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2018-03-24王艳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出血

王艳萍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5年12月—2017年6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来院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二组的干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15)。结论 给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肢运动功能,以及心理功能,使患者能够尽早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 护理干预;糖尿病;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康复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1(b)-0126-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跃居各种疾病的第二位,其引发的致残率约为75%左右,而脑出血的发生率已高达20%[1]。现代医院大多数设有康复科,运用医学、教育、社会等措施来减轻伤、残者的身心及社会功能障碍,使其心理和生理均得到整体康复,开展新的生活[2]。护理人员目前仍处在仅应对患者病情观察、忙于对重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从而忽略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虽然后面患者已脱离危险时期,但同时也失去了康复的最佳时机。为了探讨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实施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该院选取8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及早期康复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符合第8版《神经病学》中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所选患者无冠心病等疾病,且肝肾功能均处于正常状态;③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3]。按照患者来院的就诊数序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44~66岁,平均(54.3±2.7)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8例,小脑半球出血12例,丘脑出血8例,其余部位出血5例;出血量为42~100 mL。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5~67岁,平均(55.1±1.8)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20例,小脑半球出血11例,丘脑出血7例,其余部位出血5例;出血量为43~102 mL。两组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注意急性期体位摆放 给予患者现代康复护理的科学康复体位,注意保持早期或床上的正确体位,可有效减轻或预防出现长时间姿势痉挛,致使肢体压迫情况加重。①患侧方位护理。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大脑受到损害,因此偏瘫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将头转向健侧,从而忽略对患侧空间及患侧身体护理的倾向。护理人员应时刻注意对患者患侧部位的护理,当发现患者转头有困难时,应及时帮助其正确转头,并使患者头部保持在正常舒适的位置。②注重早期康复时机。研究报道,早期康复开展时机为患者生命体征和神经症状均稳定48 h后,此时对患者进行Glasgow评分,得分应在8分以上。由于康复训练中的体位变换、抗痉挛体位,以及肢体被动运动均对患者血压无明显影响,因此,在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展,但不能对临床抢救造成影响。③肢体被动运动。对患者肢体进行被动运动的前提是其肢体肌力较弱,尚不足以进行主动运动。对患者各肢体和关节进行被动运动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双肢屈曲运动、肩关节的内收、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等运动;肘关节弯曲、内旋及外旋等运动;双手拍掌、摩擦等。④主动运动。患者可用健侧手按照适当力度按摩、拍打患侧手臂,或患者十指交叉,用健侧上肢辅助患侧上肢在胸前作出上举、伸展、曲肘等动作。

1.2.2 预防肢体二次伤害 有的患者可能常有肩痛、肩—手綜合征、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体位性低血压等继发性障碍。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的同时要注意预防患者发生肢体的二次伤害: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避免腕和避免肩关节长时间屈曲;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或主动运动时,力度适当;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静脉输液,从而避免患侧手发生小损伤。

1.2.3 心理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病情稳定、神志恢复后,一时不能接受身体出现的残疾,大部分患者都会产生心理问题,如不能接受已经残疾的事实;无法适应残疾后的生活环境。患者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对其生活质量和病情均会造成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时候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耐心与其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向其倾诉情感,对患者的心理想法表示理解、宽容,帮助其重新树立战胜疾病和重新生活的信心。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向其普及疾病的相关健康教育,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被动运动,消除家属因突如其来的病变而产生的悲观失望、焦虑不安等心理。

1.2.4 饮食护理 平时饮食上少吃肥腻性食物、动物内脏、咸菜、咸肉、虾米以及茼蒿菜、空心菜等,每天吃盐2~5g、禁烟酒等。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笋、大白菜、番茄、豆芽、海带、茄子、冬瓜、青菜、洋葱等。

1.2.5 院后康复指导 护理人员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采用适宜的方法向其讲解疾病的常见症状、病情发展、预后、治疗手段、血压监测方法及肢体功能运动的康复知识,由于高血压与日常饮食结构和情绪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护理人员也要特别指导患者注意饮食与作息习惯。

1.3 护理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情绪、食欲等未见明显改变,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患者情绪、食欲、治疗态度等出现改变;无效:患者情绪问题严重。将显效率及有效率和计为总有效率[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15,P<0.05)。见表1。

3 讨论

康复护理干预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预防由于偏瘫所造成的继发性损伤,如关节挛缩、褥疮、肌萎缩、关节痛,以及关节活动范围低下等;②为病情稳定后开展早期康复训练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因此,康复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应用越来越多。为了有效开展康复护理,首先需要更新护理人员的观念,很多医院的护士目前忙于对重症病人的治疗和基础护理,时刻不忘自己担负着与医生一起救死扶伤的职责,对早期康复几乎没有概念,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大多已失去康复的最佳时机。偏瘫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常见残疾,但在患者急性期至恢复期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必要的康复方法导致患者产生关节畸形、姿势性痉挛,以及挛缩等残疾[5-7]。因此,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而制定一套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并在急性期至恢复期的过程中加以实施,可有效降低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

该研究对该院8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69.7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15)。与常规护理干预组比较,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明显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肢体功能及心理功能也均得到了极大改善。研究证实,与单纯药物治疗或在恢复期进行康复治疗相比,早期康复可尽快恢复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肩关节脱位、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足内翻或下垂等脑血管疾病的继发障碍,为下一步康复治疗创造积极条件。另外,心理康复与肢体功能康复共同进行, 能够使患者更快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早期康复护理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恢复肢体功能的主要环节。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自觉担负起护理道德的责任感,注重早期康复护理,努力为患者创造全面康复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连琼.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36(36):71.

[2] 徐翠紅.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J].大家健康, 2016, 23(2):253.

[3] 瞿蓓蓓.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323.

[4] 张静.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 21(6):120-121.

[5] 李小华.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5):138.

[6] 李咏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36(10):108.

[7] 杨小兰.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存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分析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9(2):109.

(收稿日期:2017-08-22)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针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中肢体功能复健的思考与探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