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质量监测方法的研究与运用

2018-03-25王学斌

新一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监测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质量

王学斌

摘 要:加强对质量监测工作的领导,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质量监测工作有序进行。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监测方法。教学质量检测采用灵活的措施对教学质量监测、反馈和调控,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测方法;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检测是教育部门督查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质量检测包括检测各科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得如何,学校的教学质量纵向和横向比较有无进步,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如何等等。通过科学的监测旨在准确地掌握教育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投入、教育科研、人才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从宏观上,不仅要对期中、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还要对教育教学质量分析,还应重视教科研成果;从微观上,分析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情况,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认真详细地分析、研究,摸索教学规律,提出改进措施等。

一、教学质量检测的方法

加强对质量监测工作的领导,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教学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确保质量监测工作有序进行。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监测方法。

(一)定期集中监测。每学年对各级各类学校相关学科的定期质量检测。各科教研员和教育行政工作者利用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时间对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听课、检查、走访、召开学生及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监测,随时随刻进行。每学期均要组织规范、严格的教学常规检查,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发现成功的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

(二)不定期随机监测。分别成立高中、初中、小学、职业学校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常规督导组,每学期随机深入几所学校进行督查与指导。主要为抽样监测,每学期根据上学期的教学质量状况,确定对一至两个年级的部分学科在学期中进行抽测,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统一监测,信息汇总处理。每学期组织好期末质量监测,并做好质量分析与成绩上报工作。期初、期中、期末各个学校分别按教育质量监测要求,开展校内教学督查和每学期教师评价工作,及时上报督查、评价结果。主要由校领导、教研室等通过听课、说课、评课、抽查教案、作业批改、进行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全面的监测工作。

(四)全面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包括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等方面的内容。教学管理方面的监测体现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与标准。教学过程方面的监测,促进教师教学工作上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学质量形成的主导方面。教学对象方面的监测,能有效促进学生主观努力学习,体现了教学质量形成的主体方面。在教学质量形成的主导方面进行监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教学质量形成的主体方面进行监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五)质量监测反馈。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测反馈,是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质量的反馈,就是对教学质量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控制。对教学质量监测获得的情况,通过分析判断,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使教学工作获得完善,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质量检测的措施

教学质量检测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全面实施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采用灵活的措施对教学质量监测、反馈和调控,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建立教学质量动态标准。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应该体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有利于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二)健全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不仅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测,而且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建立对任课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评价体制。

(三)创建学生学业知识与技能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测,又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监测,还包括评价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等。对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是教育系统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必须牢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的主题,每个学生的智力、理解能力、基础是有差异的,这是客观规律。学科成绩,只是学生个人素质的一个方面,不是唯一衡量与评价的标准。我们评价学生,应该全面与客观,教育学生,应该更多挖掘学生的潜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测体系。质量监测要结合学校教学现状和新课改的新要求,采用多种信息处理手段,利用灵活多样的监测方式,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学校的特点健全和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五)全面监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学业水平状况。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定量评价和教学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把普遍性监测与样本性监测、教育教学过程性监测与结果性监测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监测的科学性。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充分体现监控对象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监控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将监控作为开展和推动教学工作的动力。

(六)要善于根据监测结果,充分的分析和论证。每次教学质量监测活动后,做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讨论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的方法,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强化质量意识,把各类学校列入质量监测范围,建立学生學习质量和素质发展监测体制,确保教育质量监测常规化。还要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力度,全力抓好常规教学过程管理,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注重学科教学的常规管理和督促,做到抓过程、抓基础、不放任、不自流,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监测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低频噪声的危害及监测方法
电能计量装置异常状态的监测方法
配电站运行安全监测系统研究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