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效果观察
2018-03-24刘爱英
刘爱英
(辽宁铁煤集团总医院儿科,辽宁 铁岭 112700)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新生儿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肢体移动的情况,导致输液渗漏、反复穿刺的发生率增加。静脉留置针对血管的穿刺较小,且导管较柔软,可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部,不会对于患儿的血管造成损伤,有利于临床进行输液与治疗[1],因此,临床上对于新生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本研究对辽宁铁煤集团总医院儿科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200例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进行研究,部分给予优质护理,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辽宁铁煤集团总医院儿科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200例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最大年龄为29 d,最小年龄4 d,平均年龄(16.54±3.69)d;新生儿黄疸31例,新生儿肺炎24例,新生低血糖28例,新生儿脐炎14例,其他3例;对照组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最大年龄为28 d,最小年龄4 d,平均年龄(16.18±4.19)d;新生儿黄疸32例,新生儿肺炎29例,新生低血糖25例,新生儿脐炎12例,其他2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按照静脉留置针穿刺程序进行操作,告知家属进行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保持敷贴处干燥、清洁。注意调整输液的速度,特别是注射刺激性药物,需放慢速度,并定期观察患儿的反应。若患儿皮肤出现渗液、肿胀、发红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①日常护理: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病房需每天进行打扫;做好对于患儿的巡视工作,密切观察患儿穿刺点周围皮肤的变化情况,需每日更换延长管,并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输液中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避免因速度过快引发静脉炎的情况。②血管的选择:因新生儿的血管的直径较小,且表现不够充盈,穿刺较困难,因此需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确保穿刺的有效性与成功率。③健康教育的护理:告知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如告知家属患儿进行输注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不良反应。④留置针的护理:留置针一般可留置3~5 d,当发生输液障碍时,护理人院应尽快对于障碍原因进行排查,如输液管扭曲、压迫或针头滑脱等;若发生远端的小血管因栓塞而引起输液障碍,可使用生理盐水肝素对留置针进行推吸,使其畅通。当患儿输液结束后,使用5~10 mL的生理盐水对留置针进行封管,以防出现阻塞[2]。
1.3 观察指标:①分析两组患儿的静脉针留置时间与一次穿刺的成功率;②分析两组家属对于患儿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其中满意为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③分析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率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患儿的静脉留置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患儿的静脉针留置时间与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研究组患儿的静脉针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静脉留置时间与一次穿刺的成功率
2.2 分析两组家属对于患儿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0%(97/100),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81.0%(81/1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6.51,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对于患儿护理满意度分析[n(%)]
2.3 分析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100),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7.0%(17/1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84,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n(%)]
3 讨 论
静脉留置针穿刺是新生儿病房中常见的护理操作,一般经穿刺后可能出现液体渗漏、皮下血肿、静脉炎或脱落等不良反应[3]。一般出现液体渗出较多因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患儿出现躁动不安,固定不当等原因引起[4];皮下血肿为护理人员穿刺操作不够熟练,穿刺过程动作不稳,穿刺过快等引起留置针穿破血管壁从而出现皮下血肿;静脉炎多因输液期间护理不当,导致穿刺部位出现感染[5];脱落主要为护理人员固定方法不当,患儿因活动引起留置针发生脱落。针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对于静脉留置针穿刺新生儿给予优质护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静脉针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0%(97/100),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81.0%(81/1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6.51,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100),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7.0%(17/1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84,P<0.05),可知,对于留置针静脉穿刺新生儿进行优质护理,可改善患儿的静脉针留置时间,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家属对于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1] 魏润霞.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婴幼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4):94-95.
[2] 邓蓉昆.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3)33-33.
[3] 卢建娣.优质护理服务对减少儿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7,9(1):57-59.
[4] 沈晓萍.优质护理干预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13)230-230.
[5] 谢君.优质护理干预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效果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