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18-03-24胡毓婷鹿秀霞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价值彩超

胡毓婷 鹿秀霞

[摘要] 目的 研究彩超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50例(观察组)和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名,100例研究对象均接受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将两组的踝肱指数、脉压指数、踝臂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以及管腔狭窄、粥样斑块、血管闭塞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同时计算彩超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踝肱指数(1.38±0.24)、脉压指数(0.53±0.07)、脉搏波传导速度(19.20±4.91)m/s的数据均大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踝臂指数(1.11±0.12)更低,且管腔狭窄检出率(46.00%)、粥样斑块检出率(24.00%)以及血管閉塞检出率(16.00%)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彩超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依次为72.00%、76.00%、74.00%。结论 彩超能够有效筛查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将管腔硬化情况和闭塞情况清晰显示出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彩超;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1(b)-0157-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存在较高的血糖水平会对患者的眼、肾、心脏、神经、血管等各种组织造成慢性损害,引起功能障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eripheral vascular lesions of diabetes)是糖尿病患者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会引起下肢缺血坏死,病情较轻者需进行截肢,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导致死亡,故此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对于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病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1-2]。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金标准为血管造影,其为有创检查,且由于费用昂贵,难以在临床中普及。彩超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有效的优势,在临床筛查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择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开展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50例和健康体检者50名。纳入标准:①50例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临床症状与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有关诊断标准相符合,并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明确诊断为下肢周围血管病变。②临床资料完整且依从性较高的患者;③该次研究的方案已提交至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批并已获得批准。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系统疾病、严重肾病的患者;存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禁忌证的患者。对照组男、女性的比例分别为28名、22名;年龄范围:下限值为45岁,上限值为82岁,年龄平均值(66.76±6.28)岁。观察组——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9名、21名;年龄范围:下限值为44岁,上限值为83岁,年龄平均值(66.83±6.35)岁。糖尿病病史:2~15年,平均病程为(7.69±3.27)年。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其对比性不强,则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 方法

选用GEVV7彩超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10~12 MHz。指导两组研究对象取仰卧位,将软枕放置在患者颈部下,将头部后仰并伸直,对股动脉、颈前动脉和颈后动脉以及腘动脉进行探查,对血管充盈情况进行观察,观察是否存在粥样斑块、血管闭塞等情况,并计算踝肱指数(足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商),正常值区间为0.9~1.3,其余数值为异常,表明存在血管壁硬化情况。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计算彩超的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踝肱指数、脉压指数、踝臂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②统计两组研究对象管腔狭窄、粥样斑块、血管闭塞的发生情况。③计算彩超的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和符合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指标

彩超结果显示,观察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踝肱指数、脉压指数均比对照组健康体检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波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臂指数相比更低(P<0.05)。见表1。

2.2 不良情况检出率

经彩超检查发现,观察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管腔狭窄检出率、粥样斑块检出率以及血管闭塞检出率均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诊断符合情况

彩超检查的敏感性为72.00%,特异性为76.00%,符合率为74.00%。见表3。

3 讨论

由于超声探头频率的提升和多普勒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临床上经常使用下肢血管超声诊断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的干预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会导致管腔狭窄,降低管壁顺应性,出现不规则的粥样硬化斑块,加剧管腔狭窄程度,引起血栓甚至血管闭塞,其病理变化类似于非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但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在糖尿病初期便可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可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而不断提高,分析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较高,导致糖产物增加及血管壁结构异常,增加了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彩超的价格能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且属于无创检查,在临床中疾病检查中具有较高的使用率。长期处于较高的血压水平会损伤血管壁平滑肌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硬化和出现增生情况,进而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最终导致管腔狭窄闭塞的发生。使用彩超检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能够有效检出粥样斑块、管腔狭窄及血管闭塞等情况,且表2數据显示,观察组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上指标可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周围血管病变的参考指标。另外踝肱指数是临床常用来诊断血管病变的指标之一,其数据过高说明患者存在动脉硬化的情况,文中数据显示,观察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踝肱指数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血管硬化程度高。临床认为传导速度取决于血管壁的弹性,故此动脉弹性可用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判断,动脉硬度随着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提高而增加,且其与糖尿病阶段之间为正相关关系,与动脉弹性则相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彩超结果与其对比后发现,符合率为74.00%,敏感性相对较高,彩超用来筛查血管病变的效果较好,针对彩超结果为阳性患者,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进行确诊,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彩超与数字减影血管检查相比,不仅具有无创性,还具有价格低廉、分辨率高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势,可清晰显示管壁、管腔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早期血管病变,有利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3-4]。

总而言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采用彩超进行诊断的价值高,可作为筛查该病的主要方式,可指导该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改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志理.联合丹参粉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3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21-3322.

[2] 涂静,袁刚.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1):52-54.

[3] 杨四花,马晓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536-4537.

[4] 涂静,袁刚,夏瑞,等.2型糖尿病患者彩超所见下肢动脉和颈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696-699.

(收稿日期:2017-09-19)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价值彩超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彩超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彩超在新生儿早期小病灶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评析
胎儿期彩超在卵圆孔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应用彩超诊断的价值
彩超与CT联合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