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对提高脑肿瘤的全切率的作用

2018-03-23郭艳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期
关键词:功能区白质胶质瘤

郭艳娜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肿瘤的主要方法,病变组织切除范围可直接影响手术损伤,因此,在手术中需尽量提高肿瘤切除率,同时避免损伤到正常神经功能[1]。术前影像学检查是确定术式切除范围的重要工具,对明确肿瘤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及血管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2~3]。本研究旨在探讨fMRI与DTI在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脑肿瘤手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53.94±3.32)岁;疾病类型:淋巴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脑膜瘤15例,胶质瘤1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54.16±3.58)岁;疾病类型:淋巴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脑膜瘤17例,胶质瘤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MRI增强检查,给予患者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进行扫描。观察组行fMRI、DTI检查,(1)fMRI:以 MRI扫描仪(美国 GEHD 1.5T 超导型MR扫描仪)展开常规检查,行全脑三维T1加权检查,之后展开fMRI检查。以回波平面成像技术,采取拇指和其余四指逐一对指运动模式来采集信号,尽量加大幅度,频率设置为2 Hz,所用运动模式任务包含静息期5个、激活期5个,各期持续时间为30 s。运动任务指令前24 s静息是适应期,之后运动30 s再静息30 s,多次重复。运动手部时,注意身体、上臂与前臂保持不动,先对患侧手采集图像,休息5min后对健侧手采集图像。成像参数:重复时间(TR)30ms,回波时间(TE)6.0 ms,矩阵 256×256,视场(FOV)24 cm×24 cm,层距0 mm,层厚1.2 mm,扫描层数110。(2)DTI:以弥散敏感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展开横断面扫描,参数设置为FOV 24 cm×24 cm,TP/TE 为 9 300/81 ms,矩阵为 128×128,于相位编码上重复取样率100%,间隔0.5 mm,层厚4.0 mm,共获取图像33层,将大脑半球整体覆盖,应用弥散权重2个,b值为1 000 mm/s和0 mm/s,弥散敏感梯度方向为15个,采集时间149s。(3)图像处理:将所采集数据送到ADW4.4工作站,以Functool软件处理数据。

1.3 观察指标 (1)分析观察组术后fMRI和DTI检查结果与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2)以KP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展开评价,分值越高说明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术后检查结果 观察组36例患者术后经fMRI和DTI检查后,其中29例显微束与功能区有不同程度的恢复,4例和术前比较变化不明显,2例胶质母细胞瘤手术后的范围和激活强度均下降,1例淋巴瘤在手术前无功能区激活。

2.2 两组肿瘤切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肿瘤全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肿瘤切除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KPS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KPS评分比较(分,x±s)

3 讨论

脑肿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起源于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一般可产生头痛、颅内高压及局灶性症状。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保护大脑功能是脑肿瘤手术治疗主要目的[4]。

fMRI应用到脑功能研究,可对人脑执行相应任务时的大脑皮质功能区激活状况进行检测,能够实现脑组织实时功能成像,具有无创伤性、较高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等优势[5]。fMRI能显示病侧肿瘤行手术切除后的功能区残留状况、对侧功能区代偿情况,为患者术后脑功能恢复状况提供依据[6]。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术后情况展开fMRI分析,患侧半球脑肿瘤病灶、水肿区边缘均可见脑功能部区部分残留,且有移位现象,其范围及激活程度与正常侧相比均降低,两侧有明显不对症现象。然而fMRI对白质区域难以提供准确信息。DTI能够清晰地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反映白质纤维束病理状态与邻近病变解剖关系,两种检查方法互补性极强。DTI是借助磁共振技术,观察各方向上水分子的弥散差异(也即弥散各向异性)的一种成像技术。因大脑蛋白质内有髓鞘神经纤维束,可限制水横向通过轴突的弥散过程,形成较大弥散各向异性,借助这一原理,DTI检查可为手术医师提供患者白质纤维束成像情况,以便确定白质内肿瘤边界,保护神经传导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肿瘤全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脑肿瘤手术患者行fMRI与DTI检查,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1]谭博文,吕发金.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颅内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8):1297-1300

[2]张伟国.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进展—对脑胶质瘤评价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22):2383-2387

[3]刘冰.磁共振成像引导颅内肿瘤微创治疗的优劣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1):467-470

[4]毛俊月,孙艳秋,张永海.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结核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14):105-107

[5]郭苏晋,刘军,曾晓兵,等.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膜瘤患者运动功能区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2):177-180

[6]肖冬玲.脑胶质瘤磁共振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4(6):474-476

猜你喜欢

功能区白质胶质瘤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血脂与脑小腔隙灶及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宁夏水功能区管理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