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知识建构有效策略

2018-03-25曲照斌

新一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

曲照斌

摘 要:全面、正确、深刻地理解中学物理的知识体系,并经常以它为指导来检查自己的日常教学和学习、工作,是提高当前物理教学质量所必需的。那么,什么是知识构建,为什么要进行知识构建,怎样进行知识构建,等等,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知识构建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寻求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设计的生命,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

一、对知识构建的几个观点

(一)皮亚杰的认识论对知识构建的认识

总体上可以认为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通化,即个体把外部信息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認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另一个是顺应,即当外部信息发生变化时,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皮亚杰认为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个体能够同化新信息时,个体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认知结构(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个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个体独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经他人指导帮助后所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即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

观察、倾听、模仿、情境影响都是学习。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知识体系的构建

初中物理作为建立在自然(实验)现象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其主要是通过对物质运动变化的现象,以力、热、电、光、原等角度进行观察与研究,进而了解物质结构、状态、运动变化及规律的一种过程。初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物理原理变化多端,这也使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一定的难度。因此,为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清思路,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通过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将知识重点以浅显易懂的形式总结出来,形成树状结构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以树状结构图形式将知识重点整体地概括出来,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利于理解。初中物理既形象具体又抽象模糊,因此教学方法也应该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而初中物理知识要点的构建,主要体现在现象、概念、规律及应用四个方面。

三、初中物理知识构建的方法

(一)教师要发挥好知识构建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理在科技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迫在眉睫。对于初中物理课的教学,面对老师的单一型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老师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地改革物理的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在讲授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时,教师引导首先应掌握好大的知识框架,明确参照物的意义,了解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而言的,知道速度的意义及常见的单位换算,并掌握匀速运动的特点及计算平均速度的意义,然后通过整个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有效地学习。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运动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图像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灵活运用这部分的公式。

(二)帮助学生将物理观念、方法和上述逻辑体系有机组合

在弄清并画出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该逻辑体系与物理观念、方法有机联系起来,去了解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弄清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规律,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跃上较高的层次。同样,通过引导,学生能画出较完整的某单元或几个单元有机联系的认知结构图,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联想、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有效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寻找同一或不同体系中概念、规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的建构,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物理认知结构会逐渐变得纵横交错、变得稳固起来,逐渐变得灵动起来,也就逐渐建构起学生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认知结构。

(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公式有很多,有很多公式都是在简单的公式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因此,学生在记忆公式的时候,要抛弃以往死记硬背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可以更好地达到效果,灵活地运用公式。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初中物理考查的题目,有许多问题大体上是考查同一个知识点,答题的思路基本相同,只是需要变换思考的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情境中解题的过程就不一样。培养学生对知识灵活的运用,就意味着要求学生快速地分析题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求是师生积极地互动,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尝试探索式的教学,开展创新型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渭利.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兰智高.:对“大、中学物理学习方法衔接”的研究[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

[3]曹云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思考[J].教学实践.2010(5):149.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
只因是物理
如何打造高效物理复习课——以“压强”复习课为例
处处留心皆物理
我心中的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