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生态视角下对城乡规划的几点思考

2018-03-25栾佳艺杨小泽张雪瑶

山西建筑 2018年34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碳化城乡

栾佳艺 杨小泽 张雪瑶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低碳生产的发展理念也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但从有关数据的显示中我们可以得知,面对如今世界的能源大量的需求,即便采取了这一观念,也是无法阻止当前社会的状况。但就算如今我们已经采取了低碳发展的手段,未来20年的社会中,也无法阻挡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依旧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威胁。就在我国2040年生态拐点出现之后,低碳生态在我国就会起着最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就必须需要在城乡规划中实行低碳的生产观念。

1 低碳生态视角下城乡规划的简要概述

要想明确低碳生态视角下的城乡规划,就必须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态的概念,我们日常中所提到的低碳生态是指在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资源使用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能源使用结构,尽可能减少我们传统的能源使用量,这样能够达到我们所强调的低碳生态,能够减少所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我们所要求的低碳模式,总而言之,将传统能源使用进行二次改造,尽可能的使结构合理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打造其生态环境。当然,所谓的低碳生态理念,不仅仅要减少生活中产生的碳,也要减少碳的排放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护地球的环境,改善所谓的大气环境,减少雾霾现象的发生。最后能够实现大气层之间的和谐稳定发展,达到一定的效果,这也是低碳生态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针对我国城乡规划而采用低碳理念进行引导,分别制定了三个不同阶段的目标,将整个规划的路径具体化,从而实现最终低碳社会这一发展目标。第一阶段,从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城市开始采用节能减排的手法,通过规定进行引导和强制性关闭等手法来实现社会节能这一目标,并且综合性的提高整个节能减排的成效。第二阶段,推动社会朝着低碳化甚至是无碳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最终实现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这一目标。第三阶段,自2035年开始到2050年,这是长期的发展目标,并且希望在2050年最终实现社会整体低碳化这一发展目标。

2 低碳生态视角下城乡规划所采用的方式

2.1 政策性引导是城乡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性手段

从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区域发展,合理采用相对的发展方式实现低碳化建设。尤其在重要区域中,优化消费结构更是在关键区域与重点区域的工作基础,对此,还能够提升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从而达到低碳化解节能减排的目的,保护当前社会的良好环境。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良好的状况能够提高整个产业的资源消耗,更能最大力度的开发新能源的使用量,经营与销售得到更好的循环发展,使两者之间更加和谐,为城乡各方面发展留下一定的条件与空间。

并且还要将高排放与高消耗工业在社会上的比重各方面降低下来,将土地包容力大为强调,发掘土地深处的蕴藏实力,使土地利用更加的合理化,从而推动企业在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将社会的经济带动到更高的领域。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限制性政策能够更好的发展与维护经济收益与我们当前的环境。当下,无法挽回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集中开发区的人口数量,并且减少了人口分散居住的情况。想要提高整个区域的人口素质必须从区域内的公共服务水平上下手;想要发展最具特色的产业,就必须更具自己独特的区域优势与资源。

“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了城乡低碳建设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并且在整个过程中科学的参与还有合理化的运用就成为了主要的推动力,并且公众的参与能使城市更好的发展。

2.1.1要建立城市的环境与资源指标的发展模式

必须运用低碳指标与环境评价来推动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缓解城市发展建设与环境的影响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环境的评价基本任务。整体性、互动性、有关规划一致性还有公众参与、介入性,这几项重大的原则是规划环境影响必须要遵循的准则。

城市规划与资源应遵循的指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点是从区域环境方面进行调查,并且做出相应的评价;第二点是在影响城乡环境因素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三点则是从城乡规划区域承载能力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第四点要从城乡规划方案是否合理入手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给予相应的评价;第五点从城乡环境是否受到了污染;第六点要站在综合的角度看待问题,并进行合理化分析,明确城乡低碳环境是否符合相应的指标;第七点强调低碳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第八点对城乡建设的发展给予整改性建议;第九点对实行低碳城乡建设的区域进行追踪,最后给予有关的整改意见。

2.1.2改革财税体制和考核体系

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营造制度环境,政府应该大力完善相关的改革财税体制与明确的立法,推出多种方式去激励当地的政府的监管,营造良好的低碳发展的环境,更加有效的促进城市生态化的建设将公共财政体制合理的改革,推动消除预算外的财政。对于政府实施低碳城市化建设做出相应的激励机制,更有力的促进落实。对此落实有关的实施措施,对于地方城市在低碳模式的发展下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更好的推动各个区域的实践与创新。

2.2 技术支持是城乡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的依赖性手段

2.2.1将高新技术与适宜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循环化,要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才能够达到循环经济体系,更好的创建一个可持续性循环的经济产业链。

2.2.2借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绿色科技可以将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能源供给的两大重点问题合理的解决。现代的基础建设包括再生水的利用与雨水、海水还有太阳能资源,以及风能和地热的一切设施建设都能够实现资源高度利用的模式。城乡间应提倡低碳化生活,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避免铺张浪费水资源。

2.2.3清洁能源利用与引导

在提倡低碳化的时代里,我们尽可能使用一些环保汽油和燃料,以此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避免因汽车尾气过量影响空气环境,减少雾霾的发生率。我们可以多采用太阳能,多以绿色低碳化建筑为主,减少能源的消耗,尽可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2.2.4研究推广绿色建筑技术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布能、节地、节水、节林、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我国城市发展绿色建筑,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全寿命周期分析原则、权衡优化和总量控制原则、全过程控制原则和精专化设计原则。

什么是绿色建筑,我们所说到的绿色建筑其实质是指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我们可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林业、污染物排放量等,只有做到节约资源,多提倡低碳化城乡建设,才有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所帮助。促使自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建筑。

3 结语

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紧张的状态,想要营造低碳化的生存环境,必须将低碳化理念与环保理念相互结合起来才可以。必须加强土地的利用与管理。必须达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抓住低碳化生存理念的重要性,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节点,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创建低碳化城乡环境。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碳化城乡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唐山市出口贸易低碳化发展策略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探讨
采用碳化-沉淀法制备纤维状纳米Mg(OH)2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