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自己的独白
2018-03-24高维生
一场大雪过后,冬天结束了,荒漠上的积雪融化,春天终于来临。沙漠干旱缺水,植物稀少,它也不同于雪山的寒冷,在春天的季节里,只要温度升高一点,积雪就会融化一大片,渗进干燥的沙漠中。
一只将要生产的母驼,在荒野中不停地奔跑。母驼是通过运动,让腹中的胎儿平安降生。读到这段描写,引起我们很多的思索,不仅是动物的习性,也蕴藏着爱。这不是秀表演,它是从生命中发出的原生爱。
王族的创作多以新疆地域文化为主题,他写的动物散文,不是为了猎奇,动物和人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之分,是和平共处。多年的边疆生活,性格磨砺的豪放,他的文字中渗出的色彩,具有油画的立体效果。“这时,太阳就要西沉了,空气中透着些许凉气,有一道夕光射到了它的腰身上,一层纯白的、微微透明的光晕映照着它俊美的体型。它猛一甩头,就在这道夕光中弯下了修长的脖颈,用一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颇为含情的、琥珀似的大眼睛望着我,然后缓缓扭转脖颈,把柔软的嘴唇触到了叶赛尔的肩头,使自己变成了一座雕像。”王族用文字雕出一座骆驼的塑像,天地做画框,立在沙漠中。当它“把柔软的嘴唇触到了叶赛尔的肩头”,这种触是情感的表达,不存在世俗的杂念。有一种心动,让人想流泪的感觉,人与骆驼在瞬间心灵的沟通,有了相互的依恋。
王族清醒的写作姿态,决定格局的大小,他是手持思想的剑,游走边陲的行动作家。面对西域独特的风光,他未居高临下,摆出一副高大的架子。大发抒情,堆积浪漫的辞藻,排列出一篇美文,他只是老实的写,用心讲述一个故事。
在当下各种媒体发达的时代,散文发表的数量,可谓空前的盛况。但在庞大的队伍面前,能有几篇可称上经典之作?更多的写作者,挟着平淡浮浅的作品,来参加文学的狂欢节,众人聚在一起,互相吹捧达到高潮。有的搬移历史,搬移知识,将它们嵌入文字中,以抬高自己的文化品味。他们的写作不是苦心雕琢,一字百炼。笔墨未干,急于拿出发表,以数量的多少,证明自己是著名的大家。
大量的形容詞,剽窃陈言,文体模块化,滥情的抒发,拼凑成长言万语。很多写作者认为,散文的文体就是散字当头,随意走笔。散文写作的难度就在于散,更要求精神的品质,每一个字不能浪费,其中贮存的气质,漫溢出神韵,被情感的金钱串联在一起,形成精神的高峰。
爱默生指出:“思想在被从心灵中释放出来的时候,已经取得了一种新的形式。”散文的自然,不是随意的胡说八道,它们和技巧无关,是心灵的袒露,真心的表白,笔下传达的是性情。当思想从心灵中冲出,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是全新的面貌,
王族苦心经营西域边陲,着力描写那里的草木,一只器具,野生野长的动物。多年的边疆生活,他经过大片的沙漠,进入无数个少数民族居住的村镇。这些生活不是从书本摘取的片断,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笔财富,在心灵中贮藏、发酵,酿造出鲜活的文字。
一些写作者认为散文是乐园,可以无拘无束,毫无节制的胡言乱语。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有的通过屏幕,一张图片,一段视频,策划一篇文章。他们的作品悬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脱离真实的生活。王族笔下的生活不是逼真,却是鲜活的原生态。
王族的丰富生活经历,绝不是为了写一篇文章,牵强附会的找野骆驼,把它置于荒漠中,凭想象制造感人的文字。“后来的闲聊轻松自然。牧民说,野骆驼知道那只野骆驼要死了,就去找它。其实在路上它们知道它已经死了。我问他何以见得,他说,有一只野骆驼流泪了,死去是一只母驼,是那只流泪的野骆驼的母亲。”
王族是个性鲜明的作家,细尝其味,不仅文字干净、准确、扎实,重要的是对细节的高度表现。他不是粗疏的描写,细致的刻画,使细节丰富,增加作品的厚度和感染力。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是锥心般的疼痛,这不光是生存的状态,而生命的延续,血脉不息的流淌。
很多人逃避真实,拣些生活中的琐事,发出平淡无味的呻吟,打出一个时髦的旗帜,摇动呐喊,在苍白无力的声音中,做出反叛的造型。现代的散文很多是杂耍式写作,更多的是练技巧,害怕暴露精神品质。散文追求数字庞大,似乎只有量大,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的文字,水肿的文字,浮现病态状,丧失真实的本质。散文忌讳轻浮油滑,不诚恳,不真实,看似自由无束,其实没有对于事物的穿透力。
林贤治指出:“真正的艺术是撄人心的艺术,其本质是悲剧性的,正如强大的精神也是悲剧性的。任何精神对抗都无法战胜生命历史的极限,英雄主义唯在对抗本身。较之世上的悲剧,悲剧性的精神艺术更内在,因而也更深沉。”林贤治提出的精神悲剧,道出散文的真谛,和所要表达的东西。
个体记忆,有别于集体记忆,作家亲身经历的那段生活,有个人生存的体验,这些情绪在生命中蔓延。王族不会附庸别人的看法,渲染沙漠,写骆驼的野性,却是写它的情。讲述野骆驼的生死过程,他不是在消解痛苦,却是将痛苦转化为精神呈现出来。正如林贤治所说的悲剧精神,其实是生命的一团火焰。
每一个散文家写出的作品,不同于别人,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的脉络。
高维生,著名散文家,出版散文集、诗集三十余种,主编“大散文”“独立文丛”等书系,现居山东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