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
2018-03-23周创奇
周创奇
摘 要: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指在凭借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引领、规范教育对象思想行为方式并重塑社会关系的权力。当前,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凸显出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要性。文章拟从时代新要求和增强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路径两个方面阐述作者对该主题的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互联网的普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出新要求
互联网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但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对枯燥、乏味且过于正统严肃,大学生一般难以接受,而互联网信息丰富、快捷,趣味性强,能够博得学生眼球,增强学生获得新知、开阔视野的欲望。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上许多非理性、肤浅化、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不利于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深度思考,容易造成知识内在的真理性、思想性、系统性及严肃性不足。如果不加以引导,长此以往,网络的负面影响会严重改变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把话语权引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失语”状态更是严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要将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权、话语权和作为权作为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常抓不懈。
二、提升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
要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就必须增加主体话语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满意度,这既是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考验,也是对科学合理的网络教育内容和多样化教育形式的强烈要求。
1.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话语权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最根本还在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本质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经过多方论证研究决定的,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我们所思考的教育内容的科学性高低就体现在教育主题能否准确反映教育本质,能否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可,这也就成为争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根本。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这也就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话语权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牢牢掌握互联网文化的话语权,精准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要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二是契合现实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体现理论是为现实服务的原则;三是契合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参与度。为此,教育者要研究教育理论,提升教育理论的指导力,加强教育体系向教材体系和网络课堂体系的转化,保证教育主题与教育本质要求的高度统一。要关注现实世界,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实时收集网络、现实生活中各类热点问题,精选契合思想教育精神和符合社会现实及学生关心的主题,如十九大主题、南海主题、“一带一路”主题等;也可是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中的小事件等,鼓励学生思考以形成正确认识。要对话语主题内容进行深度改造,把艰涩难懂、严肃的理论问题通过生活化、通俗化、群众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可以化整为零的手段传播出去。
2.创新话语权形式,增强话语载体的吸引力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话语形式能极大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魅力。第一,整合多种资源开设微信、微博等教育信息网站,建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网络信息平台体系,打通思想政治教育和先进文化传播通道,争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第二,着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专题网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堡垒。利用自建的教育网站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同时进行消息筛查和过滤,纠正不正之风。第三,强化集群观念,扩大话语影响力。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任务和现实需要组建网站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第四,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渠道,借助当前流行的微课、慕课、混合式教学等力推传统教育,与互联网结合,摒弃往昔简单粗暴的批判,避免使用苍白无力的口号与说教,采用娱乐节目、网络论坛等形式,寓教于乐。第五,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类文化产品,如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发电影、话剧、小品、脱口秀、广告、文学作品等,利用教育作品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和潜移默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无形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第六,建立解答问询机制。精选有较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的教师、辅导员和党员学生组建网络答询队伍,进行信息发布和疑难解答。利用网络参与者地位平等和身份隐匿的特点促进教育双方真心深度无障碍交流,以准确掌握受教育者思想动态,实时进行话题引导和答疑解惑,精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
3.建设具有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双佳”的教育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自然也是提高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关键。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想牢牢掌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需要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能力和现代互联网综合运用能力的人才。在网络世界中,教育信息无论内容还是传达方式都已不同于往昔,教育方式的交互性代替了单向性,内容的复合性代替了一元性,受教育对象不再是单纯的话语接收方,而是积极参与者,包括信息的生产、传输和接受。教育话语权会在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走向,双方的话语空间大小也会因对方能力的强弱而不断变换,较弱的一方话语空间和权威不断受到挤压和剥夺,较强一方正好相反,这必然对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提出严峻挑战。因此,应创造机会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加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培训,特别是参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或组建相关学术讨论会,不断培养和储备网络技术能力与教学素养俱佳的教育工作人才,群策群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比如,组织进行各级各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大赛;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工作团队,打造精品团队,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话语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科学研究,坚持理论来自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原则,着力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杨 静.互联网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21).
[2]岳爱武.“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路径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7(6).
[3]刘 佳.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