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影响研究

2018-03-23

山西建筑 2018年36期
关键词:材料价格建筑材料波动

杨 兵

(山西省重点工程建筑技术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3)

0 引言

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建筑行业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建筑行业大都由建筑社会企业来经营,由于缺少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的直接合作和指导,建筑工程行业的造价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受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目前也呈现出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建筑市场价格的波动不利于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近几年来,受建筑行业市场波动和顶层经济体制设计的影响,建筑行业的材料价格也有较大的起伏波动,给整个建筑工程市场带来了一定风险隐患。如何控制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研究建材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以及时、准确地估算工程造价,从而减少工程造价的成本误差,规范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

1 建筑材料分类

建筑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从材料的特性进行分类,也可以从材料的用途来分类。我们一般将建筑材料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和次要材料这四大类。

1)主要材料。

主要材料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中使用比例较高,且对项目整体质量、结构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的材料,一般这些主要材料费用可以占到总材料费用的70%左右,这类材料包括金属器材、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以及根据工程项目建设需要配备的专用建材。

2)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消耗的非主要材料,这类材料的种类较多,但其使用的数量不会太多,在整个材料费用占比较小。一般包括:砂子、玻璃材料和白石灰。

3)转性材料。

转性材料是指作非实体的建筑材料,但在工程建设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建材,这些材料可以循环重复使用,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折旧费用,这些转性材料一般为:木材模板、脚手架等。

4)次要材料。

这种材料品种极其多样,但使用的数量很少,所以在计算统计过程中比较难以准确预估使用量,这类建材包括:建筑五金、建筑抛光材料、铁丝等。

2 建筑材料价格的构成

所谓工程建材价格,是指建筑材料从各个经销商到项目实施现场或仓库,每个项目所需的全部生产和半成品,是一系列综合消耗的成本。一般来说,建材价格由四个方面组成:建材供应价格成本、建材劳务交通杂费、建材消耗交通损失成本、收购养管理费用。同时,有时还要加上检验费。如果材料需要检验,还需要检验试验费用,并以单独记录形式分开记录。

1)材料原价。

建筑材料的生产企业具有经销产品的资格,材料原价是材料的出产原价格,此时,建筑材料还没有经过市场周转,没有产生产品流通的叠加费用。

2)材料运杂费。

建筑材料从生产到实际需要的施工现场,需要经历长距离的运输过程,在此过程中,材料就会产生一定的运杂费用,如果是一些特殊材料,施工地区周边无法提供建材时,还需要经过跨省市的运输,这些运杂费就具备一种或多种费用,包括:货车运输费用、车辆调配费用、驳船费用、装货和卸货费用以及其他附加的系列费用。一般在计算材料运输费用时会折合成吨位体积或质量的材料费用。

3)运输损耗。

在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数量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对于大型的建筑材料,经过严密包装,其损耗相对会少一些;一些不经包装或散装类的材料如水泥、沙子等,在装卸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损耗流失。

4)材料采购及保管费用。

对于已购置的材料在到达建筑单位时,根据使用的时间和数量要求,可能会对部分材料进行仓库储藏保管,因此会涉及到相关仓库的保管费用开销。材料在采购过程中,因走访调查、招投标等必要环节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开销,这些最后也会折合算到材料价格中。

5)检验试验费。

由于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方面,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设施和建筑工程构件进行合理的测试,由此也会产生对应的费用开销。

3 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导致建筑成本的上升。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造成建筑成本的上升。在整个的建筑项目建造过程中,建造材料的购买费用约占整个项目款项的60%。对于一些对装饰材料或特殊建造材料需求的建筑项目,建材的购买费用就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对于一个普通的建造项目,在控制其他建造环节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建筑材料价格每上升1%,整个项目的造价成本就会提升0.6%,可以说材料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大。

2)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

当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后,势必会影响一些施工单位的采购和投标计划。施工企业将等到建材减至适当时间再进行相应的采购和招标活动。如果这种情况稍有不慎,项目的进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一些小型项目、个别项目和单体项目。如有变更,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将延长,不能按期完成。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有所影响,因此需要对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用量进行提起规划安排,确保工程的建造工期能够符合原定计划。

3)增加承包商运营的风险。

工程承包方与施工方签订工程合同时,项目的施工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建造环节的对应款项也是按项目建造不同阶段进行清付。所以,一旦材料价格有较大波动,就会造成施工成本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承包单位的盈亏。为减缓承包单位的运营风险,施工单位应当对建筑材料进行妥善的采购、仓存、周转等工作。

4)当事人之间容易发生合同纠纷。

当建筑材料有较大涨幅时,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算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工程的实际造价远超于项目签订时的合同价格。如果对材料价格引发的价格波动没有达成协议,会造成建设工程项目的双方产生一定的经济纠纷。

4 工程造价中材料价格的风险防控

1)完善物资价格管理体制。

为了适应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项目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成系统的信息管理数据库,可以实时汇总、整理和分析建筑市场材料的价格波动信息。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拓宽材料价格信息来源,对建筑市场实行询价制度。这些建筑材料价格数据的支撑可以指导施工单位合理地购置建材,有效降低建筑材料成本价格。如果需要购置的建筑材料数量较多,可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法,选择更好的材料供应商。

2)签订科学规范的合同。

建筑项目的复杂多样性会使得施工周期延长,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无法控制的风险因素。所以,为避免价格波动引起的纠纷,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制定明确、规范、合理的具体条款。建设项目的业主方和承包施工单位也应该明确划分合同条款变更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3)将套期的保值工作做好。

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对生产单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能否按预期价格对产品进行销售和购买,会直接影响到业主与承包施工方的经济效益。建筑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提出了套期保值措施,当企业单位是以交易方式防范价格波动的风险时,更加保守和安全。

4)加强管理材料价差的调整。

在建筑材料市场中,技术人员通常不能直接准确地预测材料的价格波动,所以会强化材料费用差距优化来调整市场需求,该调整包括系统调整和提取调整两种,对于直接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材料采用流量调整的方法;对于工程造价较小影响的建筑材料,系数调整法会用的多一些。对于同一建设项目进行价差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对材料价格进行管控,还可以缓解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的直接影响。

5 结语

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也呈现出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局面。作为建筑工程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材料价格承担着整个项目造价成本的关键作用。根据对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价格构成进行汇总分析,可以知道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具体的不利影响。因此,作为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当对材料价格的波动进行有效管理,提出合适的风险防控措施体系,才能保证建筑项目的健康稳定实现。

猜你喜欢

材料价格建筑材料波动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 电线电缆及端子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