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2018-03-22张亚丽
张亚丽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总结方法,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效果的手段,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主动的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良好课堂气氛 营造
一、教师要用良好的教态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师是处于中心位置的,教师的教态对于课堂气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使课堂变得紧张沉闷,也可以使课堂变得轻松活跃。因为学生都会对教师在讲台上的教态进行“察言观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让学生捕捉到,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进而影响整体的课堂气氛。教师的教态包括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目光等多方面,这些方面共同形成了一种情绪氛围,这种情绪的传递是导致课堂氛围好坏的直接原因。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多加注意自己的教态,从教态上进行注意,以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1]
二、教师要建立宽容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愉快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建立心理相容的关系,师生双方在愉悦的气氛中能够促进教学顺利进行。在融洽的氛围中教师在台上满怀激情地进行讲解,学生在台下聚精会神地听,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整堂课都在十分愉悦的气氛中度过。相反,若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师教起来费时费力,教学气氛沉闷。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中建立宽松、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关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学生,和学生做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多对学生采用鼓励与赞美的语言,缩短与学生间的差距。另外,在学习中应允许学生有错误出现,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2]
三、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拓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全新的尝试,这能够改善以往比较呆板落后的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有效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多媒体教学具有某种优势力量,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接受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还有教学的需求,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学生能够集中精神观看视频。在学生欣赏视频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字的读音,还有音调的标识。再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先进行相互的交流,再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比如借尾巴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活动对当前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继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3]
四、通过巧设悬念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引导。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长久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会遏制课堂教学氛围,以免学生影响课堂秩序,继而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学生思维就会固化,而在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做到灵活应用。所以要想最大限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则需要改善当前课堂教学氛围较为落后的情况,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启发学生思维,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学活动中,设疑能够帮助课堂教学取得显著的成效,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更重要的是在悬念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思考分析与探究。在此规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启发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将相和》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文章中的蔺相如与秦王剑拔弩张的紧张情节,设置教学悬念,这样会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蔺相如的处境感到担忧,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提升他们的语文分析能力,继而改善教学的有效性。[4]
五、注重师生互动交流
1.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同学生一样,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和薄弱的方面,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优势也很明显。所以,在课堂氛围的营造过程中,应当建立师生互教互学的关系,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5]
2.注重课堂讨论的作用
课堂讨论环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学生想说话、有话说,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语文学科属于文科范畴,教学内容思想丰富,尤其利于学生见仁见智、自由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热烈的课堂讨论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课堂讨论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适时引导他们对各自的观点进行热烈的讨论,培养学生灵活和敏捷性。通过讨论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讨论中解惑答疑,逐渐进入乐学、会学、善学的思想境界。
结语
课堂气氛主要是一种心理活动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在课堂上老师的心理状态加上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共同组成了整个课堂的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習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曹玲改.试论小学语文课堂良好气氛的营造方法[J].学周刊,2017,12:127-128.
[2]李晓玲.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气氛[J].吉林教育,2017,06:94.
[3]张皞燚.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语文天地,2017,15:95.
[4]张学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华少年,2017,26:52-53.
[5]王毅.趣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课外语文,2017,12:65.