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走转改”树新闻队伍良好形象

2018-03-22冉琼

魅力中国 2018年41期
关键词:走转改工作者队伍

冉琼

摘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强化新闻队伍建设,树立新闻队伍良好形象,是我们各级新闻单位及广大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现实问题。当前,正值各地宣传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總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时期,我们新闻单位及广大新闻工作者更应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走转改”,弘扬新闻工作者优良传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新闻队伍良好形象。

关键词:“走转改”;树形象

“走转改”是2011年8月,由中宣部联合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提出的,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当前,正值各地宣传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时期,我们新闻单位及广大新闻工作者更应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走转改”,弘扬新闻工作者优良传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新闻队伍良好形象。

一、新业态加剧新闻报道乱象

近几年来,全国上下广大新闻工作者踊跃参与,以饱满的热情深入农村、城镇、企业厂矿、军营校园,推出了一大批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散发着泥土气息、传递着百姓期盼的优秀作品,一股求真务实、清新质朴之风扑面而来。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另外一个事实:在媒体融合发展新常态之下,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加剧了新业态新闻报道乱象,新闻界的实际状况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以“曝光”为名进行敲诈勒索、做假新闻等严重违规违法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新闻采编人员大约30余万人,其中34岁以下年轻编辑记者占六成多。这些年轻编辑记者有朝气、有活力,但对党的新闻工作传统不了解,对新闻工作具有的政治性认识不足,缺少党的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新闻报道中时常出现一些导向性问题。加之,新闻采编人员来源多样化。有相当一部分采编人员没有系统学习过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有些新闻采编人员虽然是新闻专业毕业,但是没有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统教育,有的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影响,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与合格新闻工作者的标准还存在不小差距。同时,体制外人员大幅度增加。有的媒体编制外人员超过在编人员,有的编外人员甚至是在编人员的几倍。有些聘用人员把新闻工作等同于挣钱打工,把记者职业混同于“新闻民工”,缺少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另外,体制机制发生很大变化。随着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些新闻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变成了经营企业,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由事业编制变成了劳动合同关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生存压力,一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把社会效益抛到脑后,甚至严重违纪违规。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使新闻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各地宣传主管部门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要从根本上提高队伍素质,还需要从根本上抓起。

二、深化“走转改” 唱响主旋律

实践证明,“走转改”活动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三贴近”的根本举措,是改进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升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突破口,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净化心灵、锻炼党性、增进群众感情、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走转改”,不断强化“人民至上”理念,积极探索有效载体,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将“走转改”精神深深植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实践,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持久动力。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要在理念上不断深化“走转改”,牢固树立“人民至上”和以群众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切实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要将“人民至上”作为行动自觉和不变追求,大力弘扬深入群众“接地气”、走进基层“抓活鱼”的优良传统,使“走转改”成为一种理念、一种常态、一种机制,把新闻、理论、文艺、出版作品写在广袤的川北大地上,写在干部群众共建幸福家园的崭新实践中,写在老百姓憧憬美好生活的心坎上。

宏伟蓝图振奋党心民心,科学战略引领前进航程。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提供精神文化动力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广大新闻人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者身上。

要围绕治蜀兴川、促和谐、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个主题深化“走转改”,深入改革建设最前沿、生产生活第一线,传达党的声音,反映群众意愿,发掘基层亮点,展示城乡变化。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不动摇,把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贯穿于“走转改”始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不断巩固壮大昂扬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三、完善保障机制 树新闻队伍良好形象

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立新闻队伍良好形象?

党政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新闻工作的首要前提。新闻队伍建设同样需要党政领导的重视。虚工实做,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每项工作都见成效是党政领导重视的基本要件。党政领导的重视可以提供财力保障,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更能集聚人力;党政领导的重视才能提供人力保障,集中配备优秀人才,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党政领导的重视更能督促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提升工作成效,多出精品。

注重新闻队伍素质的提升。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执行。新闻队伍是一支活跃在基层服务于一线的生力军,是宣传工作的主要力量,新闻工作者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新闻工作的质量。一是各基层要注重培养和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热心新闻工作的人才。二是各级组织要结合新闻工作的重点,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培训,让新闻工作者能时刻以党和国家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以及新时期工作的方向,自觉培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在宣传报道上同党中央的要求保持一致,促进新闻队伍的健康成长。三是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加快专业知识更新。在加强新闻、文化等方面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科技、经济、法律、网络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要学会多思考、多调查、多研究、多动笔,要多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加强煅炼,提高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

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新闻工作的主阵地在基层,宣传的对象也基本上在基层,因此,做好新闻工作必须依靠基层群众,加上宣传工作是一项比较单调、枯燥、清苦的工作,做好新闻工作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要坐的住,勤思考,多下基层深入调研,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报道都是花费了很多精力才完成的,时间久了就容易出现倦怠感,缺乏动力。所以对基层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各方面多关心、支持和帮助他们,让新闻工作者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发挥创新的空间。

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新闻人才成长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首先,按照宣传工作制度,对部门宣传工作定期进行考核评比,明确宣传报道工作任务与职责,对报送的各类报道及文章和调查报告在质量和数量等方面进行考评,制定宣传工作奖励政策,在宣传报道、业务工作等方面给予奖励。其次,应给予新闻工作者更多的关怀,要在单位大力开展职工职称评聘工作,对取得相应职称资格的享受其专业技术人员相同的工资待遇。再者,在评先评优中,对在新闻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并取得突出业绩的人,推荐参加各类先进的评比。每年坚持开展优秀新闻工作者及通讯员的评选,在每年组织先进个人外出参观学习时,对获得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的员工与其他先进个人一样安排参加,以激发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性、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切实把宣传工作作为事业来追求,作为学问来钻研,躬身实践,锐意进取,自觉奉献。

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也是完善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继续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按照职业资格把好用人关。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新闻工作者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珍惜职业声誉,用好职业资源,打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思想理论根基。要对新入职人员严格职业资格审查,真正把那些忠于党和人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对新闻业务精益求精、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严守法纪的人才输送到新闻队伍。要下大力气整顿行业不正之风,打击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坚决清除新闻队伍中极个别的害群之马,保持新闻队伍的纯洁性,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荣誉和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走转改工作者队伍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大雁的飞行队伍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故事细节语言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还剩多少人?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