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下的中学班级自办刊物发展探讨

2018-03-23罗然

神州·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班刊新媒体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班级自办刊物现状,针对目前刊物存在推广方式单一、互动交流受限、读者范围狭窄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借助于移动互联手段,进行办刊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推广创新,对于 中学班级自办刊物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班刊;发展

班级自办刊物是学生展示自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北辰》是由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西北师大)北晨班学生自创、自编、自办的班刊,已经成为北晨各届学子课后丰富美味的精神快餐,伴随着一批批北晨莘莘学子健康成长。

一、《北辰》的创刊及发展

为了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多彩的课余生活,在师大附中校长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师大附中人文特色班北辰班学生创立了《北辰》班刊。为办好班刊,班级学生成立了编辑部,负责刊物的策划、组织、出版等。编辑部下设通讯组,负责学校稿件的投送。《北辰》内容丰富,版面灵活,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北辰》作为附中校园文化的形象代表,多次与兄弟学校进行刊物交流,把附中文化、北辰人风采带进各所学校,深受好评。经过历年的磨练,《北辰》已由一颗粗糙的石头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褪去了稚嫩的外衣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在附中的现代教育中散发着特有的幽香。

二、《北辰》的栏目特色与发展制约

《北辰》作为北晨班定期出版的学生刊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1.版块设计

《北辰》的版块设计不同于其他刊物的固定版式,每期均有自己的特色,灵活多变,主要是根据学生稿件的分类形成具有特色和人文气息的版块,充分体现中学生的关注热点及精神世界。以第十九期为例,版块设计如下:

----照影来。景中有你,从学生撰写的小故事、小散文及诗歌中反映当代中学生的认知,从文章的影像中看到年少的自己。

----惹尘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让思想回归生活,从作品中挖掘和探讨真实生活。

----丹青客。如同丹青,反映学生眼中的世间山水与岁月情怀。

----溪云起。介绍探究生命和表现学生心理的文章。

----慕流年。回忆曾经的亲人朋友或是缅怀逝去的人或物,“慕流年,寄思量”,在记忆的劳歌中带来温暖和亲情、友情。

----道寻常。刊登学生自己对社会热点、热议话题及社会发展的思考与见解。

2.办刊方式

作为学生自办刊物,《北辰》刊物整体风格紧贴社会,关注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以及同学们所思所想。《北辰》以纸质刊物为介体,图文并茂。稿源上以本班学生为主,也会对外约稿,提升报刊的深度。文章内容根据当期版快主题进行约稿,并根据稿件整体内容适当调整版块主题。读者群体以本班学生为主,也会有外班、外校交流的同学和老师,以及学生家长。

3.发展制约

《北辰》刊物的发展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一方天地。但是,与大多数传统媒体一样,在数字化、移动化媒体的冲击下,《北辰》在发展的路上也暴露出了诸多薄弱环节,制约了刊物的发展。一是刊物读者群萎缩。外班学生接触寥寥,本班学生日渐冷落,呈现编委自娱自乐之势。二是交流互动受限制。纸质媒体限制了编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编者即读者的氛围也局限了读者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感情。三是推广难进行。相比于新媒体(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主动精准的客户推广,我们的刊物基本没有推广手段,还是以最原始的贈阅交流为主,从刊物关注度和阅读范围上都难有突破。

三、借力新媒体,实现新发展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阅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青年报》、新浪网都做过一些调查,根据最近这几年调查数据,国民的传统阅读率持续在走低。[1]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明显改变,相较过去人们由坐下来静静的阅读一本纸质版刊物,改变为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移动终端浏览或下载电子文档,目前移动终端已成为读者最重要的阅读方式。因此,我们认为纸质期刊必须与现代阅读方式相结合,与新媒体不是“有我就不能有你”的单一选择,而是“我中有你、你有中我”的复合型协同发展。

1.在刊物形式上进行创新。

在学校的支持下,利用“两微一网”(即微博、微信、网站)实现班级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采用微信、微博等实现班级期刊与新媒体的互动。通过与校内网站、教务站点、试题作业网址的链接、联通,实现自办刊物与学校各类信息资源的互通互享,使得阅读更方便,查寻更快捷,读者更喜爱。

2.在刊物内容上进行创新。

传统班级刊物采取的是编委约稿制,其稿件内容、文稿长度、图片音乐背景都是相对固化的。相比于过去纸质形式,新媒体下的文档内容可以更丰富、更生动,而且可以实现编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变过去“一封读者的信”(尽管我们的刊物从没有这样的来信)为读者的点赞和留言,相较传统媒体,编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更有参与度、更有时效性、更有成就感。

3.在刊物推广上进行创新。

作品的价值在于传阅。作为班级刊物,我们希望我们的作品,不仅受到同学的喜爱,也希望得到外班、外校同学的关注。不仅是学生,相信我们的家长也是极为关注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顰。传统纸质刊物印刷数量少、发行范围窄,限制了班级外的读者数量,而电子刊物就可以充分发挥传播快、范围广的优势,并且以传统纸质媒体难以企及的速度广泛传播。

新媒体的发展为人们的交流方式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能为班级刊物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些探索。相信借助于新媒体的影响力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的班级刊物一定会办得更加生动、更加受人喜爱。

参考文献:

[1]谈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J].潘利荣.西部素质教育.2015(18)

[2]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刊物的建设[J].张美容.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3]语文教学激励教育初探[J].郝晓芳,郑小丽.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作者简介:罗然(2000.05.25)女,籍贯:甘肃省兰州市,学校: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班刊新媒体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班刊制作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调查报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我们的班刊
——《凌霄花蕊》
新班刊“出炉”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