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济武宁王史事考辨及其历史评价

2018-03-23孙炜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百济高句丽东城

孙炜冉

武宁王斯摩(日本文献中称其为“斯麻”),亦名隆,百济历史上第25位国王(501—523年在位),[1]卷26《百济本纪》武宁王元年(501)条,313是6世纪初扭转百济国势的一位重要君主。武宁王在位之前,百济经历了高句丽长寿王攻破百济首都汉城,斩杀国王盖卤王,百济汉城时代终结,[2]从汉江流域退守至锦江流域,此后20余年不再有实力与高句丽对抗,整体国策变为守势,不得不通过联手新罗、朝贡南朝、增筑城池等方式固守于朝鲜半岛西南隅。直到武宁王继位后,开始治内乱、平靺鞨、伐高句丽,一转此前的守势,变被动为主动,使百济重新崛起,挫败高句丽的来犯,再次将国家变成海东“强国”。而目前学界对于武宁王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陵墓的考古发掘、其墓志铭的考释和解读,尤其是其墓志铭所反映的梁朝元嘉历法等方面,[3]而缺少对其身前史事的研究和探讨,故本文不揣浅陋,对武宁王的生平和在位情况做以疏证,进一步认识这位百济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1971年武宁王陵在韩国忠清南道被发现,出土了武宁王墓志铭,[4]该碑铭被收藏于韩国國立公州博物館。武宁王碑的出土,无论是对于研究武宁王本人,还是6世纪的百济史都意义重大。该墓志立于南梁普通六年(525),志石长35сm、宽41.5сm、厚5сm,以汉字楷书书写,[5]志文如下:

寧東大將軍百濟斯

麻王年六十二歲癸

卯年五月丙戌朔七

日壬辰崩到乙巳年八月

癸酉朔十二日甲申安厝

登冠大墓立志如左[6]

图1 武宁王墓志铭

这块武宁王墓志铭,许多学者对于其使用的“元嘉历法”情况颇感兴趣,是该志文的研究重点,[7]通过武宁王碑元嘉历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此时百济与南朝交往之紧密情况。可以说,通过武宁王在位时期的不懈努力,开启了百济熊津时代的中兴之势,因此,其在百济历史上功绩卓越。

一、武宁王的世系身份与继位手段

据《三国史记·百济本纪》载,武宁王乃是东城王之次子,[1]卷26《百济本纪》武宁王元年(501)条,313二者为父子关系,但早出的日本文献《日本书纪》却引注释《百济新撰》言武宁王为昆(琨)支之子,[8]下册卷16《武烈天皇》四年(501)条,15则武宁王与东城王当为兄弟关系。其实,该阶段百济王系关系十分混乱,在中国正史中亦有体现。

《南齐书·东夷列传》中载:

牟大又表曰……诏可,并赐军号,除太守。为使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使兼谒者仆射孙副策命大袭亡祖父牟都为百济王……建武二年,牟大遣使上表……[9]卷58《东夷列传·百济传》,1011

《梁书·东夷列传》中载:

宋元嘉中,王余毗,并遣献生口。余毗死,立子庆。庆死,子牟都立。都死,立子牟太。齐永明中,除太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百济王。[10]卷54《东夷列传·百济传》,804

根据上述正史文献可知,南齐永明年间(483—493)百济受封者为牟大(太,古代“大”“太”通用),而牟大则为百济东城王,以东城王牟大为坐标,根据《三国史记》载,东城王牟大为“文周王弟昆支之子”,[1]卷26《百济本纪》东城王条,310其前共有四位百济王,分别是牟大曾祖毗有王、祖父盖卤王庆司、伯父文周王、堂兄弟三斤王,而对应《梁书》所载来看,毗有王乃“余毗”,盖卤王庆司乃“庆”,牟都当为其伯父“文周”,至于其堂兄弟三斤王,其在位仅不到三年时间,故被中原史书忽略也很好理解。但《南齐书》《梁书》和《三国史记》三部文献却将东城王牟大与文周王牟都载记为了三种关系,即《南齐书》中的祖孙关系、《梁书》中的父子关系、《三国史记》中的伯侄关系,《日本书纪》亦载文周王与东城王为伯侄关系,言东城王牟大(末多王)为昆支五子中的次子。[8]上册卷14《雄略天皇》二十三年(479)夏四月条,497—499在《三国史记》东城王记事中编撰者金富轼亦作注曰:“《册府元龟》云:南济建元二年,百济王牟都,遣使贡献。诏曰:‘宝命惟新,泽被绝域,牟都世蕃东表,守职遐外,可即授使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又永明八年,百济王牟大遣使上表。遣谒者仆射孙副,策命大袭亡祖父牟都,为百济王,曰:‘于戏,惟尔世袭忠勤,诚着遐表,海路肃澄,要贡无替,式循彝典,用纂显命,往敬哉。其敬膺休业,可不慎欤。行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百济王。’而《三韩古记》无牟都为王之事。又按牟大,盖卤王之孙,盖卤第二子昆支之子,不言其祖牟都,则《齐书》所载,不可不疑。”[1]卷26《百济本纪》东城王条,313对百济王系这种混乱记事表示不解。

尽管《三国史记》对于海东三国之记载较为详尽,但是其记事的准确性仍然受到学界的质疑,[11]就其对于东城王与武宁王父子关系的记述,笔者便持怀疑态度。

根据《三国史记》所载,东城王二十三年(501),“王以苩加芍加镇加林城,加不欲往,辞以疾。王不许。是以,怨王。至是,使人刺王,至十二月乃薨。”[1]卷26《百济本纪》东城王二十三年(501)十一月条,313武宁王继位后,“佐平苩加据加林城叛,王帅兵马,至牛头城,命扞率解明讨之。苩加出降王斩之,投于白江。”[1]卷26《百济本纪》武宁王元年(501)春正月条,313平定了逆臣苩加的叛乱,也为东城王报了仇。然而同事件在《日本书纪》中却有截然不同的载记:

百济末多王无道暴虐百姓,国人遂除而立岛王,是为武宁王。

注释云:《百济新撰》云,末多王无道暴虐百姓,国人共除,武宁王立。讳斯麻王,是琨支王子之子。则末多王异母兄也。琨支向倭时,至筑紫岛,生斯麻王。自岛还送,不至于京,产于岛,故因名焉。今各罗海中有主岛,王所产岛,故百济人号为-主岛,今案岛王是盖卤王之子也。末多王,是琨支王之子也,此曰“异母兄”,未详也。[8]下册卷16《武烈天皇》四年(501)条,15

《日本书纪》中对于东城王牟大(末多王)的死因有着不同的描述,其云东城王并不是因为被苩加刺杀致死,而是暴虐无道,引发了百姓的不满,爆发了国内政变而被杀身亡的,于是才有了武宁王的继位。《日本书纪》对此事还详加说明,其是援引了来自百济的文献《百济新撰》所载记的内容,因此,该文献的可信度似乎更高。根据《武宁王墓志》可知,其薨世时享年62岁,则可推其继位时已然40岁,显然这是一个在政治上非常成熟的年纪,如果其真如《日本书纪》所载,系东城王之弟的话,那么他很有可能便是这场政治风波的幕后推手,而苩加则是其发动政变的前台棋子罢了。故而,在政变成功后,苩加便成为弃子和被牺牲的对象,这才是苩加因何冒险刺杀国王,之后又据城兵叛,然后又在出降的情况下被杀的真实原因。

之所以更加倾向于相信《日本书纪》所载内容,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三国史记》中对于东城王晚年的暴虐无道多有记述,如东城王二十一年(499)“夏,大旱,民饥相食,盗贼多起。臣寮请发仓赈救,王不听。汉山人亡入高句丽者二千。”二十二年(500)“春,起临流阁于宫东,高五丈,又穿池养奇禽。谏臣抗疏不报,恐有复谏者,闭宫门。”为此,金富轼还有“论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以,古之明君,虚己问政,和顔受谏,犹恐人之不言,悬敢谏之鼓,立诽谤之木而不已。今牟大王谏书上而不省,复闭门以拒之。《庄子》曰:‘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狠。’其牟大王之谓乎。”[1]卷26《百济本纪》东城王条,312可见,对于东城王晚年的“无道暴虐百姓”,《日本书纪》所记非虚。因此,被武宁王所乘,“国人遂除”东城王当非杜撰。

因此,武宁王应当并非是东城王之子,而是昆支之子,乃东城王的异母兄弟,是其发动政变弑杀了东城王,才夺取了王位,而事变之后,苩加的利用价值丧失,被其一并铲除。而对于海外诸国,所宣扬的是东城王暴虐无道的政治说辞,以博取其继位的合法性,这些材料悉数被百济移民日本的渡来人带到了日本。而为了消弭自己发动政变,弑杀王兄的不正当性,所以对相关材料和记载有所篡改和销毁,于是才使得金富轼在后来撰写《三国史记》时错误地将二者关系写成了父子关系。

二、武宁王同南梁的朝贡往来

1971年武宁王陵在韩国忠清南道被发现,其墓中出土大量金器,以及来自中国梁朝的铜镜、陶瓷器等陪葬品。在武宁王的坟墓里还发现中国南朝梁皇帝梁武帝册封的宁东大将军和百济王的封印。可以看出,武宁王时代,百济与南梁保持着极为亲密的关系,双方的交流直接影响着6世纪百济的文化发展情况。

梁朝是百济朝贡的宗主国,[12]“在西晋大一统瓦解后各族纷纷建国的历史态势中,百济的道路代表其中一个重要类型。在‘天下意识’下,百济与东晋南朝在形式上构建统一的政治体系、分享同一个文化世界。百济首次朝贡东晋便授官,这似与百济、夫余间的历史渊源有关,也是国际形势变动及各自内政需求的结果。自东晋起,对百济王除授形成常例,基本上每任百济王在即位之初便遣使东晋南朝,除授前王的官职。5世纪起,尤其是东城王牟大‘内属’,百济内部官僚由百济王假行职,再由南朝朝廷除正,也成惯例。与宕昌王、河南王相比,百济王在吸收江左文化制度时受到特殊优待,这是基于彼此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百济对东晋南朝天下秩序的自觉参与,使其国势盛衰也与江左王朝相应。”[13]这种情感与意识一直深深影响着百济对中原的策略。尽管百济也曾在盖卤王时期,努力尝试过拓展自己的外交环境,于北魏延兴二年(472),赴北魏朝贡,试图通过北魏的介入,来缓解其北部来自于高句丽的压力。然而,在高句丽的从中作梗下,百济与北魏的外交关系很快便中断,[1]卷25《百济本纪·盖卤王》十八年(472)年条,304甚至还引发了二者少有的军事冲突。[14]所以,也坚定了百济与南朝之间的朝贡往来和宗属关系。

百济与南朝政治间的亲密关系,除了“天下意识”和当时的东亚国际关系结构外,在其之下,还有紧密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如佛教思想的流入传播,[15]技术工艺的传入和推广,[16]以及最为频繁的经济互动等。[17]武宁王继位伊始,恰逢萧梁代宋,所以武宁王时期百济重要的交往对象就是南梁。据学者研究认为,武宁王的墓室结构与砖铭同南京为中心的南朝砖室墓相比较,可以看出武宁王的王陵应当是南朝工匠为其建造的。[18]

可以说,与梁朝稳固而紧密的文化联系和经济关系,极大促进了百济经济文化的繁荣,是武宁王能够恢复百济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武宁王执政时期,百济国力的巨大提升,才使其同宿敌高句丽再次争锋成为可能。

三、武宁王与高句丽的交战及影响

百济盖卤王二十一年(475),高句丽长寿王趋兵南伐,袭破百济首都汉城,斩杀了盖卤王,[1]卷25《百济本纪》盖卤王二十一年(475)条,305-307由此终结了百济的汉城时代,[2]百济不得不从汉江流域退守到朝鲜半岛更南的锦江流域。自此文周王、三斤王、东城王三世都不再有能力与高句丽抗衡,只能以筑城的方式做防守状态,[1]卷25《百济本纪》文周王二年(476)春二月、东城王八年(486)秋七月、十二年(490)秋七月、二十年(498)秋七月、二十三年(501)八月条,309-313再未有主动出击高句丽的行为。

1.主动出击的水谷城之战

武宁王继位于南齐中兴元年(501)的十二月,所以这一年也就是武宁王元年,因此《三国史记·百济本纪》武宁王元年(501)条所载之内容,实则是其在位第二年(502)和第三年(503)的记事错置于此,正确顺序应该是其于继位次年(502)春二月平定了苩加叛乱;而所载武宁王元年(501)冬十一月条中的袭高句丽水谷城之战,[1]卷25《百济本纪》武宁王元年(501)、二年(502)条,313在同书的《高句丽本纪》文咨明王十年(501)中亦未载有百济来犯的情况,而是在十二年(503)冬十一月条中,记载了以达率优永为帅的百济犯水谷城之事。[1]卷19《高句丽本纪》文咨明王十一年(502)、十二年(503)条,233所以很显然,《百济本纪》武宁王元年记事春正月平定苩加叛乱当是在继位第二年(502)发生,而水谷城之战应当是发生在武宁王三年(503),即高句丽文咨明王十二年(503)。

武宁王继位时已经是不惑之年,继位又是通过军事政变,所以其王位的合法性亟待得到巩固和认可。因此,在武宁王继位第二年(502),便重启了对高句丽的战端,这是向国人昭示其图强奋进和取得拥戴的最好办法。虽然主动侵袭高句丽边境和水谷城之战并未见双方有任何胜负记录,但武宁王却无疑达到了其自身的政治目的。而高句丽此时则因恰逢频繁的蝗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因此无力与百济纠缠。[1]卷19《高句丽本纪》文咨明王十年(501)条,233所以,水谷城之战虽未在军事上有所突破,但却在政治上巩固了武宁王的王位合法性。

2.与靺鞨的高木城之战

高句丽虽然因自然灾害缘故,并未对武宁王发动的水谷城之战回以报复性还击,但却暗中驱使靺鞨对百济进行侵扰,以达到消耗百济的目的。而这里所谓的靺鞨,并非是隋唐时期东北地区的靺鞨,应当是高句丽控制下的朝鲜半岛上的秽人。[19]

武宁王三年(503)秋九月,靺鞨烧毁百济马首栅,进攻高木城,杀死掳走百济人达600余人,虽然被武宁王趋兵击退,[1]卷25《百济本纪》武宁王三年(503)条,313但对于百济来说损失重大。而由此围绕高木城,武宁王用了四年时间与靺鞨周旋,才肃清靺鞨对其的侵扰。

就在靺鞨首次进攻高木城的冬季,百济遭遇无冰暖冬,[1]卷25《百济本纪》武宁王三年(503)冬条,313武宁王六年(506)春季又爆发瘟疫,紧接着三月至五月,遭遇无雨旱灾,导致饥荒,[1]卷25《百济本纪》武宁王六年(506)条,314可以说百济年景极为不佳。趁着百济国内多灾多难,是年秋七月,靺鞨再次来犯,袭破高木城,再杀虏600余百济人。

为了防备靺鞨人的不断骚扰,武宁王于次年(507)夏五月,立二栅于高木城,然后又筑造了长岭城。而果不其然,当年冬十月,高句丽遣将高老,联合靺鞨一起再次来犯百济,而此次武宁王已早作准备,亲师出击,将高句丽与靺鞨联军击退。[1]卷25《百济本纪》武宁王七年(507)条,314而高句丽与靺鞨的联合出兵,也证实了靺鞨连年来的骚扰就是在高句丽授意下的行动。

高木城战役结束后,武宁王暂时缓解了来自高句丽方面的军事侵扰,此后几年则致力于修固堤防,“驱内外游食者归农”,[1]卷25《百济本纪》武宁王十年(510)秋九月条,314努力恢复百济的农业和经济,使得百济在日后与高句丽的战事中有充分的物质保障。

3.扭转局势的苇川之战

高句丽文咨明王二十一年(512)九月,经过几年修整之后,高句丽又开始对百济予以征伐,攻陷了百济加弗城和圆山城,俘获百济人口一千余人。[1]卷19《高句丽本纪》文咨明王二十一年(512)条,234《三国史记·百济本纪》亦载:武宁王十二年(512),“秋九月,髙句丽袭取加弗城,移兵破圆山城,杀掠甚众。王帅勇骑三千,战于苇川之北,丽人见王军小,易之不设阵,王出奇急击,大破之。”[1]卷25《百济本纪》武宁王十二年(512)秋九月条,314显然,该战事高句丽是在起初取得战略优势的情况下,遭到了武宁王奇兵埋伏,最后败于苇川,而苇川之战对于百济意义重大,此战是继盖卤王二十三年(475)百济惨败之后,百济对战高句丽的首次大捷。此后,高句丽收缩了对百济的军事行动,直至十年后武宁王去死才再次敢对百济用兵,足见此战武宁王对高句丽的威慑,亦可看出苇川之战的确给予了高句丽重创。

苇川之战后,武宁王为百济创造了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其与高句丽形成了短暂的友好互通,如武宁王晚年朝贡南梁时上表所言:“累破高丽,今始与通好,百济更为强国。”[20]卷79《百济传》,1972其中虽有夸张之嫌,但亦能看出,苇川之战的确暂时将百济又拉回至能与高句丽对话及势力抗衡的局面,而这无疑彰显了武宁王个人卓越的军政能力。

虽然暂时让高句丽对百济有所忌惮,但武宁王明白,这种平衡随时会在其离世后被瞬间打破,而为了有效防备高句丽随时可能发动的新的军事行动,武宁王在晚年征调汉北州郡十五岁以上的居民,筑造双岘城以备高句丽。同年五月,武宁王便薨世。[1]卷25《百济本纪》武宁王二十三年(523)条,315正如武宁王所担心的那样,在得知其去世的消息后,高句丽于当年八月便出兵浿水,[1]卷25《百济本纪》圣王元年(523)秋八月条,315对百济进行了军事试探。可见,武宁王在丽济两国中具有极高的政治影响力。

4.高句丽战事对百济的影响

武宁王继位伊始,恰逢萧梁代齐,天监元年(502)梁武帝萧衍大肆敕封属国,其中封“车骑将军高句骊王高云进号车骑大将军。镇东大将军百济王余大进号征东大将军……镇东大将军倭王武进号征东大将军。”[10]卷2《梁武帝本纪》,36从敕封的官号来看,高句丽之等级明显高于百济和倭国(日本)。可见,此时的东亚世界海东地区仍是以高句丽为首藩,百济和倭国均在藩属序列上逊于高句丽。学者研究也认为,在传统东亚藩属国家的序位上顺次应当是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18]显然,高句丽的国家地位明显要高于百济,更高于倭国。然而,时至梁元帝时期(552―554年在位),其所绘制的《职贡图》却显示了百济与高句丽国家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1]而这些转变显然是因武宁王的努力而发生的。武宁王继位后,旋即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事,开始打破了东亚世界海东地区高句丽独大的既有局势。为了能够得到更有力的外部支援,武宁王不仅密切朝贡南梁,还积极联系倭国。在主动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水谷城之战后,武宁王便重启了与倭国的联系。此前,百济和倭国便是传统的盟友,但因其将百济视作自己的属国,而对于百济的内政干涉颇多,尤其是在五世纪之交,倭国染指朝鲜半岛军事和政治,遭受高句丽好太王的军事讨伐,其与百济的联盟关系逐步瓦解。[22]随着百济被高句丽压制,其与倭国的联系亦越发变得迫切。据载,武烈天皇六年(503)冬十月,百济便遣使倭国,但“天皇以为,百济历年不修职贡,留而不放。”[8](下册)卷16《武烈天皇》六年(503)冬十月条,17面对倭国天皇的傲慢态度,武宁王表现出政治家成熟的手段和气魄,不仅没有因为使臣被扣押而恼怒,反而于次年(504)夏四月再派使臣入倭国,继续游说倭国,[8](下册)卷16《武烈天皇》七年(504)夏四月条,17使其与之交好,为百济成功建立起一条从南朝经百济再到倭国间经济、文化交流链条,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同盟的雏形,为孤立高句丽奠定基础。

此后,武宁王经过数次与高句丽的战事,尤其是苇川之战彻底扭转了丽济军事对峙的局面,这对海东地区的局势改变影响极大。就在苇川之战开战前,倭国天皇专程遣使百济,为武宁王送来马匹作为援助。[8](下册)卷17《继体天皇》六年(512)夏四月条,27苇川之战获胜后,武宁王向继体天皇遣使,请求倭国将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任那府的上哆唎、下哆唎、娑陀、牟娄四县赠予百济,得到了天皇的准许。[8](下册)卷17《继体天皇》六年(512)冬十二月条,27可见,经过武宁王的外交努力和军事壮大,百济已经同倭国形成稳固的盟友关系,其后武宁王与继体天皇频繁地互派使节。倭国以宗主国的姿态对百济多有援助和封赏。这个时期是百济与倭国相互需要的重要时期,百济需要寻求外援,以重新崛起,对抗高句丽的南下紧逼;倭国也刚刚步入继体天皇的新王朝巩固时期,双方内部的政治状况对各自的外交政策影响重大。“对于在五世纪断绝与南朝外交关系的倭国来说,百济是唯一能向倭国传播南朝先进文明,克服文化后进性的渠道。”[23]12而百济与高句丽战事的展开更是加速和促进了百济与倭国之间的相互需求。此时,新罗仍是高句丽名义下的属国,[24]而与倭国的联盟,则有利于百济利用倭国对新罗的骚扰,而缓解自己与高句丽间的战争压力。

百济的崛起,使其在朝贡国南梁的地位也急剧提升,从梁元帝萧绎所绘《职贡图》中的百济人形象可以看出,“东亚国家顺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以百济为首。实际上,梁朝对东亚各国的册封,也出现百济与高句丽地位逆转的情况,百济位于高句丽之上”。[18]尤其是普通二年(521),武宁王向南梁进表时称:百济“累破句骊,今始与通好。”[10]卷54《百济传》804“自南朝以来,高句丽与北朝、百济与南朝的外交格局逐步形成,并在梁代定型。具体说来,从南齐开始,高句丽的地位就在不断下降,这一趋势始于5世纪90年代初,并日渐明显,到梁朝时由宋代的‘车骑大将军’急剧下降至‘宁东将军’。相反,百济的地位则日渐升高,从宋代的‘镇东大将军’跃升至梁代的‘征东大将军’,位于高句丽之上。”[18]可见,在武宁王之前高句丽地位和实力凌驾于百济之上的格局被彻底打破,百济重归海东地区强国之列。与之相反,高句丽内部此时却危机四伏,文咨明王逝世后,安臧王继位,其外交能力的失败直接导致了王权危机的产生,[25]121-131在与百济的后续战事中也不再具有明显优势,最后促成了6世纪末百济与高句丽双方关系的和解。[26]

四、武宁王的历史评价

综上所述,武宁王的身世并非如《三国史记》所载,是前文东城王之子,通过《日本书纪》等文献可知,武宁王系昆支之子,乃东城王异母兄弟。其通过政变继位便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手腕。武宁王为百济6世纪政绩卓越的中兴之主,面对百济丢失汉江流域的被动局面,武宁王没有如前几位国王一样采取防守态势,而是主动出击,尤其是苇川之战重新扭转了丽济间的国家平衡态势,使百济重新成为朝鲜半岛上的强国。所以,武宁王实现了百济中后期的中兴,在百济历史上备受崇敬,故而百济末王扶余义慈怀着对武宁王的敬仰之情,将太子取名也叫扶余隆(武宁王又名斯摩,又名隆),就是寓意着希望太子可以肩负起未来再次使百济复兴的重担,可见武宁王在百济人心中有关极高的历史地位。正是武宁王在位期间同南梁紧密而频繁的政治、经济往来,极大地促进了百济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而这种文化经济的传播又通过百济传到了倭国,引发了整个东亚世界的文化交流。因百济与倭国移民活动的频繁,使得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被百济遗民带到倭国,成为补充大陆这个时间段史料阙误的重要参证。而武宁王与倭国交往的密切,为其寻找到了外部盟友,使其打破故有的高句丽在海东藩属国独大的格局,让百济重归东亚强国的行列。

[1][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М].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2][韩国]權五榮.한성백제(漢城百濟)의시간적(時間的)상한(上限)과하한(下限)[J].百濟研究,2011(53):131-157.

[3][韩国]黃壽永.百濟의 誌石[N].한국일보,1971-07-14;[韩国]李丙燾.百濟王陵發掘의歷史的意義[N].「世界」月刊,1971-08;[韩国]李丙燾.百濟武寧王陵出土誌石에대하여[C].學術院論文集-人文·社會科學篇,서울:학술원,1972(11):1-16;[韩国]韓國文化財管理局.武寧王陵發掘調査報告書[M].首尔:三和出版社,1974;[日本]內田正男.元嘉曆法による曆日の推算について[J].朝鮮學報,1972,(56):257-284;[日本]大谷光男.百濟武寧王·同王妃의墓誌에보이는曆法에대하여[J].考古美術,1973,(119);[韩国]黃壽永.韓國金石遺文[M].서울:一志社,1976;[韩国]趙東元.韓國金石文大系(2)[M].裡里:圓光大學校出版局,1981;[韩国]李殷晟.武寧王陵의誌石과元嘉曆法[J].東方學志,1984(43):39-41;[韩国]許興植.韓國金石全文(古代篇)[M].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84;[日本]佐保竹子.百濟武寧王陵誌石の字跡と中國石刻文字との比較[J].朝鮮學報,1984(111);[韩国]鄭求福.武寧王誌石에 대한 一考[C]//宋俊浩敎授停年記念論叢.1987;[韩国]鄭求福等.金石文篇[M].韓國學基礎資料選集(古代篇),首尔:韓國精神文化硏究院,1987;[韩国]崔完秀.韓國書藝史綱[J].澗松文華,1987(33):47-72;[韩国]公州大學校、百濟文化硏究所.百濟武寧王陵[M].1991;[韩国]李基東.武寜王陵出土誌石과百濟史硏究의新展開[C]//武寧王陵의硏究現況과諸問題.무녕왕릉발굴20주년기념학술회의(武宁王陵发掘20周年会议),1991;[韩国]成周鐸.武寧王陵出土誌石에관한硏究[C]//武寧王陵의硏究現況과諸問題.무녕왕릉발굴20주년기념학술회의(武宁王陵发掘20周年会议),1991;[韩国]金英心.武寜王誌石[G]//譯註韓國古代金石文(권1).首尔:韓國古代社會硏究所,1992;王志高.百济武宁王陵形制结构的考察[G]//张年安.南京文物考古新发现:南京历史文化新探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27—250;王俊,邵磊.百济武宁王墓志与六朝墓志的比较研究[J].南方文物,2008(3):135-138;赵俊杰.再论百济武宁王陵形制与构造的若干问题[J].边疆考古研究,2008(7):249-258;邵磊.百济武宁王陵随葬萧梁铁五铢钱考察[J].中国钱币,2009(3):39-47;邵磊.韩国百济武宁王陵出土墓志略论[J].苏州文博论丛,2010(1):164-172;张成.武宁王陵镇墓兽谱系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6(9):55-57.

[4][韩国]李丙燾.百濟王陵發掘의歷史的意義[N].「世界」月刊,1971-08;[韩国]黃壽永.百濟의誌石[N].한국일보,1971-07-14.

[5][韩国]李丙燾.百濟武寧王陵出土誌石에대하여[G]//學術院論文集-人文·社會科學篇,서울:학술원,1972,(11):1-16.

[6][韩国]黃壽永.百濟의 誌石[N].한국일보,1971-07-14;[韩国]韓國文化財管理局.武寧王陵發掘調査報告書[M].首尔:三和出版社,1974.

[7][日本]內田正男.元嘉曆法による曆日の推算について[J].朝鮮學報,1972(56):257-284;[日本]大谷光男.百濟武寧王·同王妃의墓誌에보이는曆法에대하여[J].考古美術,1973(119);[韩国]李殷晟.武寧王陵의 誌石과 元嘉曆法[J].東方學志,1984(43):39-41.

[8][日本]舍人亲王.日本书纪[M].东京:岩波书店,1965.

[9]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0]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1]林沄.夫余史地再探讨[J].北方文物,1999(4):52-64;刘永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校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0(6):168-176;李大龙.《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9.

[12]于春英.百济与南北朝朝贡关系研究[J].学问,2010(6):37-42.

[13]李李磊.百济的天下意识与东晋南朝的天下秩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64-71.

[14]韩昇.“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J].历史研究,1995(3):34-44.

[15]杨泓.中国南朝对百济佛教文化的影响[N].中国文物报,2009-02-20;邵磊.南朝佛教影响百济佛教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9-03.

[16]栾国琴.从百济金铜香炉看南朝文化对百济文化的影响[D].延吉:延边大学,2014.

[17]邵磊.百济武宁王陵随葬萧梁铁五铢钱考察[J].中国钱币,2009(3):39-47.

[18]韩昇.萧梁与东亚史事三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3):174-182.

[19]杨军.朝鲜史书《三国史记》所载“靺鞨”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4):73-80.

[20]李延寿.南史[М].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金维诺.“职贡图”的时代与作者[J].文物,1960(7):14-17;王素.梁元帝《职贡图》新探[J].文物,1992(2):72-80.

[22]孙炜冉.五世纪的丽倭战争述论[J].东北史地,2014(3):30-33.

[23]崔山玉.试论六至七世纪中叶百济与倭关系[D].延吉:延边大学,2006.

[24]孙炜冉.高句丽文咨明王对外政策述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7):17-20.

[25]孙炜冉.高句丽诸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6]孙炜冉.高句丽后期与百济关系的和解[J].韩国研究论丛,2017(1):170-180.

猜你喜欢

百济高句丽东城
浅析唐罗联军对百济的征讨
百济灭亡的原因
东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百济芝麻鸭:一“味”带活一镇
《高句丽语研究》评介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高句丽与两汉关系研究
高句丽土地所有制演变浅探
券游东城
韩国“百济文化”中的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