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G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2018-03-23徐树蕾申兴斌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乳腺引物淋巴结

薛 晶,赵 杨,程 玉,徐树蕾,严 鹏,申兴斌△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表明,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3%的速度递增,且患者年龄正趋于年轻化[1-2]。而在中国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发病率最高[3]。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信号系统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迁移及凋亡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4-5]。作为IGFs家族成员,IGF-1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有丝分裂,调节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并且还能对细胞趋化、免疫及迁移产生影响[6]。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IGF-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为探讨IGF-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观察了不同乳腺组织IGF-1的表达情况,以期丰富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手术治疗后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组织标本80例,乳腺纤维腺瘤6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0例,全部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及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年龄26岁-73岁,中位年龄49.5岁,均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组织学分型10例Ⅰ级、56例Ⅱ级、14例Ⅲ级,33例有淋巴结转移、47例无淋巴结转移,原发灶≤2.5cm的16例、原发灶>2.5cm的64例。6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年龄19岁~54岁,中位年龄48岁;5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年龄30岁~56岁,中位年龄48岁。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为乳腺癌术后距癌组织边缘>10cm以上且外观正常的腺体组织;所有标本的收集避开炎症部位、坏死组织,且经病理医师确诊。

1.2 方法

1.2.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结果评判: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IGF-1蛋白表达。兔抗人IGF-1多克隆抗体(1:100)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即用型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试剂盒(羊抗鼠/兔)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阴性对照由PBS代替,细胞质及细胞膜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结果判定采用Volm双评分法[7]。

1.2.2 RT-PCR法检测IGF-1mRNA的表达: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RNA,用反转录酶(AMV)将RNA反转录成cDNA。IGF-1基因上游引物(5’to3’):TGG AGT TGG TAG ATT GCT GTT G,下游引物(5’to3’):TAT GAA GGG AGG TGG TGG GTA T,产物大小233bp;β-actin作为内参,上游引物(5’to3’):AGC GGG AAA TCG TGC GTG AC,下游引物:(5’to3’)ACA TCT GCT GGA AGG TGG AC,产物大小453bp。取扩增产物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后,紫外荧光数字成像仪下摄像,并进行吸光度定量分析,以IGF-1与相应β-actin扩增产物条带累积吸光度(IOD)的比值作为IG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级数据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数据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GF-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 乳腺癌组织IGF-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1)。见表1:

表1 不同乳腺组织IGF-1的表达情况

2.2 IGF-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乳腺癌组织I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2.5cm明显高于≤2.5cm,有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I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见表2:

表2 IGF-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据统计,每年全国乳腺癌患者增加120万,而每年因乳腺癌死亡的女性患者约50万[8]。在全球每年新确诊的病例中,中国患者占12.2%[9]。

IGF-1是由肝脏合成,由12号染色体编码、70多个氨基酸组成,具有内分泌、自分泌及旁分泌功能的多肽单链[10-11]。已有研究表明,在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IGF-1异常分泌,且在前列腺癌、卵巢上皮性癌及胃癌等多种肿瘤中,IGF-1在促进肿瘤细胞转移及侵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13]。另外,有研究发现,血浆中IGF-1的水平越高,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越大[14];Rollison等[15]在对美国184例女性乳腺癌的研究中也证实,患者血清IGF-1的含量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性呈正相关。上述研究提示,IGF-1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了不同乳腺组织I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IGF-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乳腺癌组织IGF-1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且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结果一致,推测IGF-1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其差异性表达在转录水平就已发生;同时本研究发现,乳腺癌组织I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与何杨等[16]的研究结果类似,推测IGF-1可能与乳腺癌的生长、恶性程度和转移有关。

综上所述,IGF-1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IGF-1可能作为判断乳腺发生发展、恶性程度和远处转移的标志物用于临床,但尚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力,刘国文,谭米多.乳腺癌的综合治疗现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1):60-63.

[2]Lu WL, Li HX, Qian BY, et al.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Chinese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study[J].Breast J,2010,16(3):331-333.

[3]陈万青,梁智恒,岑惠珊,等.中国肿瘤登记现况及发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7):1-6.

[4]Yu H,Rohan T.Role of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family i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J].J Natl Cancer Inst,2000,92(18):1472-1489.

[5]Weroha SJ, Haluska P.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system in cancer[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2012,41(2):335-350.

[6]唐勇民.VEGF、IGF-1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7):900-901,907.

[7]Volm M, Koomägi R, Mattern J. Prognostic valu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its receptor Flt-1 in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J].Int J Cancer,1997,74(1):64-68.

[8]冷晓雪,田寅,王洪胜,等.SRC-3、IGF-1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1):92-93,96.

[9]姜秀,赵文辉.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7,26(2):125-129.

[10]许丹丹,王茹瑶,刘蕊,等.循环IGF-1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2017,32(1):1-4.

[11]薛景戈,任琛琛,杨立,等.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IGF-1、E-cad蛋白的表达以及IGF-1对卵巢癌SKOV3细胞E-cad表达和侵袭力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1(3):396-401.

[12]Liao G, Wang M, Ou Y, et al. IGF-1-induc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MCF-7 cells is mediated by MUC1[J].Cell Signal,2014,26(10):2131-2137.

[13]Li H,Xu L,Zhao L,et al.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nduces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via GSK-3β and ZEB2 in the BGC-823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J]. Oncol Lett,2015, 9(1): 143-148.

[14]Enriori PJ,Fischer CR,Gori JR,et a1.Augmented serum levels of the IGF-I/IGF-binding protein-3 ratio in pre-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type I breast cysts[J]. Eur J Endocrinol, 2003,148(2):177-184.

[15]Rollison DE, Giuliano AR,Risendal BC, et a1.Serum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 and IGF binding protein-3 in relation to breast cancer among Hispanic and white,non-Hispanic women in the US Southwest[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0,121(3):661-669.

[16]何杨,吉兆宁,吕杨.乳腺癌组织IGF-1,IGF-1R和IGFBP-2的表达与相关性[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0):767-771.

猜你喜欢

乳腺引物淋巴结
DNA引物合成起始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学PCR技术中“引物”相关问题归类分析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呼吸道感染样本中IFITMs引物优化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火炬松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引物筛选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