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作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刍议
2018-03-25王先碧
王先碧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现阶段教育的主流趋势。如何让素质教育作用于数学课堂,这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素质教育的内涵作分析,并提出素质教育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作为奠定理科知识和逻辑思维基础的重要学科,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必不可少,对于学生的综合提升非常有利,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在大纲中也有体现,这更要求教师注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该正确认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和“题海战术”存在的弊端,积极主动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教书、育人两个目标,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综合提高和全面发展,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传统教学方式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被动学习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枯燥,再加上数学知识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的特点,会逐渐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尽如人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恰当的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
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之一就是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素质教育和数学教学的结合则应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将机械式学习知识转变为动手操作,这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之一。小学生有强烈的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自己观察、猜测和验证,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倡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观察和思考等。特别是学习图形知识时,由于很多图形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历制作图形,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特点等。
教师要鼓励学生动口说,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各抒己见。一个数学问题可能有很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与同学讨论,找出更多的解法,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发散思维,对于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非常有利。教师要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演讲”,说出自己的解法和意见,让其他同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除此之外,适量的、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练习应该是生活化的,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联系紧密。很多教辅资料上的题目都是纯数学的,通过文字和数字堆砌,枯燥的题目和僵化的答案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题目,再配以优美的图片,简单形象且非常直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解题效率和解题正确率都得到了提升。
二、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教师的创新精神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师本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为学生创建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如果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势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发挥,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非常不利。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工作,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是教育的目标,而数学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著手:(1)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的形式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传授,教师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部分,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来推动教学活动的进行,看起来这种方式很好,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但是转变教学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计算梯形的面积”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梯形能够转化为四边形来计算面积,那么能够转化为三角形再计算面积吗?”教师并未直接回到学生的疑问,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演草纸做一个梯形并试着剪成三角形以计算面积,经过一番尝试,学生发现以梯形一条腰的中点与梯形上底的一个顶点连接后,然后沿着顶点的中点连线剪开,能够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而四边形又能够剪成两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够推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学生们又自己剪了几个不同形状的梯形再次尝试,经过若干次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结论,学生提出质疑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创新。
四、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加具体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激励。例如在“乘除法”的教学中,教师创建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妈妈到超市购买饮料和肉,饮料8瓶共80元,猪肉的价格是15元一斤,但是妈妈身上只带了100元,一家五口要都有饮料喝,并且要有足够的肉吃,那么如何分配这100元来购买商品呢?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四人为一个小组交流意见,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总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索,最终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和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常见的生活问题,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昭海.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J].价值工程.2011,(22):104.
[2]唐翠芳.素质教育中的数学美育[J].读写算.2014,(15):68.
[3]邸中艳.关注数学差生推行素质教育[J].现代农村科技.2014,(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