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

2018-03-25刘文杰

新一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刘文杰

摘 要:近几年,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指导原则,同时也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将创新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有效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新课改政策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并将其作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指导原则,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从而真正发挥小学数学的教学意义。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及学生的学习观念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当前,基础教育的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更多的强调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数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几乎会将全部的课堂时间用于为学生讲解数学课程上,学生只能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获取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1]。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首先,教师应该深度解读新课改政策的内容,并将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其次,教师应该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的很多内容都来源于实际生活。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为学生传授数学课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好动的年龄段,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无法达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元素以及生活情境搬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有机结合,并能利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轻松,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包含各种商品的货架,并在每种商品的下方标注相应的价格。由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购物者,学生拿着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到教师处购买商品,通过进行价格的加减以及教师的找零过程,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内容。比如,一名学生拿着一张100元到超市买一个文具盒和一瓶酱油,文具盒的单价是10元,酱油的单价是18元,计算两种商品的价格总和,即10+18就形成了一道100以内的加法计算题。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法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其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小组合作探究法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2]。首先,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其次,将教学内容转变成学习任务布置给每个小组的学生。最后,学生了解了任务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将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4-6人一个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发一个正方形的纸盒以及一个长方形的纸盒,几张白纸以及一把剪刀等。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总结计算公式。每个学生对于几何体的理解程度以及空间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会选择裁剪和测量的方式解析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面积,有的学生会选择通过绘画的方式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画在纸上的方式解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小组讨论结束后,将讨論的结果汇报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讲解数学课程。

四、构建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对教学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师也应该从全面以及综合的角度来考虑[3]。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数学课程的情况写一篇学习心得,作为自我评价。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其他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参与程度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形成学生之间的评价。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形成教师评价的部分。教师将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内容进行综合,形成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起点,对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以及学生的学习观念,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及构建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方式为学生讲解数学课程。通过本文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有效路径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供一系列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屈鱼.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3):45.

[2]张燕.尊重学生的数学认知起点,发挥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5(22):123.

[3]刘志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3):230+232.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