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特点与施工技术要求

2018-03-23

山西建筑 2018年36期
关键词:路堤山区高速公路

邢 俊 峰

(山西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临汾 041000)

0 引言

众所周知,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能够提高山区经济改善其落后状态。但是,因山区地理环境、水文地质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其施工难度逐步增加。对此,施工单位在执行项目作业前,需对工程现场予以勘察,再通过各项数据的把控,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辅之现代化专业技术和施工理念的融合,从根本上预防工程滑坡和坍塌等问题。

1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落实的必要性

1.1 保证山区交通可靠性

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基础设施需从山区特点、地理情况等层面加以衡量,辅之全面性勘查操作,对各项工作予以设计,以便可在全方位落实施工全面性、准确性价值的同时,对其现有施工条件、施工能力予以改进,便于对山区工程施工质量、交通可靠性加以把控。

1.2 提高山区工程建设技术

于山区高速公路质量把控期间,不仅要满足全面性的标准,还需具备相应的勇于挑战的能力,即只有提高山区工程质量,才可对其公路建设、发展予以肯定与推广,否则难以将山区经济、交通密切融合。针对此,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可在科学把控其施工特点、山区情况的同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以便能够在精准把控交通工程质量的同时,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1]。

2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特点

和普通高速公路相比,山区高速公路线行复杂,且施工技术要求极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增加填土高度。

若要从根源上预防横穿公路对车辆行驶安全的威胁,则可通过行人、车辆相关设施的建设,以山区自身状况为准,布设天桥类横穿道。而这在某种程度对填土施工予以规定,即科学把控路基稳定性;融合山区气候条件、自然状况、地基特点及水文状况等因素,科学完成填土施工;若填土高度大于10 m时,可借助强化填料原料、施工工艺等层面,预防不均匀沉降。

2)取土和弃土间的矛盾。

对于山区而言,高速公路施工呈现跨越大、地形复杂、深挖、高填区域多的特点,前期设计过程中,难以精准把控土方数量,最终因地形因素导致挖土、填土间的失衡,不仅会增加公路占地面积,还会出现大范围拆迁或征地等问题。此外,深挖、高填区域过多,也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常见特点。例如:因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的差异,导致路堤土体呈现软弱土层结构,制约路基结构稳定性;若路堤大于10 m,为保证其强度则需对填筑要求予以明确规定,否则会引起边坡不稳定问题。

3)特殊工程繁多。

在高速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具有全封闭性,可通过桥、通道等特殊工程的建设,维持正常交通运输,以此为沿线居民生活、生产提供便利。也正因特殊工程的存在,于施工便道修建期间,可对以下特点加以把控,即桥涵、通道修建过程中,需对台背填土压实度予以严格把控,而这也会提高施工难度;山区地势状况尤为恶劣,且在桥梁整体长度增加的情况下,也会在某种程度下增加特殊工程数量。

4)投资成本高。

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期间,桥隧占据绝大比例,而这不仅造成工程投资成本过高,还会对施工机械和配套设施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却因山区交通受阻,导致各设备、材料难以入场,无法达到预期建设效果和成本控制的目的。

3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要求

3.1 高填土

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常面临高填土路堤现象,而其技术要求则为对路堤稳定性的把控。但是,在具体施工期间,回填材料、地质特性、边坡情况和水文状况等问题,均是制约路堤稳定性的关键。针对此,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对施工图予以论证,通过验证、计算等方式,确保各参数的合理性、准确性;路堤填筑前,可对现场执行勘察作业,依据施工标准对地质结构加以调整,以此保证其承载效果;回填试验中,科学选择回填材料;按照施工规范,全方位检验路堤密实度、标尺等情况;路堤回填完成时,可通过沉降试验,做出相应处理;若涉及高边坡,则预先执行防护操作[3]。

3.2 地基

由于山区地理条件、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地基施工质量参差不齐。若要保证地基施工要求及质量,则可做好针对性地基处理,即清除地基覆盖层、清除破碎岩石。必要情况下还可执行如下技术操作:灌浆处理,多见团结灌浆、帷幕灌浆和接触灌浆、回填灌浆等;混凝土防渗墙,能够从根源上对地下渗漏问题加以截断;软弱地基加固处理。

除此之外,在地基排水施工过程中,也存在极高的技术要点。例如:山区地形地貌复杂,且在无植被覆盖的状态下,一旦雨季来临时必将会冲击路基边坡,较为严重时还会引起路基冲毁,引发交通事故。而该区域水质多为碱类水,能够对普通混凝土造成腐蚀;冬季温度过低,若过量采用融雪剂,则会在腐蚀混凝土水槽的同时,引起脱皮、裂缝和水口脱皮等问题,对路基边坡整体稳定性造成损害。

3.3 路面基础混凝土

针对路面基础混凝土施工,则需对混凝土强度、配合比予以严格管控,特别是水泥用量、水灰比等,使之在保证混凝土收缩量、孔隙率参数合理性的同时,便于混凝土结构整体加固处理。在此过程中,还需依据施工规范,保证各路面基础的无缝隙衔接,再借助钢筋保护的使用,保证路面整体的稳定性。若要确保其垂直应力能够满足防水标准,则可使用压实性良好、稳定性良好的土壤予以填土处理,辅之路面基础沉降度的把控,提高其和防水层间的粘结力[4]。

3.4 桥梁

山区在执行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地理条件的限制,设置相应的桥梁。但在桥梁施工期间,需依据山区具体情况,对其施工技术予以合理选择。例如:若为河流段桥梁,则可使用钻孔桩技术,若涉及水下钻孔桩则需对泥浆质量予以严格管控;挖孔桩作业期间,最大限度上选择干孔灌注,即孔底无任何杂物、积水,以此避免断桩事件。为确保混凝土密实度的合理性,则各项施工均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执行。

3.5 隧道

崇山峻岭是山区独特现象,而在高速公路施工期间也会涉及隧道施工建设,即做好隧道施工技术、流程的管控,是保证其安全性、质量性的前提。例如:将设计技术、施工技术予以整合,再借助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对现场予以勘察,辅之各项参数的测量,以便做好施工前方案修正,调整施工方案、断面开挖流程及支护操作等,只有做好此项工作,才可落实隧道施工中质量管控的意义[5]。

4 结语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施行,可在有效改善山区落后状态的基础上,满足其经济发展需求。但是,因地理环境和城市距离等问题的限制,导致高速公路建设难度逐步增加。而施工单位需在精准把控山区环境特点的同时,对其交通运输状况加以把控,使之能够在预防各类施工问题的同时,拟定科学的解决预案,为山区公路建设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路堤山区高速公路
铁路浸水路堤优化的边坡稳定分析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探讨
《山区修梯田》
山区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高速公路与PPP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研究
高速公路上的狗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匀沉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