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核心概念,在“退”中完成“倍”概念的迁移

2018-03-26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刘冬梅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袋鼠熊猫乘法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 刘冬梅

案例背景:

在教学“倍的认识”这一内容笔者时听了一节区里的研究课:教师是按照人教版教材上的课,先让学生用小棒摆正方形,4根小棒能摆1个正方形,摆几个正方形就是几个4,通过感知几个几,也可以说成几的几倍。听了这节课感觉学生对“倍”的认识不到位,理解也不深刻,没有真正明白“倍”的含义。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倍”的概念、没有把握住概念教学的特点。马芯兰老师教改策略之一是围绕核心概念,在“退”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倍”概念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它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倍”是以一种量为一份,另一种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这两种量之间就存在着倍的关系。它是“同样多、份、乘法意义”三部分概念的综合。因此紧紧抓住“同样多”这一概念,通过让学生动手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减少学生的思维难度,思考“同样多”“份”与“乘法意义几个几”之间的关系,适时地渗透和迁移,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建立“倍”的概念,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描述:

关于“倍”概念的建立,笔者是分三层进行教学的:

一、创设情境 感知关系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可爱的小动物吧?

(出示:2只熊猫、4只狮子、8只小猴)

1.提问:每种小动物有几只?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呀?

预设(1):求和

预设(2):求差

2.这几个数量之间除了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相差关系外,它们之间还存在其他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它们之间其他的关系吧!

二、抓住“同样多”的概念进行渗透和迁移,思考同样多、份、乘法意义之间的关系

1.如果以2只熊猫为1份,那1份是几只?几只是1份?(圈两只)

2.把4只狮子、8只小猴分别和2只熊猫比一比,你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可以圈一圈,画一画)

3.反馈交流:你们和图示中圈的一样吗?大家先来看看狮子和熊猫比的这一组,你们为什么圈出这样的两份?小猴有这样的几份?哪样的4份?

4.把熊猫的2只看做1份,1份是1个几?狮子有这样的2份,是几个几?小猴呢?

三、建立概念 理解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看了这些小动物,我们再去看看大象和袋鼠吧。

1.你知道它们的数量吗?(有3只大象,12只袋鼠)

2.如果以大象的3只为1份,1份是几只?袋鼠和大象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3.袋鼠和大象的只数进行比较,我们把大象的3只看作1份,袋鼠的只数里有这样的4份,也就是有4个3,我们还可以说,袋鼠的只数是大象的4倍。

4.这幅图中谁是谁的4倍?这句话什么意思?

5.你能用“倍”说说狮子和熊猫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猴和熊猫呢?

6.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倍的认识”。

案例分析:

“倍”概念的建立首先通过创设情境,由3种可爱的小动物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整体部分关系和相差关系引入,感知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和渗透,倍概念也是在比较的关系上产生的,这样学生也易于理解。接着紧紧抓住“同样多”“份”的概念进行教学,体现了马老师以最基本的概念为核心地位的教学思想和方法,采用在“退”中完成新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以2只熊猫为1份,那1份是几只?几只是1份?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并把两只熊猫圈起来,加深对“1份”的理解。然后通过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感知狮子、小猴分别有熊猫这样的几份,就是几个2,把“同样多”“份”的概念与“乘法意义几个几”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现了马老师适时渗透的思想和方法,在多种联系和不断渗透中突出重点,为学生学习“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知识的迁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通过袋鼠与大象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再揭示“倍”的概念,“对袋鼠和大象的只数进行比较,我们把大象的3只看作1份,袋鼠的只数里有这样的4份,也就是有4个3,我们还可以说,袋鼠的只数是大象的4倍。”把乘法意义几个几转化成一个数的几倍建立起“倍”的概念。再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话什么意思?用倍说说狮子和熊猫之间的关系。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和教师多次的追问,使学生深刻理解“同样多、份、乘法意义几个几”与倍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倍的概念,理解了一个数几倍的含义,让学生经历了倍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对“倍”的认识是深刻的,理解是透彻的。

由此可见,“倍”概念的建立这一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马芯兰老师以最基本的概念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进行教学,围绕核心概念,在“退”中完成“倍”概念的迁移。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把丰富的感知材料,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语言的理解,适时渗透和迁移,进行抽象,上升为概念,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飞跃,从而牢固地理解和掌握了“倍”的概念,发展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温寒江,陈立华,魏淑娟.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马芯兰数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袋鼠熊猫乘法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我爱“熊猫”
袋鼠
萌萌哒熊猫
萌萌哒熊猫等
我自己可以做
袋鼠
乘法猪
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