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分析

2018-03-23张春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分析

张春梅

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方面具有非常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新课标条件下,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可以运用已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生活化教学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分析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其智力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主要从感性认识开始,他们习惯于从自己熟悉的相关知识入手,然后了解事物的本质。而数学是一门比较复杂抽象的课程,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便于其理解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一、生活化教学的必然性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理科的一门基础学科,其讲究的是严谨性、逻辑性,这样的思维模式,对于小学阶段来说还是十分的欠缺,但是,这种思维模式也是小学生以后学习理科知识必须具备的。思维的培养是从小学数学开始启蒙,开始学数学时,小学生大都会感觉到数学枯燥乏味,因为学生一开始很难掌握这这种抽象的知识[1]。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将数学带进生活,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消除了数学课堂的枯燥乏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浓厚学习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数学成绩和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2.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理念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于教学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追求升学率,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其学会运用自身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生活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够将所学知识带入生活,并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那么这种教育是失败的。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学校成绩属于佼佼者,但是在生活中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这是失败的教育,也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2]。小学生学习数学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课堂上能够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但是到课外容易忘记。生活化教学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3.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我们所说的素养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的深厚积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是素养的正真含义。数学素养就是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这个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自学解决,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除了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之外,还需要教师的指导[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生活问题,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和学校应该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性,转变数学满堂灌的教授方法,将生活化教学带进课堂,让学生把数学带入生活,在生活和数学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1.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聯系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校教学都是为了升学率,学校和教师都坚持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很多学生成为了学校升学的牺牲品,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学和生活的脱节。新课改下要求,小学数学教育要紧密的和生活联系起来,教育的目标是能够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秉持这样的一种教学理念,将生活带进课堂,运用生活问题讲授课堂知识[4]。例如,在学习简单加减法时,教师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是:“一个人人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那么四个人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头?”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开始学习数学都是用手指头学习,这是一种有效且简单的学习方法,学生回家后可以找来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起数,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字和算法,而且全程都是快乐的学习。

2.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教师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不仅要求学生们掌握课堂基本的知识,还要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然后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通过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创新性的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不布置书面题目,可以要求学生就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自己设计一道数学应用题,然后再进行解答。这样的好处在于将数学完全带入生活,将主动权交给学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提交作业的情况,及时的掌握每个同学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关注每个同学的成长。

3.设置生活场景,培养学生思想意识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带学生们深入实际生活中去,但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生活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这种情景课堂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然要求[5]。例如,教师在讲授数学乘法知识的时候,可以设置如下题目:“农民伯伯在卖瓜,一斤瓜五块钱,问买一百斤瓜需要多少钱?”显然这一个问题需要运用乘法去解决,可以把同学们分成若干的小组,有的学生扮演农夫,有的学生表演顾客,通过学生们卖瓜的过程,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每个小组对于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使课堂数学教学变成了有趣的生活场景,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普遍存在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又服务于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基础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从现实中发现数学知识,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愉快的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董维雄.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9):146.

[2]伏军建,杨艳群,胡兵役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1):19-19.

[3]仇桂霞.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58-259.

[4]薛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6(43):164-164.

[5] 倪娟.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教育界,2017(23):47,49.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