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传播视阈下文学与电影的融合发展研究

2018-03-25

电影评介 2018年21期
关键词:相依相偎符码传播学

文学与电影之间虽存在着本质上的巨大差异,但二者却能够在传播学的视域下,达致符码、映像、意涵三者彼此成就的三重视域、三重层级、三重境界的既相依相偎又相辅相成的深度融合。而在电影与文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文学的接受价值亦在联通电影的核心路径多维度、多模态、多义性的表达下获得了伴随电影极速传播的契机。

文学凭借语言符码作为载体,透过抽象化象征性表达呈现了一种想象之梦,同时,文学更为电影开辟出了一条接受美学直达传播学视域未来发展的光明坦途。诚如北岛所言,我们有梦,这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更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从这种意义而言,文学实际上是每个人心目中的一个充满想象的梦境,而电影则在某种程度上将这种梦境转化成了具象化虚拟时空下的虚拟现实。

一、后现代传播学视域下文学与电影的发展关系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与电影的关联反思

文学与电影二者,虽出现的时间顺序不同,但在电影这一表现形式甫一问世之际,即已经注定其将永远离不开文学这一原初宿主。实际上,电影中的文学表达远不仅止于剧本的改编与创制创意,仅以中国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为例,即不难发现,后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之间,虽然已形成了更加密切的关联,但也出现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乱象,反思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与电影的关联,则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诸多既切合现实又朴实无华的内涵丰富底蕴十足的作品,例如,20世纪80年代出品的影片《芙蓉镇》即在文学宿主的依托下,建构起了一部反映时代风云的恢弘史诗。从中华传统文明视角而言,文学的深根厚蕴为国产电影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汲取的宝贵资源,闪耀在大银幕上的诸多历史光影,无不以中华传统文明作为其一以贯之的核心精神;中华传统文明中的道德水准、价值尺度、正误研判等均成为了电影发展的灵魂基质,尤其是基于中华传统文明内涵的,对人物情感的精细洞察与把控更是后现代电影创制的关键。

电影《芳华》海报

(二)后现代传播学特质对文学与电影发展关系的影响

在体验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之下,娱乐即媒介,媒介即认知,已经越来越成为对传播学理念的普遍价值观认同,换言之,后现代的传播学更注重视听语言的情境媒介表达模式;这种表达模式既有着非固定性、非符号性、非趋同性的特质,同时又有着跨媒介融合的特质,因而隐性地改变着整个文学与电影的发展关系。例如,《芳华》一片即是后现代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相依相偎的一个典型范本,文学作品中的时代气息、时代风貌、时代精神等都在同名电影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再现。影片在对时代生活画卷的成功虚拟过程中,更难能可贵地近乎完整地保留了原著中的文学韵味;同时,更在娱乐大众的过程中,透过文学与电影的二元媒介实现了视听语言的情境媒介表达式传播,从而令后现代的观众透过影视艺术的光影,不仅深度体验了那个时代的青春年华,且更深刻地触碰了那年的灿烂芳华。影片以一种非固定性与非符号性,以及反其道而行之的非趋同性的群体意识技巧,将片中角色在历史与时代的光影之中凸显出来,形成了一种鲜活与在场的文学式再现。

(三)文学与电影主客体间的互动完型

哲学上所有的本体都是在客体群体的需要、期待、互动中,得以实现本体价值并完形意象的。从传播学理论视域而言,作为文学与电影本体,二者亦恰恰是在与各自客体的深度需要、期待、互动过程中,各自获得介入、反馈、自励方式,得以实现各自本体的最终完形。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都在彼此的相依相偎过程中获得了基于客体需要、期待、互动的升华式表达。不仅如此,文学与电影本体还在介入与被介入的过程中实现了更为有效的传播,在反馈或被反馈的过程中,实现了针对本体或客体的更深刻认知;并在各自的自励过程中,透过分析反馈获得了足以驱策文学与电影本体长足进步的传播学意义下的认识基模。例如,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即完全汲取了老舍原著中的精髓,艺术化浓缩了原著中官场与职场的文化精粹,将中国传统职场与官场中的社会处事哲学表达得淋漓尽致。文学与电影在各自的本体与客体的需要、期待、互动、反馈中,获得了一种针对现实的描蓦、虚拟、抽象表达,并对电影的视听表现起到了基因传导式的助力。

二、文学与电影的相辅相成关系

(一)核心路径关联

上述文学与电影的相依相偎实质上已彻底解构了传统狭隘视域下,文学与电影是猫与虎关系的通俗提法;因为,文学与电影二者,不仅各有其独树一帜的专长领域,而且二者之间亦不存在着猫与虎关系中单纯形似或者相近相似的可比性;二者的相依相偎所凭借的是一种电影吸纳文学符码内涵,文学支撑电影视听意象的核心路径关联;二者有着彼此相助、相益、相彰的形而上关系,正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才使得即便是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的文学化创制亦能够在其视听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将其中的文学意象透过影视映像的光影加以挖掘内涵式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文学与电影的相依相偎既为文学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抽象化符码精髓,又为电影带来了一种使文学契合于电影的视听语言表达基质。同时,正是文学内涵内置与电影的具象外显才令电影这门艺术具备了强力吸引大众的能力,而一旦失去文学核心的支撑,电影则将成为一具流于形式的行为艺术表达躯壳。

(二)同一性互助

文学与电影二者的关系绝非相似性的表象拟合,亦非相近性的肤浅聚合,而是一种透过形而上内涵诉诸于意象化表达的更深刻的相辅相成。例如,中国电影文学剧作研讨会所放映的,由日本剧作家荒井晴彦创作的《日本的天空下》一片,即以其主张正义的反战性而倍受中外学界的赞赏,该片与宫崎骏的改编自日本作家野坂昭如的《萤火虫之墓》中,与萤火虫共舞的燃烧弹一样,用文学的笔触将侵略战争的罪恶,将日本军国主义引火烧身的后果,将日本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等,透过文学的抽象与电影的具象进行了双重表达。显然,二者在刻划反战性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义性已然成为文学与电影最根本的道德保证。从这个意义而言,荒井晴彦与野坂昭如,都是日本伟大的作家,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伟大的作家,才使得读者与观众获得了置身于侵略战争发动方在场者的代入感来体验战争的残酷,唤醒对和平的珍视与追求,而这才是文学的真正用意与电影的真正价值,由此可见,文学与电影之间有着同一性的互助发展关系。

(三)想象与意象空间的相辅相成

文学以语言作为唯一符码化的传播媒介载体,其所呈现的是一种主观能动意识的形而上升华;在这一点上,其与电影之间的的确确存在着形而上的同一性。文学与电影,二者均在其各自的世界里展现着独特的想象空间与意象空间,而有所不同的是,电影能够将这一想象空间与意象空间加以视听显性具象表达来呈现在观众眼前,且能够为观众提供如临其境的在场感、如见其人的直面感、如闻其声的潜意识对话感。而文学则以其文本多元化、符码多义化、意识多极化的意象化表达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空间与意象空间。二者的显性与隐性相较,则不难看出,文学所表达的隐性想象与意象空间的丰富性,远非电影所能尽述;因此,文学有着电影所无法替代的深刻性,在文学与电影的整个相辅相成的融合过程中,导演这一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导演需要透过精妙细微的把控,将文学中的核心内涵透过光影加以虚拟、还原、呈现,从而实现文学与电影意象化表达的相辅相成。

三、文学与电影的深度融合关系

(一)传播学视域内的路径相通性

文学的电影化是文化超象限的一次艺术化飞跃。文学与电影虽有着本质上的巨大差异性,而若从伊莱休·卡茨的传播思想高度加以解构,二者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存在着传播学意义上的隐性相通的内源共通之处;文学文本的语义学和语用学表达,不仅能够应用至电影创制之中,而且能够为电影传播带来基于莫里斯和卡纳普符号学三分法式的,透过文学文本抽象形诸于意象化的表达。从传播学视域内的可能性理论而言,实际上,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天作之合,使得二者拥有着无与伦比的路径相通性。这种路径相通性为文学与电影开启了彼此去边缘路径化,达致核心路径化的可能;尤其是二者核心上的彼此深度需求的相关性更是为其深度融合之后的更为广泛和有效传播,开启了无极化升华的可能性;换言之,文学与电影之间基于传播学的深度耦合,非但未限制、消解、减弱彼此的各自外延表达,反而在彼此的深度耦合过程之中迸现出了内核聚变式的,突破彼此各自象限无极化发展的巨大改观。

(二)外延嵌套性的深度融合关系

文学是观照人类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而电影则是一面直指人性、映照灵魂的镜子。文学的边界有着极强的弹性,能够随着传播学视域内的媒介变化而随之延展;例如,后现代的网络文学与网络电影即是文学边界的延展性表达。相对于电影而言,文学的影响力显然更为深远;电影的边界在同时拥有着文学弹性与延展性的同时,更拥有着远比文学影响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的泛娱乐化表达;由此可见,文学与电影二者在传播学视域下的外延上,有着深度融合的嵌套性表达。例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与《朗读者》即同属于一种文学与电影的嵌套性表达,客观而言,文学与电影的相依相偎和相辅相成,实际上还存在着近乎硬性的条件限制;换言之,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被改编为电影。举例来说,严肃文学类的作品其实是极难改编成电影的,其难度之大已经超越了后现代电影的创制表达,因为,严肃文学类作品中的所有意象与审美均需要借助深刻的理性思辩才能得以在读者的脑海中完成。同时,文学与电影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还在于二者相依相偎与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相互受益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剧照

(三)全时性符号互动的嬗变过程

文学与电影在相互受益彼此交融的过程中,最终达致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分彼此的深度融合表达,在文学与电影的全时性符号化互动过程中,文学的接受价值在核心路径多维度、多模态、多义性的表达下,最终在透过电影进行嬗变的过程中,获得了升华跃迁。由此可见,文学与电影的符码、映像、意涵的彼此成就、相依相偎、相辅相成、深度融合,建构出了文学与电影的三重视域、三重层级、三重境界,从而使得文学与电影在原初特质的碰撞之下,形成了一种无论是否从后现代视野观察,都符合赫伯特·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表达;而这显然是基于文学抽象与电影具象的创新性。在二者的这种相依相偎的创新性表达支撑之下,无论是文学抽象还是电影叙事都在影视映像呈现的过程之中,形成了不再过度凸显文学本体与电影本体的意象化表达;而这种意象化有着远超二者各自本体的意识流表达;其不仅提升了文学的抽象性,亦相应提升了电影的叙事性,同时,更凭借着这种文化自觉多元一体表达带动了文化自信,形成了经由意象化向更高层级无极递进的辉煌光影。

结语

文学和电影就其深刻性而言,均与现实紧密关联;同时,文学与电影二者更在符码、映像、意涵的的层面上,有着隐性抽象与显性意象的互助发展关系。文学的接受价值早已在核心路径多维度、多模态、多义性的表达过程中,为电影的介入升华带来了内源与外延深度融合的嵌套性表达。文学与电影,二者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重视域、三重层级、三重境界之上共同建构起了一种相辅相成、互助共通、共荣发展的关系。

猜你喜欢

相依相偎符码传播学
距离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电影符码解读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原上草
月 亮(外一首)
符码的游戏艺术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