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监测中葡萄球菌检出状况的分析
2018-03-24刘彦
刘 彦
(大连市普兰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00)
葡萄球菌属于革兰阳性球菌,属于医院内交叉感染主要来源,多数可能成为非致病菌,少数则容易致病。在液体培养基幼期培养时,常以分散形式出现,细菌细胞可能单独存在。葡萄球菌主要呈现为卵圆形或圆形,常堆积成葡萄串状,经革兰染色显示阳性,无夹膜、无鞭毛,且不产生芽孢,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尤其是在干燥、寒冷环境中耐受能力较强于其他无芽孢菌,受到医疗界相关人士广泛关注[1]。在临床上表现类型较多,如葡萄球菌性败血症、脐炎、关节炎以及腱鞘炎等,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2]。因此展开研究,探讨消毒监测中葡萄球菌检出状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大连市普兰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区内6所区直属医院进行消毒效果监测,选择其中324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来自于医护人员手、消毒剂以及物体表面等。
表2 葡萄球菌检出以及科室分布情况
1.2 方法:严格按照我国消毒规范中收集方法将标本接种于SCDLP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7 ℃中保存24 h进行增菌培养,同时接种血平板,分离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进行触酶实验显示阳性后,采取生化鉴定操作。所有标本均进行常规细菌总数检测。其中试剂包括中和液、生理盐水采集液体、SCDLP增菌液以及血平板等。
1.3 观察指标:观察消毒监测中所有样本检出情况,记录医护人员手、消毒剂以及物体表面中葡萄球菌检出率,通过观察菌落总数以及各科室分布情况,分析葡萄球菌检出类型。
2 结 果
2.1 检出结果:大连市普兰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区内6所区直属医院进行的消毒效果监测中共收集324份样本,葡萄球菌检出21份,占6.48%。其中医师手检出率42.86%,护士手检出率33.33%,消毒剂检出率9.52%,物体表面检出率14.29%。见表1。
表1 葡萄球菌检出情况[n(%)]
2.2 葡萄球菌检出情况:经过观察葡萄球菌检出以及科室分布情况看出,各科室中均检出葡萄球菌,其中外科检出率稍高于其他科室。见表2。
表3 葡萄球菌检出类型[n(%)]
2.3 葡萄球菌类型:经过观察葡萄球菌检出类型可以看到,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检出量较多,分别占38.10%、42.86%。见表3。
3 讨 论
葡萄球菌中主要致病物质是其产生的多种酶与毒素,而判断葡萄球菌致病性重要方式是采取血浆凝固酶,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属于人与动物皮肤黏膜上正常菌群。临床上关于CNS报道较少,有专家认为CNS属于污染菌,是因为其致病性较差。随着医疗事业不断进步,根据相关报道显示[3],CNS具有致病因子,且具有一定致病功能,属于医院内感染中主要致病菌,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较为常见,还包含溶血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以及人型葡萄球菌等。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4],有专家通过研究发现,葡萄球菌感染中CNS占43.60%。将消毒剂进行分离后发现,其中以葡萄球菌居多,均属于CNS。结合本文研究结果看出,大连市普兰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区内6所区直属医院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共收集324份样本,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其中医护人员手检出率高达76.19%,主要是由于医护人员手是感染传播主要途径,属于医院内交叉感染重要传染源。根据相关报道显示,葡萄球菌可能引起多种感染,且在各类感染中居病源菌第二位,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因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洗手消毒,提高个人卫生管理,有效控制外源性感染。从上述表格中看到,各科室中均检出葡萄球菌,其中外科检出率稍高于其他科室,且葡萄球菌检出类型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近几年,我国医院感染发生率日趋增长,主要是由葡萄球菌所致,具有致病性较强等特点,极易产生感染爆发,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因此院内感染应受到医疗界相关人士广泛重视,加强监测致病菌,同时将CNS作为消毒监测指标[5]。其中消毒剂中细菌总数为零,但仍然检出葡萄球菌,说明消毒剂杀菌作用较弱,院内可采取针对性较强消毒剂,结合具体情况控制其浓度以及使用时间。
综上所述,医院消毒监测中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首先应加强院内医护人员消毒意识,严格规范消毒工作,加强院内消毒监测管理工作,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现象。
[1] 谭国浩,谭翰清,程洁萍,等.荧光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及其在消毒监测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5):467-469,472.
[2] 旋惠娟.广东省龙门县医疗机构葡萄球菌污染控制现状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8):9-11.
[3] 魏兰芬,潘协商,蔡冉,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常用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7):605-607,611.
[4] 詹桂芬,蔡月华,陈小坚,等.连州市医疗机构消毒后葡萄球菌带菌状况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3):84-85.
[5] 谢朝云,闫飞,熊永发,等.某医院患者感染创面检出葡萄球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12):1191-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