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南茶区无性系茶苗繁育技术初探

2018-03-23刘树峰张新兵格旦拉姆

茶业通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茶籽茶苗茶区

刘树峰,张新兵,格旦拉姆

(西藏山南市错那县农牧局,西藏错那 856700)

茶树无性系育苗具有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维持度高、育苗迅速简便和成本较低等特点,在我国主要茶区得到了快速普及应用,并成为茶树良种培育和茶苗规模繁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藏南茶区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但茶园建立所需栽植材料短缺是个带有普遍性的制约因素,目前藏区在茶苗的无性系繁育方面尚无成功经验可供遵循,因此对藏南茶区来说攻克茶苗繁育难关意义重大。

1 茶业发展态势

藏南茶区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南麓,是一与印控藏南地区接壤的断续狭长地带,主要包括墨脱、波密、察隅、错那等县的南部地区。夏季,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沿着南向的川江峡谷逆势而上,给这些地区带来充沛降雨,从而形成了适宜茶树生长的局部亚热带气候环境,西藏的茶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这里。从全国茶产区整体分布来说被称为藏南茶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区开始茶树的引进种植,以林芝市易贡茶场为代表,目前该场是西藏唯一专业从事茶叶生产的国营农场,茶园保有量160.08hm2,其余地区也有茶园种植,但分布较为零散,规模较小。

自2013年始,依托扶持西藏边境地区产业发展等政策支持,藏南茶区各县市开始了新一轮的茶园扩植行动,仅墨脱一县就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短短三、四年内将茶园发展到了近 333.5hm2,并计划到 2020年扩大到2001hm2。目前,藏南茶区正迎来大规模发展的新时代,围绕着茶业发展,一个产品独具特色、产量品质提升、产业体系完备的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2 新茶园建设中种苗应用模式缺陷分析

虽然藏南茶区各县市的茶业发展得到了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改善等诸多利好因素的支持,但受制于过去产业体系不完备,规模较小,特别是技术落后等,茶业大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当其冲表现在用于扩植茶园的茶苗短缺,且栽植技术落后。目前,当地主要通过内地调苗和茶籽直播等形式解决种苗问题。其中分布在林芝等地茶区由于距离四川茶区较近,普遍采用从内地长途调运成品茶苗的形式栽植成园,而错那等偏远地区则更多采用茶籽直播或就地茶籽实生苗移栽的形式建设茶园,而这两者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

2.1 内地茶苗长途运输移栽的弊端

这种建园模式周期短见效快,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内地茶树育苗基地一般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的气候适宜区域内,而藏南茶区山高谷深,即使海拔最低、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墨脱县,其海拔也在800~1200m左右,波密、错那等地则在2200m以上,气候、地貌与内地差异较大,低海拔地区繁育的茶苗能否适宜高海拔环境是个现实问题;再者,内地与西藏路途遥远,长途汽运少则三五天,长则一周,势必严重影响运输茶苗移栽成活率;三者,建园成本成倍增长。内地标准茶苗价格 0.1元/株左右,但运至藏区价格在1.5元/株以上,价格是内地的10~20倍,从而使建立茶园的成本成倍增加。

过去,错那等海拔相对较高的茶区也曾通过内地调苗的形式解决栽植材料的问题,但因成活率不理想只好放弃,其后即改为茶籽直播的形式建园直到现在。

目前,长途运苗栽植模式只在海拔与内地差别较小的墨脱等地得到应用。

2.2 茶籽直播建园的缺点

这种建园模式缺点主要表现在无法对茶树品种及其纯度进行有效控制。由于茶树是异花授粉作物,从内地调运到藏区播种的茶籽只能称之为“群体种”,虽然解决了长途运输的难题,但品种名称、纯度以及能否适应播种地的气候环境等都不得而知,以此直播而成的茶园单株分化严重,茶株树势不齐,投产时间不一,势必给茶园管理和茶叶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另外,茶籽直播出苗率低,缺株断垄现象严重,年年补种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凡此种种都是这种模式难以克服的缺点。这也是导致错那等地投资巨大但茶园扩植进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

3 茶树无性繁育本地化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对策分析

鉴于目前藏南茶区建园模式的种种弊病,就地无性系茶苗繁育已成为解决茶苗问题的不二选择,其可有效解决内地繁育的茶苗不适应、运输不便以及建园成本高企等问题。然而,藏南茶区与内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内地成熟的育苗技术不能直接在藏区推广应用,在目前尚无成成熟技术规范可供遵循的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在广泛借鉴内地成熟技术和经验,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对育苗环境和技术进行调整和改造,以取得最佳育苗效果。

3.1 茶苗繁育的限制性因素

藏南茶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东部墨脱、察隅发展茶叶生产的条件优越,随着从东向西地势逐步抬升,气候条件劣化,至西部的错那茶区,平均海拔已从不足1000m上升至2500m左右,但错那茶区年日照时数为1940h,无霜期186d,平均气温10.03℃,年均降水量1000mm,其气候与坐落于波密县境内的易贡茶场非常相似,可以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

高海拔对育苗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热量不足和强光两个方面。这种说法看似矛盾,但在高海拔地区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目前,成熟的无性系茶苗繁育技术对海拔有着比较严格的限制,一般要求低于700m,这主要是基于茶苗生长发育对光热需求的考虑,藏南茶区海拔普遍较高,这对育苗设施的遮荫、保温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别藏南不同地区,其它制约因素还体现在:

降水不均。藏南茶区的降雨季节性分布不均匀,干湿季分明,以错那茶区为例,一般每年的6至10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多连阴雨,时有骤雨,易形成局部过湿和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在11月至来年的5月长达7个月之久则降水稀少,天气干冷且多大风,特别不利于苗圃的保温保湿。

土壤贫瘠。喜马拉雅山区是亚洲大陆最年轻的土地之一,土壤较原始,土层瘠薄,很多由泥石流淤积而成,内含大量碎石,沙质重,骨性强,较适宜茶树种植的近河滩涂由于长期降雨冲刷,有机质含量低,沙质重,保肥保水性差。而育苗对土壤肥力要求严格,要求疏松肥沃的偏酸性土,这无疑将增加客土和配土的育苗成本。

野生动物破坏。藏南茶区多处于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始森林地区,人迹罕至,开发程度低,野猪、猴子等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实践表明,各类野生动物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

农业技术应用水平低。这是区别于自然因素的人为因素。由于地处偏远,以自然采集为主的农业形态仍有所遗存,人工栽种意识不强,技术应用意识和水平低下,这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育苗工作是个很大的挑战。

3.2 无性系茶苗繁育的关键技术优化

3.2.1 育苗品种的抗性选择

藏南茶区虽属类亚热带气候,但与季节密切相关的阶段性湿热、干冷、大风等不利因素,要求引进品种在抗逆性上要有上佳表现,一是要求高抗湿热引发的各类真菌病,如茶饼病等,因此引种要以中小叶型茶树品种为主。同时,引入品种还应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特性,以应对旱季的极端天气影响。目前,墨脱茶区主要引进栽植的品种为福鼎大白系列,易贡茶场主要引进品种为福选 9号、名山特早等,在生产实践中表现良好,其品种特性可作为茶树引种和育苗的参考。

3.2.2 保护育苗的设计思路

与内地育苗基地比较,藏南地区极端天气频繁,气候相对恶劣,因此设施保护地育苗是十分必要。基本思路是借鉴内地成熟扦插育苗经验,充分利用当地光照资源转化弥补热量不足,同时有效御防强光照、冬季低温大风以及设施内高温对茶苗生长发育的危害。最为可行的方案是全围网保护自动喷灌双层可调节遮荫小拱棚设施育苗。设施基础是在苗圃地按照3m*3m布局埋设支撑杆,材料可选用钢管等,埋后杆净高不低于1.8m,杆顶以足够强度铁丝将支撑杆纵横加固连成一个整体,此基础结构作用有三:一是按照一定走向将喷灌水管架设在杆顶下方,并按照喷淋无盲区原则留设喷头;二是在顶部铺设高密度金属围网,防止猴子等野生动物进入,构架四边也要装置接地围网,以形成全封闭保护;三是用作铺设遮阳网支架,遮阳网遮光度50%为宜。

架构下按照畦宽1.2m设置苗床,在支撑杆形成的自然行及相临两行间留设畦沟,沟宽0.3m,用于苗圃农事操作和排水。苗床上设小拱棚,中间高0.5m,宽与畦同,拱骨间隔2m,棚膜可与畦沟侧面紧贴,确保苗床增温保湿。如遮光不足而导致棚温升高超过规定值,而棚内又有保湿要求,可利用支撑杆架设两层遮阳网,距离小拱棚底0.6m左右,此为两层遮阳以利棚温调节。

拱棚内温度调节除可通过两层遮阳网外,还可在紧急情况下开启喷灌系统降温。如此,通过遮阳、覆膜去膜、喷淋等,实现苗床目标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有效调节,保证茶苗生长发育需要。

3.2.3 床土的配置和养护

为了有效防止当地土壤养分不足及 pH值偏高对茶树育苗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就地取材增施饼肥、腐熟羊粪等有机肥500kg/667m2,加量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型复合肥30kg/667m2,以满足茶苗中后期生长对营养的需要。对床土pH较高者,可在施用基肥时掺入硫酸亚铁调酸,增加土壤酸度。

3.2.4 育苗适期的把握

在内地,只要条件允许,一年四季均可育苗,考虑到茶叶生产和母穗成熟度等因素,一般以秋繁为主。但在高海拔地的西藏高原地区,可供利用的适宜作物发育期短,因此,在保护设施内育苗以春插最为合适,一般为 3月底四月初:初期气温较低,随后气温逐步升高,与育苗所需温度变化相当,符合茶树自然生长规律。从东向西,育苗时间有所延迟。

3.2.5 高度重视炼苗

自然环境条件与人为创设的小环境落差较大,在保护设施中生长发育良好的茶苗,在移栽后不一定能适应茶园内的环境,这就要求如在错那这样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育苗,要高度重视炼苗环节,适当增强炼苗强度,延长炼苗时间,给予棚苗以必要的锻炼,使其能从棚内环境逐步适应自然环境,有效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

藏南茶区资源丰富,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需要量大,本地茶叶生产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有效扩大茶树种植规模,提高产量和品质,要大力克服目前藏南茶区以种苗繁育为代表的对外技术依赖性强,产品科技含量低的局限,在充分尊重科研规律的基础上,尽快攻克种苗繁育等技术障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藏南茶叶经济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增强茶叶经济发展的后劲,使茶产业真正成为藏南的支柱产业。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茶籽茶苗茶区
北缘茶区秋季修剪对茶树越冬及次年茶芽萌发影响的探讨
那年学捡油茶籽
西藏高海拔区不同处理对6种茶籽萌发的影响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生态茶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浅析
茶叶树的留种及种子育苗技术
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
中国茶的四大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