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2018-03-23龚洁松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支农产业化安徽省

程 艳,龚洁松

一、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地区。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13.96万平方千米,气候条件良好。2015年安徽省年度常住人口6143.6万,人口数居全国第七,乡村人口5400万。2016年,安徽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4655.53亿元,同比2015年增加6.03%,增幅较快,未来安徽省农业经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一)安徽省农业经济现状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

自2010年粮食总产量突破三千万吨以来,安徽省农业经济发展较快,2015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3538.12万吨。这与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指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同时兼顾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发展,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

(二)主要农业产业化指标分析

如表1所示,2014∼2016年安徽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村电气化用电量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在2015年达到历史新高;农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并在2015年首次破万,2016年则达到11720元,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也在逐年下降。以上数据都表明安徽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且人均农业产业增加值、人均农业产业化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稳定增加,说明安徽省农业产业效率和规模发展迅速。

表1 安徽省2014∼2016年主要农业产业化指标分析

二、安徽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现状

(一)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安徽省“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金融支撑工程”,不断加快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和金融机制改革创新。在全国内率先实现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并且将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由试点推广到全省范围。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突破。徽商银行、村镇银行实现县域机构全覆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建设。

(二)政府投入

表2 安徽省2010∼2015年财政支农比重

如表2所示,2011以来,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支出增速较快,从2010年的351.87亿到2016年596.49亿,增加近一倍,体现出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总体增速未能跟上安徽省全部财政支出的增速。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反而有所下降,尤其跟农业生产总值占全部生产总值比相比,财政支农资金完全未能匹配农业经济对安徽省经济的贡献。

(三)金融机构投入

表3 2008∼2012年安徽省农业信贷配给情况

通过表3可以看出,安徽省无论是农业贷款金额还是农业贷款占比水平都是较低的,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总体还呈现下降趋势。如果将农业贷款投放的比重与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进行比较,农业信贷不足率一直保持在68%左右,信贷不足率很高,严重低于农业生产总值对全部生产总值贡献程度。

(四)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主要来自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000年安徽省固定资产总投资近867亿,其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27亿,约占26%,2014年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21256.3亿,其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03.2亿元,约占8%。说明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下降,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从金额上看一直在增加,但从力度上比不上对城镇投入的增速。

三、安徽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财政支农资金效率低

财政支农资金涉及省发改委、财政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工作权限相对独立,没有针对性的协调机制,信息沟通不及时,可能出现部分地区资金缺乏投入或重复投入等情况;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支农资金审批环节多、运作时间长,造成了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也使得农业经济在安徽省整体经济中占比不断下降,2015年已经跌破20%。

(二)安徽省农业金融支持总量不足

1.金融机构支农力度薄弱

截至2015年底,安徽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8700个,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占全部资产总额的57.25%。商业银行在安徽省银行业市场占据了统治地位,此外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农村网点分布较多,提供农业金融服务最为便捷。但是实际上这些农村金融机构仍然追求盈利而忽视部分农村贷款需求。即使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取得一时的成效,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就安徽省整体金融机构来看,对农业支持力度薄弱。

2.证券市场的作用不明显

从证券业来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发展较快,融资功能增加,证券市场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安徽省的证券化程度依然偏低,增长缓慢,与发达省份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证券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持作用并不明显,对农业产业的支持作用微小。

3.农业保险品种不全,覆盖面不广

2016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876.1亿元,居全国第12位,中部地区第4位,保险业在安徽省金融市场已经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农业保险而言,安徽省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农业的保险公司,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农业保险品种不多,整体对农业支持力度未达规模。

4.民间信贷成本较高

正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自愿供给的不足,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户和企业融资的另一条捷径,民间借贷的存在本身就是正规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催生的。但是民间贷款利率普遍高于正规金融机构,大大增加了农业成本,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

(三)金融支持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农产品天然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其产出和收益都并不稳定。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尚未达到相当规模,农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安徽省又缺乏对此类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所以在企业初始阶段金融机构信贷投入非常谨慎,限制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四)农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认识不够

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对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并不关注,他们更依赖传统的资金筹集方式,例如向亲戚朋友借钱。一是因为农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初期资金投入抱有怀疑态度,不确定能否带来收益,因而持保守思想倾向于传统农业模式、种植传统农作物;二是政府及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加上农民认为申请贷款难、手续多、时间长,不值得办理贷款。

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

(一)加大财政支农和政策扶持力度

1.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从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相关农产品、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财政补贴;降低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对农业金融机构直接出资以便为农户等提供小额信贷。只有财政支农与农业金融体系相互配合,农业经济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2.完善政府政策扶持

(1)政策服务农村主导产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中小农业企业。政府另一方面要做好配套政策,完善各项保障机制。比如适当减免农村金融业务的税负、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农业经济;政府建立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完善金融立法、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秩序。政府还要为农业投资牵线搭桥,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外界资金和先进理念发展地方农村经济。

(2)政策鼓励结合互联网思维进行农业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鼓励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回农村创业,结合当前的互联网思维,拓宽农业创业思路,为农村经济注入新活力。同时配套政府支持政策,比如对农业创业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促进农业创业,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3.提高政府监管水平

完善的体制依然需要监管力量,安徽省应当加强金融安全监管:一是学习国外的风险监督管理经验,制定规范各类金融机构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大执法力度,二是建立完善的金融信息披露机制保障金融信息透明性,并由社会共同监督,从而促进农业金融安全高效发展。

(二)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农体系

1.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

安徽省农业经济尚未完全达到集约化、规模化,整体仍呈现小而散的特点。因此,合作经济仍应是安徽省农业发展的基础经济形式,可以鼓励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发挥作用。同时应当尽早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为优质信用农户高效办理贷款,同时各担保机构适当为农业贷款提供担保,实现政银担合作,分担银行风险,提高银行办理农业贷款积极性。

2.加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品种少,难以满足农村经济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有关机构应进行调研,芜湖的“三只松鼠”、安徽砀山主打水果包括梨和黄桃以及黄桃罐头等。金融机构可以因地制宜,整合当地金融资源,汇总农村融资需求并适当分类。积极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开发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可持续金融服务方式,从而针对性提供最有效的贷款政策。

3.培育农业资本市场融资体系

目前我国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日趋稳定,但对新兴的小型农业经济体来说门槛依然过高。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是必然趋势,为此可以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以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为方向,完善新三板分层管理,推动农业企业利用新三板等平台实现直接融资。

4.重视农村保险业务发展

农业保险本质上是政策性保险,最好是政府成立专门的政策型农业保险机构,各地区业务主要面向当地开展,并开发适合当地特点的险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效率。其次在农业保险机构的基础上成立自愿互助的农业保险合作组织,逐级分散局部风险。最后,建立农业保险基金,中央和各级政府逐级投入,化解特殊风险下农业保险部门的超额赔款支出,保障农业保险机构的持续经营。

(三)金融支农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发挥其带动作用

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产品加工、农业转化增值的源泉。山东省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省份,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的一条关键经验是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尤其是加工型企业。未来安徽省应当借鉴国内外经验,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将分散的农户生产引入专业化、社会化的轨道,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以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四)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

一是目前农民、农村小微企业等农业经济主体对如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相关政策并不十分了解,这与金融部门宣传力度不足有关。今后金融部门不仅做好自身工作,也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农村经济主体了解并熟知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各项最新的农业金融产品、农业信贷优惠、农业保险、金融法规等知识,更好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安徽省乡镇金融机构规模数量尚未达标,部分偏远地区农户由于交通等原因享受金融服务并不方便,所以应该扩大乡镇金融机构数量,简化小额贷款发放流程,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1]张璐,金融支持对安徽省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5:34-36.

[2]方静.浅议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J].滁州学院学报,2016(2):39-40.

[3]潘婷,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经验分析[J].世界农业,2015(10):73-77.

[4]王天琪,王传东.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6(7):9-12.

猜你喜欢

支农产业化安徽省
成长相册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乡村振兴亟待支农精神的回归——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自我救赎”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