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信未来”还是 “向死而生”
——关于 《鸟啼》的 “真谛”探究

2018-03-23李晓慧

师道(人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鸟啼客观规律劳伦斯

李晓慧

英国作家劳伦斯的 《鸟啼》,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中是一篇比较 “棘手”的课文。编者把《鸟啼》编排在 “珍爱生命”这一专题,初读似乎不难理解 “向死而生”的道理,可细读又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甚至愈读愈加糊涂。身边的好多同事教到 《鸟啼》时干脆“难得糊涂”,直接跳了过去。笔者先后5次教学 《鸟啼》,前面4次虽未 “绕道而行”,但也是 “不求甚解”, “敷衍”了事。 《鸟啼》的 “真谛”究竟是什么,一直是笔者的一个心结。最近因轮到笔者上公开课,恰巧讲到 《鸟啼》,笔者痛下决心,这堂公开课就讲 《鸟啼》吧,倒逼自己下一番功夫弄个明白!

因全国大部分地区用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鸟啼》没有入选,所以关注 《鸟啼》的高中语文教师不多,百度到的寥寥几篇解读或课例关于 “向死而生”的讨论难以令人信服。 《鸟啼》的 “真谛”真是 “向死而生”吗?笔者不以为然,可一时又说不出所以然来。笔者从作者创作背景这一原点出发,查阅相关资料,如下三点可谓 “登堂入室”的门槛:

1.《鸟啼》写于1919年,彼时的劳伦斯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最优秀的作品 《虹》被认定为淫秽书籍,遭到查禁;贫病交加,身患肺病 (作者44岁便因肺病英年早逝),靠朋友接济度日;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张和平,加之其夫人是德国人,夫妇二人都无法取得护照,不断受到官方的骚扰,他们被指责为德国间谍,直到1919年才被允许移民国外,这一年是他们流浪生活的开始。

2.英国当时经历着一战后最冷最长的冬季和二十多年来最严重的霜冻灾害。

3.作者写作本文时,一战结束不到一年。十几亿人被卷入,几千万人丧命。整个欧洲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肉体和心灵创伤。英国作为一战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达到两百多万,国内尸横遍野,破败不堪,国家正处于 “严冬”之中。由此不难发现当时大环境和大气候是何其令人窒息,作者的生活又是何其困苦窘迫!

“知人论文”,再读 《鸟啼》中“世界不能选择” “春天不能抑制”“生命和死亡全部不相容” “死去的,就让它死去” “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 “无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总要飘出花香,绵羊总要站立舞蹈,白屈菜总要遍地闪烁,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等语句时,我们便能够感知作者多么迫切地希望摆脱眼前所有的困厄。他从鸟儿的生命哲学中得到启示,坚定乐观地“相信未来”——相信新生命、新生活定将很快到来。作者的信心来自一片死寂中传来 “清明而生动”的鸟啼,虽然在酷寒中鸟儿几近死绝,但春天到了,依旧有鸟儿在不可阻逆地歌唱!从鸟儿们的歌声中,作者 “听到了这场变迁的第一阵爆发”,歌声像泉流一样在心底涌动,激励着人们向前行进。

然而,课文结尾一句中的 “向死而生”出人意料甚至让人莫名其妙: “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包括编者及很多教师认为,《鸟啼》的 “真谛”正在于教给学生 “向死而生”的生死观。我们且看 “向死而生”究竟是怎样的生死观。 “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名著 《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的一个概念,他认为, “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每个人要用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即 “向死而生”,去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从而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海德格尔所谓的 “向死而生”,与史铁生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内涵相近,强调的是人要有一种不畏惧死亡,活好当下每一天的主观态度。而劳伦斯在 《鸟啼》中强调的虽然也有人要不惧怕死亡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勉励同伴以及自己:战乱、酷寒以及个人的不幸遭遇终将 “死去”,这是不可阻逆的客观规律,要 “相信未来”,明天会更好。

既然 《鸟啼》字里行间流露的是 “相信未来”,怎么卒章显志时就变成了 “向死而生”?联想到《鸟啼》是一篇由英文翻译而来的课文,笔者臆测 “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一句是课文译者于晓丹先生翻译不够严谨的地方。查阅相关资料方知,原来于晓丹先生的翻译是这样的——“就像做着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的鸟儿一样”。这样的翻译也未必完美,但至少保持了原文的意蕴,其中的 “无理性”三字值得深味。鸟儿迁徙是一种生命本能的冲动,这是不可阻逆的客观规律; “死亡” 后面是 “新生”,“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这也是不可阻逆的客观规律。正是这样的客观规律给了作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作者坚信自己的 “严冬”也定会 “死去”, “春天” 终将到来,“清新柔风”字眼即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 “就像做着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的鸟儿一样”,虽然出现了 “生、死”的字眼,可哪有要人 “向死而生”的意思?可以肯定,于晓丹先生翻译的 《鸟啼》在入选教材时被改动了,编者为了将 《鸟啼》与 《我与地坛》放在 “珍爱生命”这一专题,不惜曲解作者原意、 “篡改”译者原文,实在有 “拉郎配”之嫌!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教师因此被搞得一头雾水,糊里糊涂;一些教参也逢迎编者意图,人云亦云地大讲特讲 《鸟啼》是如何教人 “向死而生”,真是误导 “众生”。

从笔者收集到的公开发表的几篇 《鸟啼》教学案例来看,未有教者对 “向死而生”一说提出质疑,案例中教者引导学生对 “向死而生”的认识都是水到渠成, “相信未来”一说无论在网上还是书上,均未得到任何专家或教参的支持。纵然如此,笔者还是决意在公开课上亮出自己的观点,底气来自于掌握了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译者 “篡改”译文的确凿证据,加之对 “向死而生”与 “相信未来”的比较分析。

公开课如期举行,来自市内兄弟学校的30多位同行前来听课。由于课前给足了学生预习时间,在板书课题及作者后,笔者首先让学生沿波讨源,根据文本内容探析作者创作 《鸟啼》的相关背景。在完整了解了政治环境、自然气候及作者个人境况之后,很多学生似乎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笔者便趁势带领学生开启了 “发现”之旅:一是发现课文中可疑或不解的地方,二是发现课文中值得点赞的地方。学生对课文点赞的情况在此不表,不解的问题和质疑的地方很快聚焦到课文最后一句——“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欣喜的是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逐步辩明 “向死而生”是一种主观态度,而本文更多地强调生命冲动是一种客观规律。至此,笔者揭开了“谜底”——译文原文及改动的情况,并表扬了学生的质疑精神。笔者让学生用必修一教材中, “向青春举杯”专题里一首诗的题目来概括劳伦斯从鸟啼中获得的积极启示,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 “相信未来”。这堂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上得很平实。课后交流,很多前来听课的同行纷纷表示深有同感,终于解开了关于《鸟啼》主旨的 “心结”。

猜你喜欢

鸟啼客观规律劳伦斯
奉节观瞿塘峡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春讯
夜曲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另一个自我”:劳伦斯人物美学一探
如何学好语文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
鸟影 鸟啼
詹妮弗·劳伦斯大好时光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