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8-03-23恽红玉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阅读教学

摘 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重要目标之一,在教育教学中须努力挖掘,寻找契机,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语文内容的丰富性,营造和谐的氛圍,激发创造性的学习兴趣;提供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注重培养发散性思维,通过这四个方面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灵感参与的、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并具有开拓创新特点的思维活动。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如能积极挖掘,系统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创造性是十分重要的。

一、 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创造性的学习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创造力是在集体中表现的。集体的气氛对儿童的创造力表现有重要的影响。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气氛中,才能迸发出创造力的火花。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集体氛围可以最大程度结合思维。

二、 提供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却要无疑,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创新质疑是创新的先导。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和思考问题中深入进行再阅读,从中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逐步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开始上课时放手让学生提问,互相交流,打开他们思路;讲读课文时师生互动,允许学生随时提问,捕捉他们有价值的质疑;课后让学生自由提问,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总之,要为学生的提问打开方便之门,搞活教学,让语文课充满活力。

在《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父亲为什么坚决要把鱼放掉?然后我要求学生认真读书,组织一段语言,有条理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投入了紧张的读书活动。几分钟后,一场精彩的辩论就此开始。在学生们争论的过程中,我也加入到学生的行列,或激励学生展开讨论,或适时提出问题,形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渠道信息交流,使每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了课文特定的情境。在这节课里,学生们获得了思维、表达、读书的训练,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教学目标得到了完美的落实。

三、 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

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因而人们的思维习惯也是顺理成章,继承沿袭,固定单一。逆向思维打破了这一思维定势,往往从事物的反方向、反方面、反结果去思考问题,如:“小草”的不足,常言道“本性难移”我就让学生谈谈“本性能移”出自《论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说法可以说根深蒂固,毫无意义,我就让学生写写“己所不欲,也可施于人”,学生敢于思维,合情合理。一位同学在作文中是这样写的:“自己不喜欢的,也可让予他人。有一次学校举行大型文艺汇演,班级文委怕麻烦,不喜欢也不愿组织参加,就硬安排给予其不错的一普通同学。该同学起初不愿意,但碍于情面又想到班级,就负起责任,多方奔走,寻请舞蹈老师组织同学排练。最后,经过她的努力和付出,班级节目在校文艺汇演中获得了第二名。试想,如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班级会有这个节目吗?班级会取得如此荣誉吗?因此己所不欲,也可施于人”。该生论述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教师对其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四、 注重培养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特点是“求异”,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魏书生说过“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有一百种做法”。如果学生只会按一种固定方式或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也就无法创新。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小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敢干超越教学现实的精神,如应答或复述课文时,设法变换叙述方法、方式;分析句子时进行多句比较、多问比较;造句要求别出心裁;分析问题时运用多维分析;课堂学习敢于对教材、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阅读时能对读物进行比较评论,善于设计训练习题等等。引导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概率就愈来愈大,使学生的思维向独创性、灵活性方面发展。

五、 小结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只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将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当他参加工作后,就会运用创造性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作者简介:

恽红玉,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培养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