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2018-03-23孙继杨

时代金融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常态事业单位效率

孙继杨

【摘要】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是提高国有资产、推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作为切入点,阐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以此推动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新常态 效率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核心工作,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推动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事业,促进事业单位资产效益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一、新常态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事业单位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是预算管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其中实现集中支付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突出特点,当然自收自支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同,但是它们的重点仍然是预算管理,通过完善的预算管理完成公共事业服务;二是财务管理的目的具有公益性。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國家财政,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财政的要求进行,并且要经过财政审计部门的审计;三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象是国有资产。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基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及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相比以前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基于新常态发展,尤其是近些年财务岗位贪污腐败的高发现象,暴露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要严格按照各种财务规则制度操作,严格的内部控制是保证财务资金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但是从实际运行效果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缺陷:一方面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小金库”。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的使用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但是实际上很多单位的财务审计往往存在“一支笔”现象,缺乏联合签名制度;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缺乏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必须要实施,但是事业单位缺乏对内部控制的绩效考核,尤其是缺乏完善的预警机制,导致不能及时消除财务风险。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事业单位资产属于国有资产,长期以来受“大锅饭”思维的影响导致单位的资产管理效率低下:一是事业单位缺乏对固定资产的科学核算,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二是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监督不全面。事业单位资产监管是提高资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财务管理中存在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一方面事业单位监督部门职权上受限于管理者的领导,因此他们难以发挥监督权。另一方面审计部门对于事业单位的审计缺乏动态监管,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缺乏高效性。

1.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不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是预算编制,但是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管理者对预算编制的认识不够全面,例如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缺乏对单位下年度业务的实际分析,而且认为预算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忽视了对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考核;二是预算编制的方式不准确。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往往采取“上年基数+本年增长”的方式,这样必然会产生诸多的浪费现象。当然预算执行缺乏效力也是较为突出的现象。例如事业单位随意变更预算项目等现象比较突出。

三、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基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在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要遵循财务管理工作制度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首先事业单位要加强管理者的主导地位。强化党的领导是从严治党的关键,事业单位管理者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因此必须要加强管理者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提高他们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支持力度;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考核制度。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而言,必须要构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内部控制考核体系,强化对财务人员的监督考核,以完善的考核体系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后也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做好公开、透明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背景下必须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首先事业单位必须要设立固定资产分级制,以此实现对单位资产的分级管理。例如单位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尤其是对重大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其次要完善监督考核,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实现对单位资产的全过程监管。当然最重要的是强化政府部门的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审计,对绩效评价较好的行政单位要给予肯定,同时也要促进绩效评价效果不好的单位加快自我完善的步伐。并且要完善领导经济审计制度。

(三)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职能

为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做好预算和年终财务核算工作。同时财务人员也要切实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严于律己。当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按照财务规范的行为标准去做好每一项财务工作,例如针对本单位经济业务往来交易比较多的特点,作为财务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实际业务交易情况合理编制财务预算,并且按照财务预算编制表从事每项活动。另外事业单位也要加强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效益意识,保障每项资金的使用都要达到最大化。

当然除了上述举措之外,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力、构建财务信息化平台等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总之,基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以此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趋势分析[J].价值工程,2016(02).

[2]常宏.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7(12).

[3]孙海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6(03).

猜你喜欢

新常态事业单位效率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