在巴基斯坦建设的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在平台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向巴基斯坦宣传中国的农产品种类、价格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的掌握来自巴基斯坦本国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如品种、质量、价格及数量。这样可以即时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针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市场做出预期判断,提高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猜你喜欢

负值巴基斯坦竞争力
3300万巴基斯坦人受灾
石油过剩:一桶油如何突然跌至负值
回味暑假生活,看看动物小伙伴们的表现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
促进物理思维训练的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