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积累

2018-03-22李伦双

魅力中国 2018年38期
关键词:知识积累乐趣读书笔记

李伦双

摘要:语文是母语,也是国语,每个人从牙牙学语就开始了简单的汉语交流。语文也是“百科之母”,意思是学好语文,对学好其它科目,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语文科目的学习,取决于小学时期的知识积累。

关键词:语感;知识积累;乐趣;分类;图书角;读书笔记

在传统的观点中,大多数人认为:语文主要靠死记硬背,只要记性好,学起来就不会差。其实这只是说到了学习语文的一个方面,语文除了记忆和背诵,从小学开始打好基础,积累丰富的知识,对学习语文课程至关重要。而语文知识的积累,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培养“语感”方面着手,带领学生找寻语文乐趣,在乐趣中广泛积累语文知识,通过长时间的努力,语文成绩就会慢慢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工作:

一、培养学生的“语感”

何谓“语感”?通俗地说:即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感觉。只有找到了语感,学习起语文课程来,才不会茫然无措。而感觉的东西是难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只可每个人自己用心去体会。学车要有“车感”,学画要有“美感”,学音乐要有“乐感”,一个人学习任何东西,只有先具备了那种感觉,才能慢慢找到其中的要领,不会产生瞎子摸象的懵懂感。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才接触语文课程没多久,对简单的生字、词语时,比较有兴趣,随着课程难度加深,尤其是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后,他们渐渐就变得“厌烦”起来,甚至失去了学好的耐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老师要拿出最大的耐心,带领学生从最基础的拼音、识字、组词、造句学起。让学生从拼音中找到语感,从组词造句中找到语感,从写日记和作文中找到语感。学生一旦拥有了语感,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变得轻松多了。

二、从语文课中找寻乐趣

从某件事情中能够找到乐趣,说明他做这件事情是用心的,是投入的,更说明这个人在这件事情上是下了功夫的。学习语文课程,老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内容情节之中。因为语文教材上所收录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或者是有影响力的优美文章,更有数不胜数的古典诗词在其中。

老师要从故事的角度来分析讲解课文,同时运用电子声像、视频、功放等设备辅助教学,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得乐趣,学生一旦找到了乐趣,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从而爱上语文课程的学习。

三、分门别类讲授好语文课程

小学生学习语文,基础是重中之重,而打好基础的关键是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成绩做好摸底排查,掌握班上每个同学的具体学习状况,然后结合学生的语文成绩做出“对症下药”的教学方法。在全班同学使用一种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可进行分组教学实验。让语文知识面丰富的学生带动知识面较弱的学生,然后全班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新风尚。

基础较好的学生,要着重引导他们向难度大、知识深的课程引领,重点训练他们阅读比较深度的文学作品,着重培养他们能够顺畅、快速地写好篇幅较长的作文,在语文的综合素质提升上對他们要求较高。

基础较弱的后进生,教师要先从最基础的偏旁、生字、词语、近义词、反义词入手,打牢字、词的基础,然后训练好组词、造句。只有把这两关通过了,学生的语文基础才会牢固。

四、在班级建立“图书角”

现在好些小学因为条件限制,都没有图书馆或图书室,尤其是农村或乡镇的小学,学生除了阅读课本,难以找到其它的书来阅读了,这就造成学生所接受的课外知识非常有限。

学生对语文课本早已心生厌倦,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宁愿看课外书籍,也不愿经常捧着课本来读。与其压制学生看课外书籍浪费时间,不如专门腾出一段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教师可以向全班同学发出征集令,在教室的正前方的一个角落处,建立一个图书角,要求每个同学带五本图书,自愿捐赠给图书角,也可向社会的一些慈善机构进行募集。

语文老师对所有图书进行登记入册,然后按科目进行陈列,每周统一安排时间,让学生集中阅读图书角的书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大家发言陈述自己对所阅读书籍的看法和想法。同时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组织学生把阅读的书籍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既丰富了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五、引导学生广泛接受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弘扬和传播,除了课堂上的正规讲授,有时课外的学习与积累,更加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组织学生多去新华书店,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感受知识的博大精深,树立热爱读书,喜欢读书的思想。

2、经常组织学生去各类图书馆,要让学生经常阅读,让阅读图书成为小学生的习惯,阅读兴趣就培养起来了。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读书会,让他们在读书的氛围中熏陶,聆听名家怎么读书的故事,亲身感受别人读书的乐趣。

4、组织学生参加读书类的夏令营活动,既让孩子增长阅读的见识,同时也锻炼他们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的能力。

5、组织学生参加重走长征路,弘扬红色文化的活动,让学生既学习了文化,也体验了革命先辈艰辛奋斗的历程。

6、组织学生参加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吸取语文知识的精华,通过成语典故、歇后语、古诗词故事,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六、训练学生做读书笔记

有人会说:小学生年龄小,写字、记录比较慢,如果要他们做笔记,可能不太现实。小学一、二年级还属于启蒙阶段,要他们做笔记可能要去过高。升入三年级,语文课标已经开始要求学生写简短的作文和日记,从这时开始训练他们做笔记的习惯,一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二是培养他们快速写字、快速做题、快速笔记的习惯;三是通过笔记,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为组词造句、为写日记和简短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尤其是听写笔记,老师在台上慢慢的读,学生在下面记,不亚于听写了一遍课文的生字、词语和句子,遇到没有听清楚,或者想不起来的地方,学生可以先用拼音进行标注,课后马上翻书或通过《新华字典》进行查找。

读课外书籍时,也要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如阅读完一篇文章,要学生在笔记本上写出它的中心思想,然后结合这篇文章,再写一篇读书笔记,不要求篇幅太长,只要能够清晰说明主旨思想即可。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读书,从而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猜你喜欢

知识积累乐趣读书笔记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引导学生阅读 提高写作能力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四点总结
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点滴谈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