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和微信言论情况调查

2018-03-22贾娜娜

魅力中国 2018年41期
关键词:熟人学生会言论

贾娜娜

摘要:本调查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对高校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和微信言论情况研究,期待对学生微信行为进行了解,并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具体方向。

关键字:高校学生;微信;微信言论

一、导言

微信自2011年推出后,由于功能众多,操作便捷,在高校学生中最为流行,高校学生由于其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思想开放,会经常在微信朋友圈转载、发送各种言论,本调查主要围绕高校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和微信言论情况进行,期待为学生微信行为进行了解,并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具体方向。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开封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问卷通过网上发放的形式,网站:问卷星,网址:https://www.wjx.cn/jq/26199937.aspx,网上截止2018年7月23日共收回311份問卷,填写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三、研究结果

1.高校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通过调查可知,目前294人正在使用微信,占调查的94.5%,其中95.4%使用了一年以上。在每天微信使用的在线时长调查中,学生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在0-2小时,2-4小时和6小时以上的比例相同,都占到了21.1%。从上微信的时段来看,学生多是课余休息时间进行,且调查中接近90%的学生认为没有过度使用微信而正常休息的经历。

2.高校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通过问卷了解到,学生最偏爱的即时通讯工具并不是微信,而是QQ,只有14.5%的学生认为微信的功能更好,在使用微信的95%的学生中,他们使用微信的目的前五名分别是:1.生活必须;2.关注熟人、朋友的动态;3.了解校园资讯;4.周围人都在用;5.更方便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高校学生微信的交友情况。在对交友情况进行调查中发现,学生微信好友的来源多是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合计占到90%以上。因为是熟人圈,很多学生愿意在微信中填写自己的真是信息和上传自己的头像照片,其比例占到了70%左右。由于都是“熟人”,学生90%都认为自己还是和朋友互动交流的多些。

4.关于“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使用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表达言论的主要场所前三是“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

关于“公众号”,92.1%的学生有浏览和订阅公众号的习惯,且关注公众号的数量在5—20个的居多,涉及的内容多少是文学艺术、科学体育、生活感悟、娱乐幽默和新闻社会评论。其中,27.9%的学生会将公众号的内容转载,还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仅占7%左右,其创建的公众号涉及的内容和学生关注的内容相似。

关于“朋友圈”,60%以上的学生都有发朋友圈的习惯,其中90%以上的学生会阅读同学或者朋友转载的内容,在转载内容时,41.5%的学生会坚决的对转载内容进行核实,15.8%的学生从不核实内容而进行直接转载。

关于“微信群”,97%的学生加入有微信群,微信群多涉及班级群、家庭成员的群和兴趣相同人的群。而关于“微信群”的言论和内容问题,仅有30.85%的人会去核实其真实性。在涉及对有需要核实的内容进行转载时,仍有10%左右的学生会进行转载。

5.关于微信言论的情况。40%的学生比较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问题中35%的学生会等待官方消息进行披露。在问及是否会将关注的的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进行转载时,4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会转载,并且有60%左右的学生会对网络事件进行评论,在进行评论时,学生发表评论的原因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维持社会争议的道德感、发泄个人情绪,而其中,31.9%的学生认为微信评论对事件发展有帮助,因为多数人可以达成公示形成舆论压力。

关于微信言论立场的调查中,65%学生认为微信会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对于微信上可能引发的社会敏感事件,仅有22%的学生不表态。关于微信评论、转载和点赞问题,几乎86%的学生认为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学生对微信评论和转载的态度多是保持中立,认为需要在相关法律规定下限制发表言论,同时73%的学生赞同网络实名制,认为有利于网络言论行为规范。

四、结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微信使用率较高,成为了一种生活必须。调查中95%的学生都在使用微信,使用年限在2-3年左右的在83%,这说明学生对微信的依赖程度高,虽然微信不是学生最偏爱的即时通讯软件,但是学生还是比较认可微信,究其原因:1.周边人都在用,具备了使用的社会条件;2.智能手机的普及,具备了使用的物质条件;3.微信功能强大,操作便捷,具备了使用的功能条件。

(二)高校学生微信的使用尚在理性的范围之内,但也应稍作警惕。调查发现,学生几乎每天都在使用微信,每天花费在微信的时间在2小时左右,表现出了一定的依赖性,虽然学生只在课余时间玩微信,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是还是有些学生忍不住上课玩微信,访谈的学生中反应,周边有不少“微信控”,走到哪里都忍不住看微信,这些行为已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三)高校学生微信以同辈群体为主,因此愿意用微信表现自己,但也反应出了部分安全隐患。研究发现,学生微信中多是通讯录好友,都是“熟人”且同辈的较多,这种“熟人”圈学生更愿意表达和关注其他人的表达,好友间的信息分享与转发更容易被接受。由于都是“熟人”对于自身隐私的保护显得不那么注意了,因为接近50%的学生愿意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填写在网络上,一方面显示了学生对微信的信赖,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学校敲响了安全警钟。

(四)高校学生微信言论的主要场所: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由于学生认知的偏差,易出现失当行为和犯法行为。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主要是发送语音、文字、视频和图片,以及转载、点赞、评论。这些表达多在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体现,但是由于学生认知的偏差,会出现偏激行为,如对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进行攻击、微信上发侮辱性帖子,或者不经核实真实性而随意转载、支持缺少事实根据的言论等,这就需要我们高校对学生微信的言论进行适时地监控和引导,避免学生走弯路。

(五)高校学生微信言论易出现群体极化效益。高校学生微信由于是有共同爱好或者价值取向的“熟人”圈,其信息传播多偏向统一,极易形成对某一社会现象或者身边行为言论更极端,另一方面由于圈子的半封闭,圈外人对相关言论并无知晓,不易于舆论监管且易造成负面社会效应。

(六)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言论立场正确,有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价值观。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言论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会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了解,并理智思考,慎重发言,并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研究发现,学生期待国家和社会进行网络监控或制定相关网络规则,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上当受骗的概率;另一方面以抵制不规范的网络行为和危害社会的网络现象。

注: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社科联2018年度专项调研课题《高校学生微信言论自由与限制研究》

猜你喜欢

熟人学生会言论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Life Story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他们的言论
和熟人相处之道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言论
和熟人相处之道
自由总是相对的,言论不是随意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