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2018-03-25薛志强
薛 志 强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有效增大土地的使用效率,缓解土地资源短缺问题,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建筑施工领域中的主力军。相较普通建筑而言,高层房屋建筑具备施工周期长、投资数额大以及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因而在安全性方面具备较高要求,对此,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
1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在主体结构施工方面具备一定的类似性,但高层房屋建筑也具备自身特点。虽然施工方法大体相同,但施工过程却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加,其施工技术也会发生变化,不同于普通的建筑物。具体来讲,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特点主要包括高、深、大以及长等四个方面。
1)建筑较高,施工期间应充分注意高空作业,并解决材料、机械设备以及人员的垂直运输工作。同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好高空的防护工作,避免在用水、用电以及通讯等方面出现问题。且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也应具备安全意识,以防高空物体坠落造成经济损失。
2)建筑基础埋置较深,高层房屋建筑必须具备整体的稳定性,因而埋置深度必须符合基本要求。一般而言,高层房屋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在5 m以上,属于深基坑施工。但深基础施工期间也会存在很多地基处理问题,尤其在处理软土地基时,会存在多种选择方案,以致影响了工程造价与工期。
3)建筑物较大,高层房屋建筑的体量较大,且工程量很多,施工期间会涉及很多施工单位,存在多种施工方案,因而对管理技术以及安全质量的要求较高。尤其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虽然存在一定优势,但总分包工程会涉及多个单位,因而整个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而这也会为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管理以及组织等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对此,应做到精心施工,并使用集中管理方法。同时也可以利用高层建筑层数多等特点,实现平行流水作业,从而更有效的利用时间与空间。
4)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以致不可避免的会面对季节性的施工问题。一般情况下,多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在10个月左右的时间,而高层建筑施工周期却长达两年左右,且施工期间,企业多依靠缩短结构的方式缩短周期。虽然高层建筑存在较多的施工工序,但现浇混凝土依然是主导工序,对此,施工企业应合理选择模板体系,从而缩短工程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2.1 钢筋连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使用较多种类的钢筋,甚至期间还会使用变形以及特种的钢筋材料。对此,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必须重视钢筋的连接工作。焊接、绑扎连接以及套筒挤压连接均属于钢筋的连接技术,由于钢筋的直径较大且对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因而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期间最常使用的是套筒挤压连接技术。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钢筋连接技术已经逐步趋于成熟,且在建设期间广泛采用,满足高层房屋结构的基本需求。但相较国外的先进技术,我国的钢筋连接技术也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并积累施工经验,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升现有的技术水平。
2.2 基坑支护技术
放坡开挖属于基坑开挖过程中经济性最强的施工方案,但其也存在一定缺陷,不可被使用于3 m以上的基坑,而高层房屋建筑的基础埋深一般应超过5 m,因此,高层房屋建筑应选择其他的开挖方法。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施工企业必须配套相应的基坑支护技术,以防坍塌,有效满足施工方案中相关基坑技术指标的要求。基坑大小与深度会受到土质情况、周围建筑物分布情况以及地下水分布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被分为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钢板桩技术等类型。对此,施工前应在结合工艺要求以及工期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
2.3 预应力技术
当前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期间已开始广泛使用预应力技术,一般而言,施加预应力技术的混凝土结构具备较强的抗裂性,且体积更小,具备较大的抗冲击能力。按照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流程分类,预应力技术可以分为先预应力技术与后预应力技术,其中先预应力技术主要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加钢管预应力,直至混凝土凝固。后预应力技术主要在钢筋表面涂抹润滑剂或者增加套管。之后再浇筑混凝土,凝固后施加预应力技术。当前最为先进的技术为无粘结后预应力技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
2.4 泵送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多数建筑采用现浇施工技术,因此,高层建筑施工的一个主要难点是高空作业设备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目前,为确保高压泵的效率和质量,施工企业一般通过增加化学外加剂与混合粉煤灰的方法应用高压泵双渗技术。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高层建筑施工期间存在的材料质量问题,企业应合理设置泵管,并确保混凝土材料的有效供应量。
2.5 电气工程技术
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水平不断提升,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期间越来越多采用电气工程技术。在高层建筑中,不仅存在大量的耗电器件,而且电路结构非常复杂。这些线路的铺设也很困难,这是电气工程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工程实践表明,技术人员应深入分析调查未来高层建筑的具体使用功能及实际需求,以便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减轻施工量,不断优化线路布局。除此之外,高层建筑拥有更多的电力设备,且具备人口密度大等特点,使用时间更为集中,因此施工人员应合理选择电气材料。且在技术与电气材料选择期间,应切实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3 提升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对策
3.1 不断推广新型技术
为了有效提升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效果,企业应采用新型的施工技术,当前发达国家在建设高层建筑时往往采用更多成熟技术,施工企业应在结合实际工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引进,充分吸收其优势,将更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引入至整个建筑过程中,提升建筑物的质量水平,保证高层建筑满足技术高水准要求。
3.2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建筑施工的主体为施工人员,提高其技术水平的本质还在于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准。对此,施工企业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建筑知识,并将其更好的应用至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同时,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可行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与各高校签订协议,以便使其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确保技术人才供应的可持续性,从而切实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效果,提升建设水平。
3.3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已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提升了工作效率。对此,施工企业也可以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处理以及模型等方法为实际施工提供更多指导。在实际施工前,技术人员应采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中输入技术参数,通过数据处理模拟整个施工过程。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为准确合理的确定工程项目中某项施工技术的使用合理性与经济性,进而由根本上提升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
4 结语
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以往的施工技术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为了有效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企业应在考虑施工进度与成本安全性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先进技术。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充分了解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特点,加强并引进预应力技术、基坑支护以及钢筋连接等技术,从而满足房屋建筑实际需求。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应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重视其培训教育工作,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