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项目管理模式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

2018-03-25刘炳潮

新一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武术体质特色

刘炳潮

摘 要:针对我国近十年来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肇庆市百花园小学依据国家[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计武术体育特色项目的管理模式,用“331”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在体育教学管理中,通过武术特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实施过程对学生身心健康所产生的影响,证明武术特色教育对小学生身体的健康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关键词:武术;特色;体质;管理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让“健康第一”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得到落实,积极开展武术教育教学,并形成特色项目管理,注重特色体育教学的发展。武术是小学生十分喜爱并高度崇尚的体育活动项目,需要的器械简单、占用的场地小且容易开展,推广性强。我校与肇庆市体育运动学校合作,利用该校优势的体育资源,在他们的指引下,开展了武术体育特色项目管理的实践。

一、武术特色项目的发展趋势

所谓武术,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我校依据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计了武术体育特色项目“331”管理模式:是以学校管理为主,家庭、社区单位为辅、三种活动和一种评价制度的管理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就是通过武术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武术动作的技能,并了解武术的有关知识,利用“武德”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尊师重道、讲礼守信等高尚的道德情操,根据学生水平层次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当前开展武术特色在体育课堂管理的依据

(一)《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

(二)《中国学校武术教育》。《中国学校武术教育》一书中,以邱丕相老师、王占春老师、陈雁飞老师为代表的众位体育和武术教育大家们十分强调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進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三、武术特色项目教学管理的建议及解决策略

(一)研究的目标。开展武术特色教育管理,目的在于通过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改善和提升学生的武术运动水平和体育运动水平,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武术文化、武德的学习,武术技巧的锻炼,培养学生自觉传承优秀健康的文化,利用武术特色教育不断地挖掘校内外健康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健康管理水平,建立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武术特色体育项目的管理模式与机制,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质都得到提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学管理中利用武术特色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及热情,并养成长期锻炼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与家长沟通管理,利用家长对小孩进行武德宣传教育,并定期组织亲子观看武术表演。

3.与社区、周边单位合作管理,与肇庆市体育运动学校合作教学。利用家长、社区的关系引进民间武术特色项目白眉拳、南拳王,并定期组织学生与相互交流学习。

4.如何开展“武德”教育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讲礼守信,热爱集体、助人为乐,不凌弱逞强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利用武术特色教育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及生理特点健全学校学生健康管理模式。

(三)“331”管理模式。在近几年学校开展的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形成了“331”工程,即“学校为主、家庭、社区单位为辅的管理”、“三种活动”、“一种评价制度”。

1.在体育教学课程安排每周必须保证一节武术教育或教学课时,保证教学质量。

2.大课间活动。学校大课间设计与学校“太极图”跑操相结合,实行了领导督查制、任课教师轮流管理制和体育老师指导制。任课教师根据本阶段活动指导意见组织班级学生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活动;体育教师在活动中分块巡回指导;校行政巡回检查大课间活动情况。

3.成立学校武术俱乐部。学校武术俱乐部编制了武术校本教材《武之国粹,武之校韵》。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运用武术套路练习锻炼身体的方法的手段,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俱乐部每年举行一次武术会员星级评比活动,共分出三星、二星、一星等三个级别。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相应的星级,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上进心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体育课堂管理是影响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特色项目的有效管理取决于课堂教学本身,而且还有赖于有效的管理。在管理上,教师不能只想到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一味地按自己的愿望去教育学生,而应该常依据学生对学校、对老师所有的心理期望,修正自己的工作目标与方法,树立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观。有效的管理行为能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并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能促进学生提高智力,健全身心,从而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健康发展”,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武术体质特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