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探索
2018-03-22玉芳妹
玉芳妹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学科和行业飞速发展,成为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国家对中职计算机教育事业也加大了支持。文章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进行了定位分析,详细阐述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专业教学 改革创新
引言
当今时代下,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行业已经变得非常火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几乎是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领域、企业、单位等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有关知识的人才也更加迫切。而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升温,我国也对种植教育事业不断地加大力度,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更是日益重视。近十年来,我国的绝大多数中职院校已经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并培养出了一大批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为我国的计算人才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中职计算机教学培养出的毕业生的质量正在下滑,他们在一些能力方面非常欠缺,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过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让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水平,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较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当前每个中职院校面临的重点和难题。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定位分析
职业教育的性质在于实用性,职业教育本身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所以中职计算机的专业定位应该明确,要树立适应性的教育质量观,考虑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培养具有较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的更加适合市场的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创新。目前情况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包括网络设计与施工、网络营销、网络维护、网站建设等方向。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大主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和学生的需求,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和实验内容经常是随意指定,并没有深刻的考虑和合理的指导,教学内容也经常远远与社会实际相差甚远,也并没有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也是只有演示法等几种方法,并且方法使用不到位,讲解不够深入,不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和多重资源,学生往往只学到了表面知识,却不能够深入思考和进行准确的实际操作。
2.理论和实践脱节,对实践不重视
由于长久以来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教育界时常以为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就是完成了教育任务,许多中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任务教学本质上是理论性的而非实践性的,加上我国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相比其他教学项目较少的因素,我国的中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往往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一味地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理论知识的灌输上,使实践教学成为了一种形式性的东西,实践教学有关的课程内容受到压缩,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够联系实际也不能提高实践能力,对学生成长非常不利,更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教育的长远发展。
3.教学硬件设施落后
由于资金经费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相当数量的中职院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和计算机的配置较为落后,不能达到基本的教学和实验要求,许多软件都无法进行安装或者运行。在教学硬件设施的维修方面,计算机缺乏维护和更新换代的资金,使得能够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更加减少。
4.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许多的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以自身为中心,使自身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重视,很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以及满足学生的个人诉求,学生也不能够进行相应的思考和自发的探索行为,对学习不能够提起興趣,因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长期在这种不良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发展会受到严重不利的影响。
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对策
1.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针对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后的问题,应该采取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有效对策。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用科学的指导书、意见书等进行指导,对没有意义的教学内容予以舍弃,对教学过程和内容进行精心的组织和设计,在授课时把握知识前言,同时对学生进行除理论知识之外的延伸。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讲解和适当的创新,对先进的教学方法加以学习并应用于自身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应该是综合使用,相辅相成的,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科学地安排实践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产学结合,确保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增强学生的现实自信心。
3.优化教学设施和条件
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专业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学生产生有利的引导和启发。如果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学条件不足,将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不利。为此,应该加大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设施和条件方面的投入,对教学的环境进行优化。例如确保计算机的数量和质量和机房的开发和开放力度以及增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
结语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新一轮的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被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也更加迫切。中职院校应该认清中职计算机专业定位分析,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构建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使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