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院校对世界技能大赛培训体系的建设

2018-03-22翟培明

魅力中国 2018年36期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机制人才培养

翟培明

摘要: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全球职业教育界的“奥林匹克竞赛”,成为当今世界各技能强国、制造强国展现主流先进制造技术的大舞台,也是世界各国职业技能精英角逐竞技、展示技能的赛场。瞄准国际技能标准,接轨世界技能大赛,优化选手培养体系,发挥世界技能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大赛培训组织架构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加快世界技能大赛培训体系建设,力争我市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机制;人才培养

一、世界技能大赛的概述

世界技能大赛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技能竞赛和职业活动。它是由非营利性组织联盟所推动的一项与职业教育与训练相关的活动赛事,被誉为是技能界的奥林匹克,象征着卓越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最高峰。这项比赛由世界技能组织进行推广和筹划。世界技能组织是专业技能发展的主要国际权威机构,它制定了有关贸易、技能和高科技的国际标准。

二、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情况

我国政府于 2010 年 10 月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2011年 10 月首次组团前往英国伦敦参加第 41 届世界技能大赛。我国共派出 6 名选手,参加了6 个项目的比赛。在焊接項目中获得了一枚银牌,其他 5 名中国选手均获优胜奖。2013年7月2日至7日,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德国莱比锡举行。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数控车等22个项目比赛,并取得1枚银牌、3枚铜牌和13个优胜奖的优良成绩。2015年8月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巴西圣保罗落下帷幕,我国32名选手在29个项目的比赛中取得了5个项目金牌、6个项目银牌、3个项目铜牌和12个项目优胜奖的优异成绩,2017年10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中国获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俄罗斯喀山举行,2021年弟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我国上海举行。世界技能大赛是国际技能界的顶尖赛事。我国主动接轨世界技能大赛,有利于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的经验,对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三、世界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有利于中国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世界技能大赛是职业技能领域最高级别的赛事,其竞赛理念、技术标准、比赛规则、工作流程和组织方式都代表了当今世界职业技能领域发展的先进水平。通过参加大赛,我们了解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前沿技术,学习借鉴了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掌握了人才培养的先进标准和科学的方法。因此,全面参与世赛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强活力、提高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与世界接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重要的目的是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当前,我们正在系统地梳理职业技能竞赛的先进标准,将其精髓与理念不断转化为我们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规范,进而打造出与世界前沿接轨的专业,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助推经济发展、助力产业腾飞的目标。

(一)世赛倡导理念 为职业教育提供教学发展方向

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让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完善。世界技能大赛强调实践,注重参赛者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也带动国内职业教育行业教学观念的转变,不再以理论知识为主。课程以实际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不断创新,练就扎实技能。

(二)借助世赛影响力 技能成才之路获得空前关注

世界技能大赛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让技能成才在中国更受肯定,职业教育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为了提供更好的就业方式,中国职业院校更是突破传统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利用多方力量,让具有不同长处的技能人才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促进技能行业快速发展。

(三)世赛促进中国职业教育水平与国际接轨

世界技能大赛不仅是技能人才之间的交流,也是各个国家之间职业技能行业交流的平台,使国际间的前沿技术得到推广。技工院校借着国际交流,将中国技能推向世界舞台。在这样的形势下,世界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更加明显。近年来,中国职业技能行业的利好政策,也给更多技能人才创造了机会,让他们用技能成就梦想!

四、国内世界技能大赛集训体系现状

不论从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各省、市更加重视,参与度越来越广,比赛越来越趋于公平,各省市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基地建设速度很快,训练体系逐步完善。但不能蜂拥而上,每个学校每个项目齐上阵,造成重复投入,反而效果也不是很好,我们要根据自身优势,建立比较有特色的世赛项目,例如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参与的数控车、数控铣、制造团队挑战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塑料模具工程五个项目全部是该校的特色专业,主攻制造类专业,该校每个项目有10余人的核心教练团队,全部是专业出身。而且学校建立了梯队储备制度,在全校范围内选拔40-60人精英班,储备培养4-6年。在训练方式中前期统一上课,后期根据选手特点分项目,可以转项目,可先参加数控铣项目,下次超龄可参加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

五、世界技能大赛培训体检建设的思考

世赛选手训练体系建设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我们构建强有力的教练团队,目前大部分学校集训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比的是规则熟悉、基础设施。凡是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校或单位都已走在中级阶段,比的是训练体系、教练团队,后期冲刺阶段就是比的选手特质。构建强大的选手选拔培训体系是我们当前各个单位迫在眉睫的事情,要有完整的训练方法,训练方法要及时更新,大部分学校目前还处于苦练阶段。

(一)及时收集大赛信息,全面理解竞赛规则

及时下载公布的文件资料,搞清楚大赛的组织程序、竞赛内容和技术要求,这样才能科学制定训练方案,把握好训练重点和难点。同时要及时关注官方论坛,遇到技术问题时及时在论坛中提出,组织技术团队和选手学习论坛的最新信息,做到不遗漏有益于我们训练的信息,做到每一位参与人员都能及时深入了解和把握世界技能大赛规则和技术标准。

(二)科学制定训练方案,提高选手综合素质

进行技能点分项,明确分项标准。在制定训练方案前,应根据技术说明和技能标准要求,将技能点进行分解归类,同时要考虑相关联的技能点,形成完成项目所需的操作技能点,制定具体的技能标准,再对操作工艺进行优化完善,最终形成适合选手个人能力的工艺方法。集训过程中,我们针对安装模块的具体任务,细化出三十多个技能分项,结合评分标准先制定具体标准,在结合往届经验和选手特点探索完善操作工艺。

(三)注重细节,强化质量与安全意识。

世界技能大赛主要注重选手的安全和质量意识,很多人认为完成工件加工是首要任务,往往忽略加工过程中检测环节,往往工件做好了分数却丢了。训练过程中除加强基本功练习,矫正选手的不良习惯和錯误动作,还要培养选手良好的质量意识。我们采用先开展单一技能练习,再开展复合技能训练;先进行单项技能练习,再进行综合功能训练;先满足精度要求,再满足速度要求。训练选手条件反射的本能,例如做到明确每一个工具在哪取、用完后放哪的本能反应,减少拿放工具的时间;做到明确每个环节的标准,每步项任务施工完成后,快速进行检查复核,确保每个工艺要点不丢分、少丢分。

(四)积极创新集训方法,提高选手实战能力

从实战出发,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提高关键技术环节的得分能力。合理把握节奏与强度,从训练的每个操作程序、每个动作、每个细节抓起,大到项目整体要求,小到得分技巧,对每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找准问题,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将选手的竞技状态在参赛前调整到最佳。

(五)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加强

各个学校要充分认识竞赛的目的,以赛促改,进一步引领、融入和服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要认真思考如何将技能竞赛体现出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与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竞赛成果推动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改革。加大对项目宏观布局,项目内涵,技术层面走向,训练模式、方法、手段,学生考核评价,学生竞赛成果转化为学风建设,借助训练模式对于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以赛促教”,以技能竞赛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方向调整课程设置,推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赛促学,通过竞赛成果转化,推进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目的的创新。

(六)制定周密的保障方案

学校各个层面要给予大力支持,不管是选手在校集训还是外出集训、竞赛期间要提前安排好选手所有的设备、工量具、生活等工作,要提高选手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教练团队要刻意将选手平时的训陈难度和强度加大,按照世界技能大赛。除了技能强化训练外,重视选手的体能训练,要求选在紧张、高强度的训练之余,开展体育运动,有益选手增强体质,更能达到释放压力的目的。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注重选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训练,采取集中封闭与异地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异地训练考核。模拟世界技能大赛现场环境,让选手全面了解世界技能大赛的程序、要求和技术标准,提高实战经验。预设赛场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并做好每种技术问题的应急方案。

六、结束语

对于世界技能大赛培训体系,我们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对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文件、规则标准、程序要求以及选手选拔、训练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我们了解和掌握得还不够深入。要汇集各方面的专家、教练,大力加强这方面的信息收集和技术研究,特别要对进入国家集训队的项目,认真分析技术条件、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选手技能训练的方式及心理素质等进行系统训练,为技工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波.世界技能大赛对国内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启示与改进思考[J].职业,2012(32):25-27

[2] 黎德良.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J].职业,2012(20):14-17

[3]黄旭升,董桂玲.世界技能大赛与我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12(2):19-20

猜你喜欢

世界技能大赛机制人才培养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她代表中国勇夺“世界技能大赛”银牌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