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延伸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8-03-23温春花王丽容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出院神经功能

温春花,王丽容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211)

脑卒中(Stroke)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是脑卒中发生的潜在诱发因素。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血管管腔狭窄、闭塞,造成脑血管一过性或永久性血流障碍,从而导致一系列神经功能异常的表现,如肢体偏瘫等。多数脑卒中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后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活动功能可恢复到卒中前的60%~90%水平[1]。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促使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起到营养神经、恢复部分神经功能的作用。但康复护理训练不能仅依赖医护人员,更要依靠患者的家庭成员,因此家庭康复训练指导非常重要。目前,家庭康复护理训练在我国未能得到广泛普及,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存在很大缺陷,如何给予脑卒中患者有效的家庭康复护理训练已成为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极为关注的问题[2]。为此,我院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延伸康复护理进行了有效探索,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订的脑卒中相关诊疗标准,明确诊断为脑卒中[3];⑵所有患者均在高年资神经内科医师指导下参与本次研究,知晓治疗方法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⑶年龄均<75岁,男女不限;⑷所有患者均有强烈康复愿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康复训练。排除标准:⑴合并有严重心、肝、肾、肺等功能不全者;⑵合并严重智力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者;⑶因患者自身原因无法完成定期随访指导者;⑷因酗酒、吸毒等众多因素导致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接受治疗和随访者;⑸因存在临床资料不齐全等因素影响结果准确性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4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卒中类型、卒中性质等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脑卒中防治意识,常规护理及基本康复训练技能指导。每周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问询。

1.2.2 观察组:实施家庭延伸康复护理,每周1次电话随访和每月一次上门随访,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帮助,积极解答家属关于康复护理的问题。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训练。②心理护理指导: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难免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抵触等,指导患者家属及时给予心理支持,采取多鼓励、多安慰的方法,提高患者康复期望,从而乐于接受康复训练。③生活方式指导: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脂饮食,严格戒烟、戒酒,积极乐观对待生活,预防卒中再发。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半年后对其日常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1.3.1 日常活动能力评价:使用Barthel量表进行评价[4]。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3.2 神经功能恢复评价:使用脑卒中残损程度NIHSS量表标准[5]。主要涉及肢体运动、躯干平衡、肌张力、关节活动范围、感觉、视空间认知、语言、疼痛及健侧肢体功能。评分越低,功能越佳。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两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出院时(分) 出院后半年(分) tP观察组 123 42.33±12.27 71.54±19.86 13.8770 <0.05对照组 123 43.07±12.61 53.55±16.53 5.5904 <0.05 t - 0.4665 7.7216 - -P - >0.05 <0.05 - -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明显低于出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s)

表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出院时(分)出院后半年(分) tP观察组 123 27.23±1.17 6.51±0.46 182.7869 <0.05对照组 123 27.18±2.61 16.63±1.74 37.3005 <0.05 t - 0.1939 62.3612 - -P - >0.05 <0.05 - -

3 讨论

目前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不断上升,而脑卒中患者中约32%存在不同程度的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和神经功能缺损,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后期生存质量,并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家庭康复护理训练是集医、护、技为一体的综合锻炼,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家属基本护理技能,对患者日常运动功能长期耐心训练,属于院内护理向家庭护理延伸的过程。多项研究发现,家庭康复护理训练有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王丽容的研究显示,家庭康复护理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Hinkle等[7]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训练,并制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定,结果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Lee等[8]使用ADL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证实,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护理训练效果肯定。

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实施家庭延伸康复护理训练,发现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明显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因此提示,家庭延伸康复护理训练在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显著,说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不仅依赖于院内药物治疗及医护人员的护理,更依靠患者家属院外长期耐心细致和规范的康复护理。强荧艳等[9]的研究中提到家庭延伸康复护理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疗效显著,能尽最大可能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实施家庭延伸康复护理训练,能最大程度地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顾叶,刘玲,敖丽,等.以家庭为单位的医院社区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1):89-91.

[2]黄慧敏.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评估[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128-130.

[3]闫玮娟,代新年,刘杰,等.康复护理评估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任务导向法训练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8):71-73,76.

[4]陈建伟,许红梅,陈晓琳,等.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01-203.

[5]何莉,田锦屏,王梅.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711-712.

[6]王丽容,邱嘉玲,李浈莹.家庭康复护理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0):188-191.

[7]Hinkle J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for neuroscience nurses[J].Stroke,2014,45(3):e32-e34.

[8]Lee YC,Chen SS,Koh CL,et al.Development of two Barthel Index-based Supplementary Scales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J].PLoS One,2014,9(10):e110494-e110496.

[9]强荧艳,陈维艳.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7):1555-1557.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出院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