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性研究

2018-03-23杨早梅杨柳胡鲜花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创新性辅导员高职院校

杨早梅 杨柳 胡鲜花

摘 要:高职辅导员作为职业院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力军,管理一个或多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日常、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和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事物层出不穷,对高职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涂鸦式教育已经不能跟上当今潮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转变观念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做学生人生导师,职业的风帆。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创新性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高职院校学历为三年制,高职院校学生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切待遇。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职院校主要偏重于对学生技术运用性人才的培养。学生来源主要以统招和单招为主。

一、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高职生源主要来源于统招和单招,生源层次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入学动机就抱着考不上大学,就上高职,从一开始出现厌学、逃课、旷课、自卑等现象。在思想上普遍不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缺乏社会经验,日常花销较大,不能合理分配自己的零花钱,导致学生步入网贷危机。反之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活跃,交际能力较好,很多学生多才多艺。针对两种不同性格的学生就需要辅导员摸清他们的脾性,对学生区别对待,采用刚柔并进的手段来管理学生日常。

二、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基层,为学校教学次序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帮助,为学校科研、教学、管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现阶段辅导员队伍中也存在专业知识结构不强、职能划分不明确、职业倦怠、工作方法不新、学生日常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三、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性研究

(一) 上好第一堂课

新生刚刚入学,对学校环境,身边的同学都比较陌生,辅导员对新生来说就是学校可以相信和信任的人,辅导员这时候也是与家长沟通的最好时机,能有效掌握到学生的第一手信息,以便工作的管理。新生进行报道后将会与辅导员进行见面,辅导员向学生传达近期的安排和学校概况。除此之外,辅导员应该做好见面会的内容并做好充分准备。第一节课不能向平时上课一样,老师在讲台上一本正经的演讲,学生反馈不好,在这节课堂上可以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爱好,展示自己的特长。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到运动场、图书馆、食堂、外出春游的形式开展。

(二) 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是针对辅导员管理一个或多个班级上百人的情况,辅导员给学生建立个人档案,主要有学生的照片、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家长联系方式、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这样就能为辅导员更好更快地认识、了解班上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次学生谈话都记录在案,本学期主要事迹表现进行特别批注。

(三) 加强班干培养

辅导员应有效发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注重班干的培养,对班上同学进行观察,选拔出有责任和担当的同学,帮助辅导员管理班级日常。班干与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能有效及时了解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意见。辅导员工作中注重对班级班干的培养,就掌握了班上班级动态,对学生生活有了准确的认识。班干在班级中能有效树立威信,能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减轻了辅导员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有效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

(四) 推出1+2+3+4+2的管理模式

辅导员作为学生在校的直接领导,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面对100多名学生辅导员进行直接管理可能会存在很大的疏漏,对学生日常管理做不到细腻。针对此现象,采用1+2+3+4+2的管理模式,则为1:辅导员;2:两位班长,男班长,女班长;3:其他班委;4:学生宿舍4人间;4+2:女生宿舍为4人或6人间。通过这种管理模式能有效全面的管理班级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日常生活也会更好的了解,辅导员每周深入宿舍两次,与学生进行座谈与交流,分享近段时间的趣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

(五) 注重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现阶段学生大多都是95后,在家都是万千宠爱于一身,自理能力较差,自尊心极强,好于表现自己,学生在学习生活,有时难免有犯错误,在遇到犯错误的学生应该先了解事件的缘由,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批评教育。辅导员在管理这类学生时应多采用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多鼓励,多激励,发现学生的亮点,激发学生的潜能,适当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为这些学生创造条件,其中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六) 提高辅导员自身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要为学生解答疑惑,首先就应该自身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功底。在政治思想教育上应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为辅导员工作的合理开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此外,还应该多关注网络,跟随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现阶段学生的思想动态。

参考文献:

[1]耿晓娜,刘桂玲,芦佳.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及对策[J].高等教育·赤子,2014,04.

[2]刘海亮.新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的创新性探讨[J].教育教学管理,2014,9.

[3]闫彦.高等美术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性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

作者简介:

杨早梅,重庆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杨柳,重慶市,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胡鲜花,重庆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性辅导员高职院校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