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应用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03-23姜国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期
关键词:波糖阿卡病患

姜国英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200)

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岛素分泌相对或者绝对不足而引发的糖、蛋白质以及脂肪等机体代谢失调病症,该病主要症状是慢性高血糖表现,而约有90%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者。该病发病机制[1]主要在于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而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较常人显著较高。但因多数病患的年龄较大,且病程较长,而对其使用单一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甚微,故需革新治疗方法。本次就我院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分组试验,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期探索有效治疗方法 ,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入选对象参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40例)、参照组(60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39∶21,年龄在50~86岁,年龄均值(57.4±7.2)岁;试验组:男女比值为28∶12,年龄在48~85岁,平均年龄(56.1±6.9)岁;将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情况相差甚微,P>0.05,可用于治疗对比中。

1.2 入选标准:全部病患均与美国糖尿病协助制定的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2]要求相吻合;肝肾功能均正常,并无严重器质病变症以及并发症;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药物过敏史;无处于哺乳或妊娠期患者;无继发性血糖升高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病患均停止使用其他降糖类药物,嘱咐患者严格进食,给予合理的运动,并向其讲解该病相关知识,在此前提下:参照组:二甲双胍治疗。该组患者经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研制,国药准字H20023370)口服医治,每日给药量为0.5 g,于1日3次。试验组: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本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取阿卡波糖(Bayer Pharma AG生产,H20130907)治疗,给予50 mg和食物共同嚼碎服用,于1日分3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于治疗前期间对患者的血糖浓度做详细统计,以作分析。

1.4 观察指标。血糖指标: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予以检测并加以对比。疗效评定[3]:经服药物后,病患的空腹血糖水平不低于6.39 mmol/L,餐后2 h血糖含量水平不低于7.8 mmol/L评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不低于7.8 mmol/L,餐后2 h血糖量不少于11.1 mmol/L评为有效;待经医治后,病患的临床症状未有改善或者血糖下降水平未达到以上指标则评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显效比率+有效比率。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详细地统计在案。

1.5 统计学方法:试验中所引用软件版本为SPSS20.0,对需要计算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时,选(x-±s)代表,用t检验;而计数数据进行统计时,取百分比(%)代表,χ2检验;客观对照分析2组入选对象临床数据,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病患临床疗效对比情况:经研究分析,试验组显效6例(15.0%)、有效31例(77.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高达92.5%;参照组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分别为5、42、13例,对应的比率分别为8.3%、70.0%、21.7%,总有效率为78.3%;前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情况:经分析,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无差异性,P>0.05,两组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试验组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患者的血糖含量对比结果()

表1 患者的血糖含量对比结果()

组别 例数(n)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0 13.5±3.4 8.2±2.5 16.4±4.5 10.3±3.5参照组 60 13.5±3.5 10.4±3.5 16.7±4.2 13.5±3.5 P -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经统计,试验组患者出现腹胀1例,恶心2例;而参照组发生腹痛以及腹胀不良反应分别为1例、3例;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均消失;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无可比性。

3 讨 论

糖尿病属于一种多发疾病,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正常人体内,其血糖浓度均是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调节,待血糖浓度提高或者经由进食后,可由机体产生胰岛素将血糖转变为脂肪或者肝糖原[4],但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内,将会使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继而使胰高血糖素有所增加。在临床中对血糖有效控制可将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患病率极大地降低,推迟各种并发症发生,使病死率降低。但在临床仅单一地降低血糖浓度,已不能取得显效效果,需将其转变为全方位控制血糖、血压以及体质量的治疗中,才能真正缓解患者的痛苦。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常用的药剂,该药可降低肝糖原的生成,并阻滞肝脏对葡萄糖的运输量,刺激肌细胞吸取葡萄糖,使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显著增加,继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延长肠胃对葡萄糖的消化;且对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具有保护作用,进而缓解胰岛素抵抗力和改善胰岛素血症。而糖尿病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更能使病患的糖耐量得以改观。

阿卡波糖[5]属于一种生物合成糖类药物,可消减α-葡萄苷酶的活性,降低对外部摄取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力度,阻滞葡萄量分泌量,继而防止因餐后血糖水平提高。另外该药不会对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造成影响,可降低餐后高胰岛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以及减弱胰岛素抵抗,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组研究中,试验组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且两组患者并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阿卡波以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改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

[1] 倪慧华.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探讨[J].海峡药学,2014,26(11):194-195.

[2] 邓广江.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120-122.

[3] 任黎.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1):128-129.

[4] 邓迎春.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0):40.

[5] 从运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3):522.

猜你喜欢

波糖阿卡病患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阿卡波糖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溶出度测定*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阿卡波糖用药的五个注意事项
冬天来了!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发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